华府新闻

史诗一会- 记华府知青协会纪念上山下乡50年暨中秋换届

来源:未知 阅读: 2018-10-03 22:19 我要评论

 


(陈小青撰稿)上山下乡整整五十年之际,2018年9月22日,华府知青协会济济一堂,以「青春的记忆」为主题,借中秋团圆的东风,举办了一次纪念活动。




看似一如往年。同样的人,同样的按部就班。然而今年着实不同以往:晚6点至10点,人们走过的不是四小时,而是一年、两年、五十年。




说是“一年”,是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会。吃喝歌舞须尽欢。仍是众仙各显其能,仍是贡献出了四条长桌满满的菜,仍是一个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的百家宴。上百种精心烹制、没有一人能从头至尾全部品尝得尽的美食。这边厢,是大快朵颐、酒足饭饱之后的更加精神抖擞,排排安坐、一个个凝神于台上;那边厢,花团锦簇,身着各种演出服装的人们已经纷纷找地方演练。仍是一个节目接一个节目,歌舞、器乐、小品,目不暇给。


说是“两年”,是两年一度的理事会改选、新旧接力交班。刚刚卸任的会长李时哲,与刚刚上任的会长乔张梅,都热情洋溢地做了发言,台下的观众却比他们更热情洋溢,掌声一阵接着一阵。新一届有两位副会长:梁平、谷炎,另有八位理事:陶家琪、周枫、马开宗、鲍启新、迟绍瑜、陈晓亮、黄雪樵、高岩,个个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卸任的财会理事在汇报中不失时机地报出了当前该协会的会员数:224人。


这次演出的十五个节目,一如既往全是知青自己独创,且全部围绕“回顾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这个轴心。主持人李元军、梅齐放在解说词中说道:“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陕北高原到内蒙古大草原,都留下了知青的足迹。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不会忘记我们洒下的汗水、眼泪、鲜血、青春和年轻的生命。也正是因为我们经历了苦难,才体会到人生的不易,才懂得生命的宝贵,才对那段往事刻骨铭心。” 第一首大合唱,由第一任知青会长蒋工伟作词、第一任理事之一唐渡作曲的《知青的歌》,再由如今已是华盛顿中国音乐会协会会长的唐渡站在台前,指挥全场所有人员齐声高唱。五味陈杂的歌声中既有豪情又有沧桑,字字句句唱出了知青当年青春风华之美,更唱出了青春时代之重。这歌声解读了那句话:“不要问我青春悔不悔,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


第二个“节目”更是非比寻常,是宋剑耕所作《知青五十年大事记介绍》。 “知青史是当代史,它和文革史一样”。他从1955年8月30日首批知青、北京的杨华,讲到当年知青数字的统计:如加上回乡青年,共有三千万之多;知青运动高潮时的1969年,268万人;1974至1979年知青死亡与伤残统计,高达25,690人、非正常死亡15,899人;兵团尤甚,非正常死亡率为兵团知青总人数千分之三;同期知青受迫害案件高达64,272,其中女知青被奸污案更是高达4-5万起……。可笑又可悲的,是知青下乡反而降低了农村生产率和农民生活水平、而且许多地方还破坏了生态平衡,竟致国家年年巨额补贴,乃致1978年邓小平说出这样的话:知青下乡之事,“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而“真正结束知青运动的是知青本身的泣血抗争”。 1978年云南农场三万知青血指签名,大罢工、绝食、赴京请愿……那位堪称中国知青运动的终结者、上海知青丁惠民成了知青史上真正的英雄。可是“后知青时代”却仍令人无限唏嘘:高达八十万知青未能返城,其中四十三万与农民结婚;许多知青因各种原因神经分裂,至今仍悄然生活与终老于诸如“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等精神病院,他们的头脑已经停留在知青岁月、永远走不出文革的恐怖阴影;而返城的知青也好不到哪去,多少人生活无着落、分外艰辛,又有多少人为经济腾飞所淘汰,令许多知青回城后反而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只有少数幸运者经过高考等途径才得以进入正常的人生。作为社会、政治、历史的独特产物与牺牲品,1979年之后再无知青,知青便这样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一无二的“历史人物”。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听哑了所有在场的人,许多知青这才回忆起,自己曾是从这样的数字走出来、从这样的历史中走过来的。在座知青不由侧身对望,情不自禁地说:“咱们还活着。”“咱们属于那部分幸运的人!“


前边两个这样的“节目”,实实扣住了主题、牢牢奠定了当晚演出的基调。下边的诗朗诵《知青老屋》,以哀伤情深的口琴、乐曲《一只难忘的歌》为背景,回顾了一个个知青当年的小屋。那些曾带来甜酸苦辣、见证成长与受伤、泪水与欢笑的小屋,曾上演无穷故事、曾留下刻骨印记的小屋,抚摸了知青多少伤痕、遮挡了知青多少风雨、也埋葬了知青多少青春、如今在知青的记忆中已成为第二故乡的小屋,再见时,却已是日渐颓败的名副其实的“老屋”,又怎能不令这些知青黯然神伤。这有代表性的一回眸,深邃了许许多多在座知青的目光。华府独唱社的歌曲联唱《一只难忘的歌》、《我们这一辈》,口琴手风琴的《啊!朋友再见》等四首老歌联奏,《万泉河水》等四个舞蹈组合,知青组歌《岁月甘泉》第六乐章《山的壮想》,《九儿》等三首曲子的器乐联奏……曲曲耳熟能详、个个五味陈杂。哑剧《乡下的生活》,是以动作演示当年的某件事、由台下的人猜是何意。贴饼子、打谷、偷鸡鸭、煮肉、甚至捉虱子、红章不足不能病退回城时的伤心醉酒……,这些来自表演者真实生活的内容,在非知青的他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却因当年的共同经历而个个都被台下知青猜中。观众互动的《知青之最》节目,“选”出了当日在座者之“最”。在场知青中,当年跋山涉水路上时日最长方抵达下乡地点的,是从北京到西双版纳10天里程;离家乡最远的是从上海远赴新疆加入兵团、或从北京远赴云南去插队;在座最小的知青14岁;最早下乡的是1965年;插队最久的是长达10年等等。对这一切,人们仍是轻描淡写、没有一个大惊小怪。难怪有人在一边微微一笑说:“见怪不怪,这才凸显咱知青当年苦中作乐的‘真本领’”。外部强加的悲剧,不是知青自己的错。活下来,站着活,笑着活,正是知青对命运的抗争,勇者胜。别出心裁的另一个节目,是《老照片——岁月留痕》:按收集来的当年知青照的序号抽签,抽到的知青便须老老实实回答三个问题:哪年拍的,拍摄地点、拍摄情景。当照片中那些年轻的生气勃勃的知青,突然从晚会观众中顶着一头白发挂着一脸皱纹现身时,人们往往首先欲知的,是此人“还能不能认出来了?”、 “像照片上的人吗?”但华府知青是个已经建立了十二年的大家庭,所以往往“真人”一旦站起,即使仍不知是照片上的哪一位、还要“当事人”去指认,但这位“当事人”却往往已为众人所识,于是人群中会立即发出一片善意的欢呼叫好声。最令人百感交集的,是小品《抓特务》。 “军代表”令所有人连夜出寻,将一对谈恋爱的知青当作“特务”抓了起来,人们口中的陈述、检讨、批评、批判、解说、疑问之词,无一不是使用当年整个社会男女老少人人作为日常习语的文革用语,将遥远的文革年代突然重新拉回了眼前,一切如同发生在昨天,聊斋一样的往事历历在目。人们的笑声中尽含唏嘘。经过历史碾压的知青,怎可能忘记昨日的荒唐。

走过艰苦岁月的知青,也不忘当年下乡时所见的老乡的困苦。多少年如一日进行着“回馈故土”工作的知青助学小组,这次再次向大会从不同方面做了汇报。当屏幕上罗列出知青会近年资助的、有806名中小学学生参加的八个乡村科学夏令营的名字,以及高达上万的知青的捐款数额时,大厅内响起一片热烈而自豪的掌声。


最后一个“节目”,不再是载歌载舞以喜庆场面结束,而是“全家福”合影留念。知青们按当年上山下乡的地点,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中南六大地区,再加知青之友共七大部份,欣然上台拍照,留下了这既历经五十年沧桑品尽人间甘苦、又远离祖国而相聚于海外的知青们那带有双重历史意义的珍贵瞬间。




这样的“节目”,记载的都是历史,无人可以翻造;这样的“纪典”,显示了知青在艰苦岁月磨练出的过人的才智与钢强,也展示了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沧桑,同样无可翻造。回顾的一点一滴、一切的一切,都与知青本身一样,永远是历史的唯一、永远是历史传奇的一个部分。有谁不信,这属于史诗?


五十年岁月,未必完全蹉跎。 “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这场晚会向人们证实了:史上独一无二的知青们会随着岁月老去,但知青精神将永远长存。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华府深圳商会捐给美中实验学校北维校区两千只医用口罩

    华府深圳商会捐给美中实验学校北维校区两千只医用口罩

    2020-05-29 11:27

  • 从中医谈抗疫 华府-北京连线讲座5/15举行

    从中医谈抗疫 华府-北京连线讲座5/15举行

    2020-05-07 04:42

  • 大华府山东同乡会为社区公共事业单位口罩募捐倡议

    大华府山东同乡会为社区公共事业单位口罩募捐倡议

    2020-04-13 20:52

  • 华府独唱社邀请著名声乐家何玲玲女士上网课

    华府独唱社邀请著名声乐家何玲玲女士上网课

    2020-04-09 04:10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