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撰稿) 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华府盛事 - 聆听行歌大型詩歌朗诵会,华府作家协会先行拾柴添火,于6月9日举行了诗歌朗诵的预选活动。由于协会中有些女士热衷于烹饪,故把此次活动与其他活动综合为一体,以美食比赛为前奏曲。各碟好菜鱼贯而入,荤素搭配,味色皆宜。淡而鲜平,辣灼胃欲。正巧刚过端午节,这次比赛少不了粽子。除肉粽和甜粽外,还有人做了越南甜品,翡翠白玉饺年糕。会员们一边品尝各式美味,一边畅谈读书的乐趣。
在乐融融的气氛中,聚会进入了诗歌朗诵比赛。会员们按照会长的事先安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介绍诗人和诗作的背景资料后,朗诵者身入其境,根据自己对自选诗歌的理解,有声有色地朗诵起来。高淑惠女士亦唱亦吟,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得柔情似水,她获得了这次选拔赛得第一名。毛華女士相信,如果能用诗人的乡音来朗诵他的诗,就能更好地表达出诗人作诗时的情感。她选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西北方言朗诵了这首诗。作协里有许多诗歌爱好者和写诗人,像雷俊逸、李策辉,冯小炬、高霞经常作诗与大家交流,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更胜一筹。雷俊义把辛弃疾的「破阵子」讲述得纵横深广。历史故事娓娓道来,使大家对这位诗人了解更加全面。因为大家都下了功夫,虽然主持人一再提醒朗诵者缩减内容,结果还是超时不少。
中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绝。可对现代人来说,它们难读难懂。再加上中国大陆教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得空缺,导致我们的现代生活缺失了一些儒雅之乐。那就是,古人的饮茶酌酒,古人的言轻意浓,古人的景情养生,古人的天人浑然。我们开始意识到,只有不断地读诗品意,才能找回人生中的那一分色彩。这就是华人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浪又一浪读诗、作诗,舞台表演诗歌的重要意义!
华府作协的这次活动是热身赛,作协会长陈小青女士特意为大家请来一位神秘嘉宾。原来她是来挑刺儿的!做过导演和演员的柳红伟女士点评了我们所朗读的诗。到底是个专家,她指出朗诵古诗的几个要点,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如,朗诵时的断字处,诗行间的分韵,发音口形与字音的调整和朗诵时句子的连音等等。而最最重要的,是要分析诗人的性格特点和写诗时的心境。柳导演用她那有意夸张地语调和形体表演,感染着大家的情绪,聆听得近乎忘我。当然,来不及记录也没关系。因为作协邀请了柳导演亲自为参加正式比赛的会员一一当面指导。大家磨拳擦掌,准备正式比赛时演出个高水平来。如果读者有兴趣来观看我们的表演,请注意 7 月份的中文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