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新闻

金秋时节话新诗——华府作协写作工坊课新诗课程

来源:未知 阅读: 2019-12-26 20:04 我要评论

 
(华府作协写作工坊供稿) 华府作协写作工坊(2019-2020)第二次课程,于2019年11月3日下午在马里兰洛城进行。任课教师是新诗界颇有成就和声望的三位华府诗人:周庆明、李玥和焦海丽。他们从新诗的赏析、创作、诗学概念乃至理论分类等各个角度,深入浅出地为工坊学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新诗课程。
首先登上讲台的是焦海丽老师,笔名白水河。她从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均有涉猎,广泛发表于海内外一些重要报刊杂志上、并被收入合集与年鉴。她尤其在新诗创作上体会很深、收获颇丰、获过奖,出版过双语诗集,是汉英双语诗刊《诗殿堂》的编委。此次她主讲的题目是《诗中隐藏的逻辑线》。她认为,虽然诗的语言有时表面看似没有逻辑、甚至要打破逻辑和惯性思维,呈现一种跳跃的思维、体现一种非理性的力量,但诗中往往会含有一条“隐藏的逻辑线”,具有一种内在相关。表面的散,和内在的敛,达到统一。这条线是与一首诗的目的有关的,是一条贯穿全诗的线。逻辑线是她自己写诗时,应用的一个方法。
焦海丽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一般始于一个灵感,记录下脑海中跳出的句子;然后思考,想表达的是什么,整理出一条埋藏在文字后的逻辑线;最后,删掉不合这条线的句子。也会加一些过渡的句子,起到转承起接的效果。其中“转”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写作者用诗表达,也用诗交流。逻辑线就帮助你表达,也帮助别人理解你的诗。她也提到,不同的写作者,有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的写作观。也有的诗人的作品逻辑线不明晰,甚至没有逻辑线。这就形成了诗的风格、写作手法的多样性、丰富性。 
她用三位诗人的作品讲解了逻辑线。其中青小衣的《木头诗》,以婚姻历程为线,写爱情,写人生的蓬勃、衰老、死亡与生命的延续。语言清新,意象美好。解文阁的《衣服》时空垂直变幻,短短十三行,涉及几代人。含而不露,营造出一种世事沧桑的意境。海丽自己早年的作品《雪笺》,取“以雪为笺,写一地思念”为意,层层递进,抒发思乡之情。结尾处跳出现场,以旁观者的角度,展望、回望。
焦海丽老师鼓励学员们多写诗。每个人都是很独特的,没有两个人有雷同的个性、经历、天赋、思想。而独特性正是写作的基础。
第二位讲授课程的是现于美国马里兰大学任教的理学博士李玥老师。他也是多年来活跃在北美及中国诗坛的诗人,是中国诗歌学会、北美华人诗学会会员,以及《当代汉诗》编委。他的上百首诗歌散在于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并被收录于《2016中国诗歌选》《2017中国诗歌选》《中国诗选2018》《21世纪世界华人诗歌精选》《中国当下诗歌现场2016年卷》等新诗文集之中。出版过诗集,并且数次获奖。他在课上为学员们讲课的题目是《新诗的赏析》。李玥老师首先简短地介绍了新诗百年发展的轨迹,和当前的现状。中国新诗历经第一次现代诗浪潮、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时期、朦胧诗、后朦胧诗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的网络和自媒体时代。当前新诗创作呈现出个人化和多元化特征,可以说诗坛“空前繁荣”,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但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等问题。
李玥老师认为诗是最贴近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的文学形式。他提出一个问题:何为好诗?他认为,好诗首先是诗,表达凝练、结构多样,有节奏和韵律,反映生活或表达情感。好诗的立意,即主题,不外乎两个字 –“情”和“理”。风格应具开阔性、开放性、包容性、多义性。力图避免无病呻吟、故弄玄虚。他说:“好诗应该似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 - 反映外部世界的现实, 同时反映出诗人及读者自身。”
他讲解了新诗创作过程中的主题选择、写作风格、语言节奏、创作技法等内容。他选取了不同风格的三位诗人的作品进行讲解。其中张二棍的《流浪汉》是典型的口语诗,李玥称其为“冷刀子”风格和“旁观者写作”。诗中没有抒情,运用一系列对比,写社会底层人的生存状态。陈东东的《雨中的马》则迷幻、灵动、新奇,注重诗的音乐性。欧阳江河的《公开的独白 - 悼庞德》注重思辨,为其提倡的“知识分子写作”的典范,以对应“平民写作” - 不将写作视为游戏,而作为平凡生活的提升。最后李玥以王寅的《朗诵》作为结束语:“ …… 谢谢大家 / 谢谢大家冬天仍然爱一个诗人”。
李玥老师还专门准备了一些课后作业,鼓励学员学习与提高新诗的创作。
最后走上讲台的是笔名轻鸣的周庆明老师。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学院、以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一所大学东亚系任教。诗作上百首,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创世纪》、《新大陆》、《诗殿堂》等文学期刊,入选多种诗集,并多次获得海内外一些重要的文学奖项。他向学员以《诗歌的意象》为题进行了讲解。他从胡适的“八项主张”谈起,指出胡适受到了意象主义的启示。意象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对意象下的定义之一是:“意象并非一个意念。它是一个能量辐射的中心或者集束 - 我只能称之为漩涡, 意念不断地涌进、涌过、涌出这个漩涡。”
庞德深受中国和日本古典诗影响,他的诗作和诗学观点又对中国新诗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学到全意象、会意法(意象叠加)等关于意象的技巧。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有意境。意象叠加的例子,比如庞德的名诗《地铁站台》-“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 / 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全诗没有一个动词,包含两个中心名词,“脸庞”和“花瓣”。庞德却认为此诗之中只包含一个“意象”, 是一种“叠置状态”: 即一个意念在另外一个意念之上。西方的文艺潮流对中国的新诗影响巨大,如印象派和超现实主义等。但是,中国古典诗中有大量的宝藏值得发掘。
周庆明老师介绍说,意象可分为四个层次、五种意象:第一个层次叫描述性意象,第二个层次叫比喻性意象,第三个层次叫观念性意象(又可分为象征意象和非象征性意象),第四个层次叫直觉意象。
那么中西诗歌的意象有什么异同?周庆明老师认为,中国意象具有直观性、形上性、整体性三个特征,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他认为西方意象大多停留在个人情感的抒发,缺乏超越性的形上思考。从整体性来看,西方意象论较多停留在实象层面,缺乏对“象外”层面的追求,因而无法发展为意境论。
周庆明老师本人擅长在诗中使用意象和拼音,使诗的理解或解释的多种性成为可能。他以自己的作品《比重》、《雨姑娘》讲解意象,其中后者也运用拼音创造多义意境。他还介绍了张力、复义、隐喻等诗学概念,以及象征主与超现实主义。
讲座结束后,工坊班长陈星主持了师生问答,学员与诗人交流广泛、互动热烈。课后师生合影留念,部分学员还与老师共进晚餐、席间进一步进行了新诗方面的探讨。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全美华人数据科学与工程协会2019年金秋野餐

    全美华人数据科学与工程协会2019年金秋野餐

    2019-12-24 21:40

  • 芳园秋色似春时,红紫粉菲映绿池 记大华府苏州协会金秋野餐活动

    芳园秋色似春时,红紫粉菲映绿池 记大华府苏州协会金秋野餐活动

    2019-12-23 19:43

  • 长江合唱团金秋第一课 曲高不寡

    长江合唱团金秋第一课 曲高不寡

    2019-09-19 06:30

  • 和平颂”歌声响彻金秋华盛顿

    和平颂”歌声响彻金秋华盛顿

    2018-11-15 23:4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