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 华盛顿 报导) 2019 年11月16日,华盛顿浙江大学校友会主办的第2期“华盛顿求是论坛”在马州Potomac Community Center 举行,60余位各届朋友前来参加,共同探讨药物研发与职业发展。
大华府地区的马里兰州是美国最著名的生物医药区之一,这里既有Johns Hopkins,FDA,NIH,国家儿童医院,马里兰大学、乔治城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生物医药圣地,也有大量生物医药研发公司。大批华人科学家、企业家和业界精英汇集此地。华盛顿浙大校友会顺应广大朋友的呼声,举办了高端而丰富多彩的第2期华盛顿求是论坛,邀请各界朋友前来研讨药物研发及职业规化。
11月16日下午2点,论坛准时开始,现场座无虚席,原定50人的座位已不够用,不少后到的朋友只能站着参加了。首先吕萍会长高兴的宣布论坛开始,热烈欢迎大家的参与,并感谢了校友会各位理事及CYOC小义工的辛苦准备工作。刘斌副会长现场提供技术支持,随后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君主持,分别介绍了两位演讲嘉宾,王广良博士和杨宏钧博士。
王广良博士是药物研发产业资深专家,目前担任辉瑞公司旗下Cerevel Therapeutics高级总监兼数据管理负责人。他早年在 Johns Hopkins 大学Semenza 研究组首先发现了氧感知因子HIF1,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些原创性论文成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评奖依据和引用文献,他的导师Semenza 教授则获得诺贝尔奖。王博士的此次演讲详叙了发现HIF1的过程,并从科学上分析了他为什么能成功首次发现这个因子的道理。在做出这项重要发现之后,王博士决定投身产业化,积极寻求将重要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以造福人类的途径。他在著名药企担任科学家、研发高管二十余年,经历丰富,目前上市的不少药物都曾经他之手参与研发的。最后王博士详细分析了HIF1做为药物靶点的优势以及目前研发趋势。演讲中,听众积极提问,不少临床医生、教授及药物专家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疑问,和王广良博士共同探讨了HIF1的药物研发前景。
随后的杨宏钧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励志的演讲—My mission and dream。杨博士是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共同主任,原阿斯利康公司精准医学与基因组学部(PMG)全球个体化治疗战略执行总监。他是多项重要生物医药技术的原始发明人,从事生物医药产业近50年,曾是多家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和高管。他以自己的传奇人生为样板,详述了5个方面的感悟。首先,他分享了作为一个理工男在生物医药产业获得的机遇和挑战。其次讲述了个人胸怀、视野和格局的重要性。随后他用早年开发微流芯片的经历,强调了做好科学是科技创新创业的基本功。他还结合个人读研和读博时候的传奇经历,讲述了对生命中贵人提携的知恩感恩。最后,他呼吁华人之间要团结,并给出很多实用的建议,如何提升团队合作,如何协调各种关系等。现场气氛高涨,不少观众为杨博士的精彩发言所感染,纷纷就职业发展等议题向这位资深专家求教。
在大家兴犹未尽,思维活跃之际,职业发展的panel discussion 环节开始了。首先由校友会李浩副会长介绍了4位嘉宾,王广良博士、杨宏钧博士,FDA药品质量办公室组长唐喆博士和Frederick癌症研究国家实验室高级首席科学家刘希博士。4位嘉宾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职业道路,比较了生物医药产业界和学界的异同,以及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等。随后,观众争相提问,欢声笑语,名言警句不断。针对有观众提问兴趣爱好对研究工作的作用,杨宏钧博士回忆了自己幼年在上海少年宫发展兴趣的往事。杨博士在文艺、体育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兴趣爱好使人眼界开阔,思维开放,做研究研发也更游刃有余。还有观众和王广良博士继续讨论HIF1等药物靶点在治疗和药物研发的细节问题。唐喆博士还为一位想找FDA工作的年轻博士后具体分析了她自身情况,帮助她了解FDA的工作内容。对于如何找药物研发工作,刘希博士等给出来不少实质建议,刘博士还以自己朋友的例子鼓励年轻的学生学者,认定目标,积极寻找机会。大家还对当前的一些热门疗法、生物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四十五分钟的讨论热情积极,没有一秒钟的冷场,大家都说受益匪浅。
最后,吕萍会长为杨宏钧博士颁发荣誉会员证书,为王广良校友颁发科技顾问证书,为唐喆、刘希两位校友颁发致谢证书,感谢他们为校友会活动做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