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作者:西洛 (Luo Xi), 编辑:黄倩 (Qian Huang), 远方 (Fang Yuan), 婕妮 (Jenny Zheng)
摘要
周崧(1879-1961),著名美国华人企业家和慈善家,被《时代杂志》称为“美国最富有、最知名的华商。”其创办的40家全美一元店(National Dollar Stores)曾在二十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为当地社区提供产品和服务。作为慈善家,他资助的项目包括中华文化中心、中美两地的学校、大学、医院等诸多机构和组织。二战后,他建立了周崧基金会,在他去世后,基金会依然不断回馈社区,成为周崧留给社会的遗产。
周崧(1879年8月30日-1961年4月13日),著名美国华人企业家和慈善家,被《时代杂志》称为“美国最富有、最知名的华商。”其创办的40家(也有数据是五十几家)全美一元店(National Dollar Stores)曾在二十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为当地社区提供产品和服务。虽然现在全美一元店已经全部关闭,成为一段历史,但是这种立足社区、运用折扣店理念,精准定位产品和消费群体的商业模式依然是经典的商业成功案例。作为第一代移民美国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周崧不光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更值得探讨的是他如何在美国社会突破华人身份的局限,走出中国城,与公众和主流社会打交道的方式。除此,周崧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他资助的项目包括中华文化中心、中美两地的学校、大学、医院等诸多机构和组织。他建立的周崧基金会,在他去世后,依然不断回馈社区,成为周崧留给社会的遗产。
周崧 全美一元店创始人(图片)
周崧1879年8月30日出生于广东沙溪镇龙头环村。龙头环村建于明初,以乾隆的“双龙环绕,头尾聚居”定名,如今是著名的侨乡。据村里的老人讲,周崧的父亲周廉晚晴时在当地设馆授徒,受父亲的影响周崧从小就立誓:“若我得考,当振兴教育”。然而,成年后周崧靠走村串乡收集鸡蛋贩卖营生。因为不满现状,周崧二十岁时,决定移民美国。二十世纪初,美国正值《排华法案》时期。《排华法案》是美国1882年颁布,旨在限制中国人移民美国的法律,持续了60年,直到1943才被废除。周崧如何来美国的经历,不详。比较可靠的是通过已经在美国的同乡的担保,以被雇佣的方式获得了新大陆的入场券。初来乍到,他不懂英语,没有钱,没有亲戚。村子里三个前辈在加州旧金山湾区的瓦列霍(Vallejo)开了一间小店,这里就成了周崧来美国后的落脚点。周崧是这群人里年龄最小的,但是他天资聪慧、勤奋肯干,很快就崭露头角。多年后,周崧可以用完全没有口音的英语交流,这一点就十分了不起。另外,周的谈吐经常让人以为他受过多年正规教育,但他的确未有如此的教育经历。1903年周崧购买了合伙人的股份,将瓦列霍的商店命名为China Toggery(中国杂货店)。Toggery是1900年代的词汇,意思是衣服,但这家商店除男女、儿童服装,还经营各类干杂货、家居用品、厨房用品。而电器这些大物件则不在经营范围里。
周崧广东故乡沙溪镇龙头环村(图片)
1928年China Toggery的数量已经有16家之多,周崧将中国杂货店改名为 National Dollar Stores(全美一元店),并将总店搬到旧金山商业街929号(929 Market Street)。这是一家大型商场,包括主楼和地下室,周崧和员工的办公室也设置于此,意在将商业版图铺开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全美一元店秉承了China Toggery的模式,在鼎盛时期大概有40家店之众,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包括加州各市、西雅图、波特兰、塔科马,最远的一家在密苏里的卡萨斯。周崧成功的实践了自己商业理念,让那些不宽裕的人花最少的钱买到物美价廉的必需品,实现全美一元店的最大价值。他很早就预感了自己的未来和业务发展的道路,用折扣店的形式触及不太富裕地区的广大消费群体。
全美一元店旧金山总店(图片)
1916年,周崧37岁,在来到美国快20年后,他的事业已足够有成,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周崧与在旧金山出生的华裔女性Rose Elizebeth Soo hoo喜结连理。婚后,他们有3个子女,分别是女儿Bette Lorraine Shoong、Doris Jane Shoong和儿子Milton William Shoong。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周崧搬离了中国城,在奥克兰购买了一栋独栋别墅。这栋建筑由美国著名女建筑师茱莉亚·摩根(Julia Morgan)设计,由于这种历史价值,目前该建筑的外观不允许被改动。周崧鲜有在自己的华人身份和是否受到歧视的问题上发声。只是在购买这栋房屋的时候,为了避免麻烦,他先请白人朋友买下房产,再转售给了自己。搬到奥克兰后,周崧每天早上6点或者6:30由司机接送,先送了子女上学再到旧金山总店上班。他们家有一个厨师、一个司机、一个佣人、一个家庭教师和五辆汽车。子女在家里要求说广东话、吃中国菜也弹钢琴。有了家庭生活后,周崧依然工作六天,周末在家跟家人一起吃饭,听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周崧的二女儿Doris在采访中回忆家人的旅行,“典型的商人的出行,很多时候都是以在当地购入房产或者开设新商店画上句号。比如夏威夷的家庭旅行就在檀香山和毛伊岛开设了两家商店”。
周崧和家人在奥克兰家的花园(图片)
周崧也以家庭的方式培植企业中的华人经理,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就像当年他来到美国一样,周崧也把年轻人从中国的乡村带过来,给他们提供证明、担保和就业。有些华人雇员住在商店里,有些华人员工住在经理家里,都不用交房租。除此,周崧还资助华人员工的子女上学读书。和当时的竞争对手J.C. Penny不同,全美一元店是一家清一色由华人做经理运营的连锁店,在华人经理手下,销售人员基本是白人(400-1500名,人数根据销售季浮动)。这是对当时许多企业运作方式的逆转。周崧在管理中总是淡化种族问题,消除种族间的差异、分歧和敌意。
当然,全美一元店在经营中并不是没有纠纷,与工会间爆发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在1930年代,旧金山中国的城制衣工厂是吸纳了工人最多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的工厂依然是血汗工厂,也没有任何工会组织,当然,中国工人也害怕如果要求跟白人工人同工同酬会被白人取代。中国城制衣工人的周工资从4美元到16美元不等。全美一元店给制衣工的周薪为13.33美元。与行业同类企业比,全美一元店利润率居中,比如销售的女装最贵为4.95美元。在7百万销售额下,利润为17万。1937年周崧的年薪为14万外加4万美元的分红。周崧和他的家庭拥有全美一元店51%的股份,其他的股份零散的分散其他华人手中。1938年,全美一元店的纽扣工Sue Ko Lee受到国际妇女制衣工会(ILGWU)思潮的影响成立了“中国女制衣工工会”。在ILGWU的领导了,中国女制衣工工会为工人争取到更高的工资。新合同签订后,周崧很快将工厂卖给了全美一元店的前员工,工厂更名为金门大桥制衣厂,造成新的劳动合同失效。不满的工人,于是在旧金山三家全美一元店前聚集,妨碍开工(picketing)和经营。罢工和抗议轰动持续了15周。最终周崧不得不一方面诉诸法律,要求女装部工人赔偿50万美元,并最终得到法院支持,才停止了工人聚集妨碍生产和经营的行动;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跟工人谈判。因为周崧和全美一元店名声在外,罢工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女性工人的罢工最终为工人争取到一些权益。但是,金门大桥制衣厂很快就关门倒闭了,工人也全部失业,本来应该给获得的报酬也打了水漂。幸好,失业的女工得到了工会的援助,使得她们可以走出中国城,到很多以前只雇佣白人的工厂工作。1938年围绕全美一元店爆发的这场女性工人维权事件,从人权运动的角度,也成为亚裔历史上的一个亮点。同时,这个事件也留给大家一个疑问,周崧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板?全美一元店的工作环境到底如何?一位现居加州长滩的老人Carol Fong告诉《美华史记》,当年她还是个高中生,1953-1955年的圣诞季她曾在商店工作,负责包装礼品,帮助顾客选购礼物。她说,那里的工作氛围很温暖,还有很多华裔高中生在工作,周末大家还会一起去洛杉矶9区的华人教堂。看来,历史人物就只能留给历史去评说了!
1938年女性制衣工罢工 (照片)
1951年周崧的妻子去世。1940到1950年底,全美一元店在经营方式,主要是雇佣方式上有所转变。当全国一元店的规模扩张到35-40家店时。周崧逐渐退出日常经营活动,转而交由经理们去打理。周崧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上。就像许多富豪一样,周崧对于投资具有特殊的敏锐性。1929年华尔街股灾,他和太太、股票经纪人正在纽约。从纽约回旧金山的火车上,每次停站,周崧都让经纪人电汇卖掉手上的股票。当火车抵达旧金山,他们就收到从美国银行发出的百万美元支票,得以在股市崩盘前成功出脱。周崧在兑换支票之前,特意制作了一张支票副本,并用相框裱起来。
随着年岁增加,周崧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将生意主要交给了Frank Lee 和Wally Leong来管理。最后他将全国一元店以投票股票信托基金的形式存续,周崧和他的两个女儿占总股份的五分之三。周崧的小儿子Milton有自己的股份以及继承的母亲的股份,但是他没有加入这个信托基金。因为周崧和女儿的股份已经占总股份的60%,所以对公司具有掌控权。1960年,周崧的二女儿Doris进入董事会,小儿子Milton没有进去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周崧指定的四个人组成。周崧在住院三个月后仙逝。三个星期后,董事会开始运行。在公司的资产问题上,周崧按照家里五口人,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共分为五份。妻子过世后,因为中国传统财产倾向于男性继承人,妻子把股权给了儿子。周崧去世后,他的资产进去了周崧基金会。周崧的慈善活动资金都来自这个基金会。后来基金会交给了他的儿子Milton。
周崧一生乐善好施,是一名慈善家。1931年他资助旧金山华人高中的修建。1937年,他给旧金山华人医院捐款2.4万美元,给中国抗日战争救助捐款1.5万美元。1938年为加州伯克利大学捐款7万美元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之后设立1百万美元的周崧基金会,用于教育和其他慈善目的的捐助。比如奥克兰的中华文化院。1928年周崧也在广东老家出资修建了一所周崧学校。在在其后几十年时间里捐助了20万美元。这所学校如今依然存续。在所有的资助中,周崧依然秉持教育为先的宗旨,因为在他看来,年代颠沛、世事无常,唯有教育所学是无法被剥夺的。为了纪念周崧的贡献,拉斯维加斯市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五英亩的公园。
周崧资助创办的学校(图片)
周崧的二女儿Doris,在1960年到1969年任职于董事会。周崧的儿子一直想参与经营,但是他与自己的姐姐在经营理念上难以达成一致。Doris遂于1969年再婚后,将自己的资产迁出公司,由Milton开始全权经营全美一元店。
1965年,洛杉矶南部的Watt地区发生种族骚乱,成为全美一元店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几家店被暴徒破坏,要么被洗劫一空,要么则被放火烧毁。幸好事件发生后,保险公司支付了8到9百万美元的赔款。但是周崧的儿子Milton坚持在南部就地重建这些商店,可是因为这个区域的人口已经迁出,重建后的商店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另外全美一元店的经营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Milton两次中风后,他将生意交给完全没有经商经验的两个女儿。他的大女儿Rosemary读过大学,潜心修行(ashram),倾心于跟随精神导师(guru)在全美旅行。小女儿很早就跟一个年轻人结婚,住在加州和内华达边界的太浩湖(Lake Tahoe)地区。夫妻俩在男方家族的建筑公司,平时通过电话经营全美一元店。这种管理可想而知。
1990年代,全美一元店受到经济衰退和全国其他连锁折扣店竞争的影响。1992年洛杉矶骚乱,11家商店被损毁。1996年2月,Milton通知他的女儿们通过律师事务所在一周内将所有的商店关闭。至此,由周崧一手创立的全美一元店在全国歇业。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唐崇荣牧师告别布道会将在大华府盛大举行
2023-08-03 10:18
-
2023 北美华人暨晓兰杯排球赛 补记
2023-07-16 01:13
-
2023 北美华人暨晓兰杯排球赛
2023-06-24 00:07
-
一位奉献教育事业20多年的竞选人 美华话题访谈竞选蒙郡教委委员
2022-04-01 00:09
网友点评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