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国建联谊会新闻稿]
华府国建联谊会首次举办的会员线上“教育座谈会”,于8/5(周五)晚上云端相会。前一周刚抵达华府的TECRO教育组组长陈郁仁博士也上线,与华府国建联谊会的会员们相见欢,近三十人上线,共度一个知性交流、经验分享的夜晚。
座谈会由会长金庆松主持,他先行问候与会者并讲述座谈会的规范以及发言的范围。随后教育组陈组长简单自我介绍,并提到他到任的主要任务在促进台美教育上的合作,并期盼扩大交流范围,例如,台美双语教学上的合作,鼓励学生到台湾学习汉语,台美大学之间的交流,台湾留学生的协助,台湾为美国半导体人才做培育计划等。
在马里兰大学执教的李伟智教授提到他对台湾留学生的看法,程度尚可,人数逐渐变少,最需要的帮助是医药问题以及毕业后谋职的协助。乔治梅森大学的陈俊宏教授比较了台美教育,认为台湾已没有“因材施教”,以往放牛班的学生,也可以上大学了,却将大学的整体程度拉低了,齐头式的平等易造成资源之浪费以及社会问题。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的吕昌田教授点出,台湾来的留学仅读硕士、不读博士,人数越来越少,是隐忧,人不足,少人帮你说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王天丽教授表示,全心投入学术研究的学生较少了,针对抄袭,凡学生作业、开卷考试、研究发表的期刊或论文、甚至教授申请研究经费的计划书,若是涉及抄袭,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会受很高层次的关注和处罚。王淑美博士分享她回到台湾工研院研究、教书的经验,她教导学生使用奈米中心的仪器,学生只想拿学习证明,学习态度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谈到海外中文学校教育之展望,与会者几乎都有经验,卢瑞平博士等多人都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强调父母在家讲中文的重要性,寒暑假尽可能送子女回台湾学习,小孩看电视仅限于中文节目,学中文的重要性以及社交。学生人数变少了也影响到师资,其他主要的挑战是教室场地问题、师资的稳定性。关于技职教育,李伟智教授提到马里兰州蒙郡的做法,值得台湾参考。
关于后教改世代,卢瑞平博士点出,国立大学学生程度每况愈下,老师教学都感沮丧,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延后毕业现象普遍。如何改善流浪教师的现象?学生人数不足,有人同时在读两个博士班,凑学生人数?造成教学资源之浪费,宜通盘检讨。王淑美博士直陈,为什么么招不到博士班学生呢?因为竹科的薪水太好了,环环相扣的复杂问题,配套外还要有配套。郦民兴博士点出历史教育之重要。杨祯雄医师送出的书面意见表示,美国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商业行为,道德教育较少注重,师生关系也不如传统东方文化下的师生关系。
座谈会尾声,由陈组长做最后补充,他认为抄袭严重,缘于把关不严,教育部也正在讨论,亡羊补牢,例如,增加比对系统等,未来应会改善。针对教改何去何从?会有大学老师的退场机制,大学如何“结束营业”,立法院已三读通过私立学校退场条例,法令上如何做相应的配合(清算、解散、并校、捐赠),会全盘考量。“学而优则仕”是传统,目前公务系统也有借调教授担任政务官的作法,借重学者的专业经验,参与政策执行,以弥补行政层面的不足,具有正面的作用。对于“技职教育”,目前科技大学开设技职教育产学专班,政府加强补助大学培训工厂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针对“海外中文学校教育”,会以正体字、注音符号为主,若当地是以汉语拼音、简体字为主,也会配合“顾客”需求作调整。目前的中文检定考试,具有优点、也有不足的地方,要继续进行调整精进,并扩大推广办理。
一生都在教育界服务的陈组长,也一直对教育做长期的观察与思考,自许作为教育桥梁,期望沟通彼此,加强台美教育合作交流,为台美互学互助互利贡献心力。他希望在教育事务方面,能为华府的侨胞们服务,也谦虚地期望侨胞们惠予指导支持。该晚的教育座谈会,与会者皆能知无不言,内心的关心、关注与观点,也毫不保留的分享与直陈,会中充分交流,座谈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