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星光首演那天,在最后一个合唱《奉献》前,台上在演着小节目,我们其他团员都在后台等着上台。我无意中瞥见,马老师穿着指挥礼服,正襟危坐,手中拿着笔,头凑得低低的,在那里读谱。他是那样认真,那样专注,好像一位小学生在识字,又像一位信徒在读圣经。这个镜头“咔嚓”一下,就印到我的脑海里。因为当时专注在准备上场,没有细想,就惊鸿一瞥地过去了,演出结束后,这个场景却时不时会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下。今天,这个镜头又来了,我的思绪也随之延展开去,不禁想写点感想。
作为一位专业的音乐人,马老师从十六岁起就在音乐世界摸爬滚打,叱咤风云,有六十多年的职场经验,什么样的大场面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乐曲没有指挥过,什么样的大乐团大演员没有合作过?在大华府华人音乐界,马老师早就是一位德高望重,功成名就的重量级人物了。可是,为了一支初出茅庐,与他仅仅合作了五个多月的团队的首演,他却像小学生那样抓紧最后几分钟的时间复习,丝毫不敢懈怠!这个场景,令我想起王勃的名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能不肃然起敬,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一位年近八旬的音乐人的初心,那是对自己毕生的事业充满热爱,执着,和敬畏的拳拳之心。
对于音乐,要么不做,做起来,就要认认真真,全身心投入,力争做到最好。从接掌星光指挥棒的第一天起,马老师就以这样的精神在引领着我们。
每唱一首新歌,马老师必定做足功课。他会给我们上一大课,先把歌曲的创作背景,意境,基调等等讲清楚,然后逐段分析歌曲,阐述他对歌曲的处理方案,哪句该重,哪句该轻,哪里换气,哪里跳跃,等等等等,一一交代清楚。在发下来的谱子里,他会把他的提示和符号标得明明白白,让团员做到心中有数,有一个好的开头。
马老师的排练几近严苛,被有些团员戏称“魔鬼式训练”。他特别强调声音的质量,“把声音唱美了”是他的口头禅。
一个声部只能发出同一个声音。如果稍有嘈杂,那不行,重新来过,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不厌其烦,直到完美。经过马老师的调教,我们的声音真的变统一变美了。每次女高和女中在马老师指导下合唱一段,坐在中间男声部的我,就会觉得两股清亮的溪流交织在一起,妙不可言。
马老师强调声音的位置。他对大白嗓特别敏感,只要听到,就会立刻停下来,一边示范,一边对团长说:“筑麟,你们要把发声抓一抓!” 他绝对不能容忍扯着嗓子把高音喊上去,立刻重来,以至于“咋了咋了”成为了他的另一个口头禅。
马老师对音准的敏锐和苛刻自然是没得说了,差一小点也不行。只要有一个人唱得不准,他就会停下来查。他先让三四个人一组唱,全对的过关,有问题的,一个一个唱,直到查到唱错的人,纠正了为止。这样虽然费时间,还让人有些尴尬,但十分有效。时间长了大家也习以为常了,知道马老师只是专注声音质量,对事不对人。由此,音准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作为合唱指挥,马老师对四个声部之间的配合有着职业性的要求。四个声部的和声,哪个为主,哪个配合,都要分清楚,主旋律音量低了重来,副旋律喧宾夺主了也重来。碰到特殊情况,马老师还会作出一些具体的要求,甚至对乐谱做一些修改。比如《雪花的快乐》中有一句“等着她”,设定男低,男高,和女声在三个时间节点先后发声,形成阶梯效果。为了把效果表达得完美,马老师让男低和男高在“等”字出声后马上降低音量,让跟上来的女声得以展现,形成完美的阶梯效应。再比如,在“消融”后面的三拍的拖拍,女中在最后的半拍有一个“mm”的修饰音,十分美妙。但是,唱“mm”音量太小,表达不出来。马老师就让女中唱成“消融”,又让其他三个声部把拖拍唱成两拍半。这样,女中最后半拍的修饰音就凸显出来,效果很好。这样的例子在首演的五首歌的排练中比比皆是。
严苛并不是马老师排练中唯一的特点,对排练中的难点,马老师总是想尽办法帮助大家来解决。节奏是音乐的一大要素,在合唱中,节奏更为重要,因为关系到歌唱的同步,还有各声部之间的配合。只要有一个人抢拍或者拖拍,造成所谓“冒泡”,那整首歌就唱砸了。所以,马老师对节奏一向是抓很紧的。然而,节奏感和其他歌唱要素一样,需要慢慢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候就要用点巧办法了。就拿首演中的英文歌曲《Come to the Music》来说吧,这首歌快得出奇,节奏在三拍和两拍间来回变,还有不少弱起的句子。男声有一段弱起的唱段总有人抢拍。而这一段很重要,拿马老师的话说,这段唱砸了,这首歌就失败了。为此男生没少动脑筋,进行强化训练,但效果一直不稳定。后来马老师想了个办法,在唱到这段时,在该等半拍的时候他夸张地把嘴闭一下。这个土办法还真管用,首演时我们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难关。还有《奉献》中有一段“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的唱段,要用各声部你追我赶的方式唱出来,节奏很不好掌握,有相当一段时间,每次唱到这里就会乱成一锅粥。马老师采用分部细训的方法,一个声部一个声部把自己的部分唱熟,然后唱同一节奏的两个声部一起唱熟,最后四个声部合起来,总算唱得颇有章法了。
客观地说来,相对于马老师的音乐造诣和指挥水平,目前星光的基础还差相当一段距离。尽管马老师已经适当降低了要求,尽管星光人已经十分努力,常常还是达不到要求,只得一遍一遍重来,这样时间就不够了。马老师为了保证质量会拖延一点时间,以至于团员有所反应。因为团员大多在工作,下班来唱歌的,晚了交通不便,影响第二天上班。马老师一开始也道了歉,表示以后要注意,尽量不拖时间。可是,随着首演的日益临近,他不得不又拖延时间了,这下大家反而没有意见了。为什么?因为马上要真刀真枪了,岂能马虎?再说,大家累,马老师更累。他一站两个多小时,不停地大声讲话,大幅度地做指挥动作,能不累吗?在团里,78岁的马老师说“我不老”,没人敢说“我老了”。马老师为星光首演拼了,我们大家还怎么能不拼?
说到底,星光人对马老师的敬业精神是高度认同的。虽然我们不是专业团体,大家是为了爱好音乐从各行各业聚拢在一起,但每一个星光人在北美大地都有一段奋斗史,”No pain no gain”这个道理是融入每个人的血液里的。人人都明白,在关键时刻,只有拼命,才能成功。马老师为星光首演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的敬业精神,他对音乐的热爱,专注,和虔诚,打动和激励了星光人,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在他的引导下,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向首演成功进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的训练,星光艺术团终于取得了首场演出的圆满成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演中,星光人在马老师的指挥下超常发挥,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作为首演压舱石的五首风格各异,难度颇高的合唱作品,博得了与会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大华府华人艺术界专业人士的首肯。
在成功之际,星光人纷纷在团员群里发言,表达对马老师的感激之情,感想之丰富,感情之真挚,令人目不暇接,感佩不已。对团员们的感言,马老师也发表了情真意切,文采灼灼的长篇答谢。在答谢的最后,马老师还是不忘他对音乐的初心。他说道:
“最后还想说几句,这次首场演出,虽初战告捷,并获得同行的认可以及观众的称许,但我们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的。这犹如球赛的竞技场地,我们也许在初赛中已跳过丙级球队,但也只能属于乙级资质球队而已!如想跻身到甲级联赛的球队,那还要做进一步艰辛的努力啊!--痛、但将来会快乐着!”
我完全同意马老师对星光现状的评价和下一步目标的看法,只是对最后一句里的“将来“有点小小不同的见解,人们甘之如饴的三大饮料,茶,可可,咖啡,都是苦的呀!
毕明方撰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星光闪耀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
2023-10-21 02:38
-
愿世界永远美好 星光艺术团参加世界文化节侧记
2023-10-07 10:05
-
星光艺术团首届团员大会换届改选 - 李菲荣任团长
2023-07-18 23:04
-
留住我们生命中每一个欢乐的瞬间 记星光艺术团公园聚会
2023-07-01 03:50
网友点评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