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疾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然而宝爸宝妈们可能并不了解这个病毒。今天,疾控君就带大家来一探它的真面目。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的一种RNA病毒,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前都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感染。
● 在美国,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儿童中有50-90%是由RSV引起的。
● 北京曾调查了1402例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66.1%的患者是由该病毒引起。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3亿多2岁以下的儿童因感染RSV导致呼吸道疾病,其中病死人数高达250万人。
感染RSV临床表现类似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轻症的RSV感染及感染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切不可掉以轻心耽误疾病的治疗。
RSV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后出现症状。
● 病毒首先侵入鼻腔,在鼻咽部增殖并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可出现鼻塞、咳嗽、打喷嚏、流涕等症状。
● 严重者大约1-3天后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出现呼吸急促、弥散的干啰音和喘息。
RSV引起的肺炎是我国特有的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其典型特征为发作性喘憋,并伴有支气管周围炎及间质性肺炎等肺部症状。
绝大多数轻症患儿在起病后的7-12天即开始恢复,少数重症患儿可表现为拒食、持续性干咳、喘息加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部过度膨胀并随呼吸出现肋间凹陷,并发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
哪类人群容易感染RSV
由于婴幼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维持时间不长,母体免疫保护作用并不完全,因此呼吸道尚在发育中的婴幼儿成了RSV的重点易感对象。
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更容易感染RSV,2-6月龄是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年龄高峰。自然感染RSV后所产生的抗体免疫保护时间短暂,可反复感染。
除了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HIV感染者等感染RSV的可能性较大。
RSV容易传播
与其他呼吸道感染一样,RSV感染常常于冬春季节高发。
RSV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手触摸被污染的桌面、玩具等物品后直接接触眼、鼻、口而造成传播。
RSV没有疫苗,但可预防
由于RSV在体外很难增殖,相当不稳定,目前尚缺乏适当的动物模型进行疫苗研究,RSV疫苗研发较为困难,至今还没有疫苗上市。
预防RSV感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婴幼儿、老年人、体弱及慢性病患者。
● 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和宝宝都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掩住口鼻。不要共享食物和餐具,经常清洁、消毒宝宝的玩具和衣物。
● 保持环境的空气流通,室内多开窗通风,避免去人多拥挤的环境。
●研究表明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下的儿童RSV感染率更高,因此家中有儿童的话,家长应戒烟或不在家里吸烟。
(文章内容源自上海疾控,我们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