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爱掏耳朵的你,快住手!

来源:未知 阅读: 2019-03-07 17:49 我要评论

挖鼻孔、抠肚脐、掏耳朵堪称人生三大乐趣。尤其是掏耳朵双手好像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无聊的时候左掏掏、右掏掏有时候弄出来一坨脏东西成就感简直杠杠的,那种快感不是旁人能够感受到的。我们就来聊聊耳朵和耳屎的那些事

什么是耳屎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不是好听一点),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耳屎分两类,一类干性耵聍,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干性的,呈片状存在于外耳道内;一类湿性耵聍,俗称“油耳”,有些人耳朵油脂分泌旺盛,耳屎油油的、比较黏稠,主要和遗传有关。

耳屎有用吗?

前世今生

在古代,耳屎是做舒缓药膏的,外敷涂抹伤口,起到镇痛的作用。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他们将油性耳屎做润唇膏,说是可以保湿。后来,耳屎被一些医生用来诊断疾病,不过不是用看,而是用闻和尝的,他们觉得耳屎的味道会预示着患者的健康状态:一位医生曾经写道,耳屎变甜意味着病人命不久矣。

耳屎不是一无是处,它也有它的使命,一直都在默默无闻保护着我们的耳朵。

润滑保湿

由于耳屎内脂质的存在,油腻腻的耳屎可以提供润滑作用防止耳道内的皮肤干燥。

保护耳膜

耳屎的黏性可以粘住不慎进入耳道的砂砾、水滴。而且耳屎有一种特殊味道,可防止小虫接近。

抗菌作用

耳屎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灭作用。

防噪音

我们的鼓膜非常薄,很容易被强声波震烈,如打雷、炮竹声,而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变窄,起到过滤和缓冲声波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掏耳朵真的有必要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掏耳朵的必要,耳道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细胞从中心通过耳道壁向外移动,并向耳道的入口移动。耳道内的耳屎通过这种传送带一样的操作,被送到出口,最终自然掉落。咀嚼和下颌运动也辅助了耳屎不断被运出。

如果我的耳朵感觉不舒服,自己用棉棒或者挖耳勺轻轻掏耳朵呢?

不建议!

棉签塞进耳朵实际上是反其道而行之,耳屎可能会被推到耳道深处。

至于那些民间清理服务,就更要小心了。

如果耳屎堵满了耳道,继而出现闷胀不适、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情况,在医学中被称为耵聍栓塞,这时候才真正需要掏耳朵。到医院就挂个耳鼻喉科的号,找医生处理,不要自己掏。

总之,从健康角度考虑,一般来说耳朵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耳屎什么的就随它去吧~




关于掏耳朵的工具

有用指甲、棉签、挖耳勺的,甚至还有人用一些超乎你想象的工具,发夹、铅笔、钢笔、火柴棍……总之是怎么爽怎么掏,认为“掏掏更健康”。掏完耳朵,你是爽了但是你问过耳朵的感受吗?

1.损伤外耳道皮肤

掏耳朵时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还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还可能会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严重者还会发生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如果用力过猛,导致鼓膜(厚度仅有0.1毫米)穿孔,严重了甚至丧失听力……

2.越掏越多

经常掏耳朵,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增加耳道皮肤的新陈代谢,就会越掏越多,越掏越痒。

3.耳鸣

大块的耳屎容易在掏的时候被捣碎,耳屎碎片如果落到外耳道深部,黏在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4.肿瘤

共用挖耳工具,会传染疾病,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一般情况下,这种肿瘤都属于良性,但也有2%的恶变率。

如何掏耳朵能尽量降低对耳朵的危害

1.如果耵聍生长过快,在家自行清理耳道时最好用软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几圈,深度不宜超过2厘米(过过瘾就得了),然后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来;尽量不用指甲、挖耳勺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养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一周一次就可以了;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提高频率,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3.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应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就诊。

4.可以用清洗代替掏,洗澡的时候在莲蓬头下清洗耳道就够了,注意控制水温和水流速度。

5.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掏耳朵。因为小孩子外耳道的皮肤娇嫩,不易操作,想清洁耳朵,可以用湿毛巾简单地给孩子擦擦外耳。

(文章内容源自健康中国头条 ,我们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