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新闻
策划:张明明 采访:张明明、周晓风 资料提供:毛戎、康世京 执笔:周晓风
毛戎本名毛先荣,毛戎是笔名,华府侨界颇具知名度的书画艺术家和前辈。多年来十分执着地在美国推广中华书画艺术和中华文化。在大华府地区,他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毛老师。
毛戎先生在侨界赢得敬重还有另一个值得称道的贡献: 在大华府地区推广中国传统艺术——京剧。
二〇一九年九、十月间,张明明和我依约两次前往毛老师位于马州洛城大都会视觉艺术中心的工作室,听他畅谈六十年间华府京剧从无到有,起伏兴衰的故事。
毛老师在工作室 摄影:康世京
三
1977年6月22日,李大为和朋友们应邀前往弗吉尼亚梅肯(Mack an College)学院大礼堂演出京剧《洛神》。由名票友陈关月担任主演。此番演出颇获好评,参与者无不欢欣鼓舞。李大为和 “汉声四友” 陈时敦、项振华、张天心、侯榕生遂即决定在皇后饭店发起成立永久性的华府汉声国剧社。
汉声国剧社创始人,从左至右:张天心、项振华、侯榕生、李大为、程时敦 资料提供:康世京
剧社成立后到1996年5月,十八年间每年都有演出,共计三十一场,近百出戏。汉声以“精”、“ 简”爲要,每一场演出只排三出戏,改变过去一场演出4-5个小时的拖沓状况。参与演出的票友共计111人;文武场54人;主持、后台管理、化妆等57人。汉声国剧社是华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票房之一,对京剧的弘扬与传播贡献很大。
汉声国剧社首场演出《古城会》:从左至右:娄姝姝、徐庆春、金鸣玉、徐松鹤、项小丽 资料提供:康世京
随着票房里人才越来越多,华盛顿成为京剧藏龙卧虎之地。侯榕生一人能唱二进宫的老生和青衣,此外又精工小生,文章也写得好。青衣庄陈碧如唱梅派,很下工夫。唱青衣的有潘祖琪,她是顾正秋的学生,唱顾腔。梅派青衣还有郑丽波,她也会唱张派,早年曾拜过张君秋为师。程派青衣当数蒋任最有造诣,若干年后连老生、小生都会唱。张李异琨,工青衣,后也唱老旦。张秀君工程派青衣。杨觉智太太梁淑裕工张派青衣,能戱甚多。唱青衣的还有陈宽镕、杨宝琴、何三珍,毛支玉珍。梅派票友沈明霞会戱甚多,遗憾的是少有登台。 程复琴、沈复嘉是复兴戯校出生的专业演员,唱功不在话下。唱老旦的有李异琨、毛戎。毛戎也上台演小丑,他唱过《鐡弓缘》的丑公子、《六月雪》的老旦,乃至花脸配角或是车夫龙套之类都唱过,是个全才。私底下毛老师最喜爱唱梅派青衣。
唱老生的有宓海潜、江熙民、吴大桢、沈中石。台湾来的金鸣玉不仅唱老生很内行,还会唱红脸戯(关公戯),无论唱功还是扮相都堪称一流。也参加过演出。唱花脸的有陈衡力、董桓、陈宁生。唱小生的有侯榕生、杨觉智、陆秦生。吴钰璋是正宗花脸,他是金少山的徒弟。李大为的汉声国剧社邀请吴钰璋来美国。吴钰璋人很好,剧社请他说戏,他每次都来,为京剧在华府的传播贡献不小。
文武场方面,最初有余毅远的鼓佬,后来庄生仑除了拉京胡外,也担任鼓佬。鼓佬是演出的灵魂人物,要懂戱乃至每个剧中人的唱做唸打,也就是西洋音乐中的 conductor。胡敬祥有很长一段时间担任文场的琴师。胡先生是福建人,很懂京戱,琴兿很高。他的侄儿胡宗岳从福建移民来美,会打闽剧的鼓点,多年担任华府京剧社演出的鼓佬。场面上还有程邦华、邹子固、林瑞年、丁玉玺、姚宝根等人。张耀德先生本来拉二胡,后改为弹三弦。还有康世京,他不旦精通各种打击乐器,还会演戱,常以丑角应工,他演过《小放牛》的牧童,《鳯还巣》的朱千歳,都很受观众欢迎。在琴师方面除了胡敬祥,荘生仑两位票友,尚有从中国大陆来美的専业琴师李天雄。吴亮、陈善良帮大家吊噪和演出。又有由台北来华府定居的梅派青衣大师郭晓农老师时常指导,以及大陆开放后,张君秋,梅葆玖,叶少兰,包幼蝶,张和曾,孙玉敏等老师先后访美,路过华府多所以教益,并掀起此地华人喜爱京剧的热潮。
后来,中华国剧社逐年买了一些戱服。有一年侯榕生去台湾,毛老师写信给台湾军方的人,请他们捐了一批旧戏服请侯榕生带回美国。加之,蒋任也把原燕江平剧社的部分行头捐给了中华国剧研究社。 1990年毛老师第一次去大陆旅游,行前做了功课,在武汉并购买锣、钹,包括一把《秦香莲》剧中的大铡刀。其后一路背着大铡刀上黄山,游上海,进关出关,顺利带到美国华盛顿,也是威武。
1992年12月20日,中华国剧社在马里兰州贝萨斯达HOLTONARMS中学剧院举行公演:上演的曲目有《杨排风》、《周仁献嫂》、《三岔口》、《六月雪》四齣名剧。毛戎在《六月雪》中演了一回老旦。这次演出特别之处是敦请前上海京剧院当家武旦,也就是当年小常保的扮演者齐淑芳专程由纽约南下华府参演。同行的还有原上海京剧院的名净花脸李金红,名武生丁梅魁、名丑角韩奎喜,及纽约票房社长贾凤西等。
1993年12月24日,在马里兰贝塞斯达BCC高中礼堂举行中华国剧研究社成立二十周年公演。 上演《白帝城》《奇双会》《状元媒》,全程近四个小时。
中华国剧研究社成立后,国剧社自成立后,年年都有演出。大戏每年一次,演出总共约有一百多齣戏。大戏《白蛇传》全本,白蛇有七个人扮演,号称七条蛇。还有《四郎探母》全本、《大登殿》全本、《望江亭》、《锁麟囊》 、《武家坡》、《龙凤呈祥》、《铡美案》、《望江亭》《状元媒》、《红鸾喜》《状元媒》、《姑嫂比剑》、《大劈棺》,《鳯还巢》,《䥫弓缘》,《穆桂英挂帅》,《生死恨》,《秦香莲》、《双娇奇缘》,《蝴蝶梦》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困顿的情况下,仍能在异乡薪火相传中华文化,让大家看到如此有水平的演出,这是京剧之幸,海外华人之幸 。
毛老师还带着剧社远征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新泽西、俄亥俄、密西根、底特律等大学城演出,留下了他们的忙碌的、优雅的身影。
1994年,朱楚善成立楚山国际艺术学校。毛老师写专题文章报道:文化认同是永久的事业——楚山学校演出之后。
1995抗战50周年,中华国剧社举行公演。毛老师特别赋诗一首以示纪念:“八年血战驱狼寇,还我河山锦綉容。歌怀壮烈恢宏志,两岸炎黄尽化龙。”
资料提供:毛戎
毛老师
数十年来国民政府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只要是爲恢复中华文化的都支持。外交部、大使馆投入很多经费支援,包括支持演出西洋歌剧。国民政府驻各国大使馆于1987年起每年兴办海华文艺季,弘扬文化,支援各种不同形式的表演(京剧、话剧、广东戏),开办画展,书法展览等。其中1995年的海华文艺季,从4月15日到6月24日,历时两个多月,八项展览和话剧、京剧表演,动员了几百位侨界的才艺人士,吸引了数千名中外观衆。每周《侨报》和华语电视台《今日世界》都有专题报道,让侨界直接或间接领略到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华人社会里茁壮成长。这些文化活动还可以帮助解慰乡愁、乡情,维系文化的自我认同。对华二代和在美出生的华裔而言,这些文化活动更具有寻根探源,对族裔信念加强肯定的作用。
海华文艺季演出宣传单 资料提供:毛戎
1980年初,中美建交后不久,中国政府即派出中国京剧院访美代表团赴美国华盛顿演出。考虑到美国人对京剧的接受程度,特意安排了武打戏《三岔口》、《雁荡山》,和《拾玉镯》。除了剧目选择外,顾及到洋观衆对锣鼓、唢呐等乐器分贝的接受度,整场演出的锣鼓都降了一度,效果甚佳。演出结束后,张明明夫妇在家里宴请两位熟识的演员,并由康世京带路,同游华盛顿各景点。
1998年与梅葆玥、梅葆玖姐弟会同叶少兰夫妇(京剧名家叶盛兰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名小生)赴美国考察讲学,到访华府,亲授梅派、叶派技艺。令华府及周边地区的票友们倍感欣喜和鼓励。 其中戴威亷先生与梅葆玖先生同为上海震旦大学的同学,深爱梅派艺术,曾跟随梅兰芳大师最后一任琴师姜凤山研习琴技。
自左至右:梁淑裕、梅葆玥、梅葆玖、叶少兰、叶夫人、杨觉智、毛戎、戴威廉 资料提供:毛戎
上世纪九零年代以后,从大陆来的新移民快速增长,其中不乏专业演员和京剧爱好者,秦雪玲是其中的翘楚。她曾得著名京剧大师荀慧生,名家陈永玲的亲授,能戏极多,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其武功更属一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她花费十年之功,在京剧舞台上恢复踩跷功。所谓跷功是用木头模仿「三寸金莲」做成,演员需要像跳芭蕾舞一样,立起足尖表演。十年功夫,磨脱了好几层皮。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像她那样肯下苦功练跷功的演员了。她是北京京剧院著名花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梅花戏剧奖得主,美国纽约亚洲杰出艺人奖获得者。秦雪玲移居大华府后,在侨教中心开班传授荀派、“筱派”青衣、花旦表演艺术,还受邀担任【京剧之花】的艺术指导,后又创办【秦雪玲京剧团】,培育京剧后辈。此外,秦雪玲还频繁参与侨界京剧社团的演出,不仅是华府当地的,常远道费城、纽约献演她的拿手戯,赢得美国东岸侨界一致好评。2019年6月23日秦雪玲从艺六十周年,华府“京剧之花”为她举办一场纪念专场演出。秦雪玲表演了《游龙戏凤》和《十三妹》。精湛的表演赢得观衆交口称赞。
秦雪玲从艺六十周年专场表演《游龙戏凤》(图片取之网络)
进入2000年前后,海外华人传承京剧的方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早年中餐馆资助、国民政府大使馆支援、扶持,到大陆华裔商人、公司、公益团体赞助;从单一的台湾外省人自组剧社,到大陆名家、名票开班授课、组织研究小组系统学习,排演;进而大陆、台湾双方互相邀请、共同切磋、排戏、演戏,使京剧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在美国的影响力逐年增强,不少华人二代亦加入传唱的行列。同时,中国政府也在海外积极宣传中华国粹,多次派出高水平的京剧团到海外慰问演出。
公元2000后,旅居美国各地的票友常常去中国大陆登台演出。华府中华囯剧社的票友杨觉智、梁叔裕、郑丽波、张秀君、毛支玉珍、宓海潜等均曾数度组团去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演出,增加交流学习的机会。
此外还有国家一级演员吴玉璋,沙淑英,马少良,及其吴虹,朱楚善,赵飞等著名京剧艺术家先后来到华府,或参加,或指导华府的京剧演出,使得演出的成绩层次提高了很多。 他们的贡献也是非常显著的。
中华国剧社现在由陆秦生负责。陆秦生年轻时是台大国剧社社长,他对发展中华囯剧社社务非常努力。近十余年来,中华票房举办了好几次大公演由老社员和近年来美的新社员合力演出。戏码有:《玉堂春》(包括苏三起解、三堂会审、探监团圆),《红鬃烈马》(包括彩楼配、三击掌、投军别窑、银空山、武家坡、大登殿),全本《西施》。每年春节期间,国剧社出人出力,提供京剧彩唱和清唱表演,参加马里兰州胡林商场庆祝中国年春节文艺活动,受到华洋宾客的普遍欢迎。
最近几年来,老一辈社员几多凋零,但仍不时举办清唱会。参加者有薛振基、欧阳湘媛、潘无竞、罗丹玲、张秀君、陆秦生、毛戎,及近期大陆移民美国的青年票友。
文武场方面,中华票房一直缺琴师。专业琴师除了本地的李天雄、陈善良为票房拉琴较久之外,每次公演也常常敦请纽约的专业文武场来帮忙。北卡 的专业琴师钱啓明,偶尔亦专程来华府操琴。华府的票友琴师庄生仑、胡敬祥和王奉凯,常常为大家伴奏。多年以前,在乔治杨家里,我曾经旁观几位票友练唱。当天李天雄先生操琴,康世京司鼓。曲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身段台步的轻摇慢动,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令我不禁升起赞叹、敬佩之心。
除了中华囯剧社之外,华府地区近些年来活跃着一支由黄岫如、谢晓贤、翁叙园、王梅、茹燕结成五女票友社团——京剧之花。这五朵京花年纪轻,心愿强,都工青衣。几年来,举办了多场演出,并应邀走进大学、高中、美国政府部门和社区,通过一系列课堂讲学和示范演出,努力传播京剧知识和中华文化。她们还举办各类京剧培训班,培养后续人才,努力将京剧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2014年,梅葆玖率弟子赴美,于纽约、华盛顿举办纪念梅兰芳120周年诞辰“双甲之约”全球巡演。多年来梅派知音遍布世界各地,故此次巡演在海外华人圈中引发轰动,一票难求。铁杆戏迷朋友邀约我们共赴盛会,和不少相熟的前辈票友、戏迷不期而遇,会心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环顾人头攒动的观衆席,已有不少生气勃勃的年轻面孔。
京剧,这一集中了诗文书画、唱作念打舞、弹拉吹敲的国粹,在华人的不懈努力下,必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成爲海外华人的根脉之一。
全篇完
策划:张明明 采访:张明明、周晓风
资料提供:毛戎、康世京 执笔:周晓风
2020年8月20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毛戎先生笑谈华府京剧六十年之传奇故事
2020-12-17 22:11
-
毛戎先生笑谈华府京剧六十年之传奇故事
2020-12-13 02:21
-
FAPAC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美国华裔 莫天成先生
2020-11-04 06:30
-
成为决策层一员远比游说更有效——给你一个支持关群杰先生的理由
2020-03-18 18:26
网友点评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