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上路 AI时代来临 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美华商报讯 阅读: 2021-12-11 05:53 我要评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AI技术的飞速前进,在近几年,中国的方方面面已经发展到了前沿阶段。京东的刘强东宣布,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式上路,这是全球首次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这一消息犹如扔出一枚超级核弹,炸的整个物流业措手不及,炸得快递员胆战心惊。

一早的北京市海淀区,20多台京东配送机器人整装待发。随着调度平台发出命令,首批载有618订单的配送机器人自动发出。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路灯,还能自动驾驶、路线规划、主动换道、车位识别、自主泊车。

配送机器人快到目的地时,后台系统将取货信息发送给用户。“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消费者可自由选择人脸识别、输入取货验证码、点击手机App链接等三种方式取货,十分方便。

说到无人送货车,仅仅是京东物流革命的一小步。京东地上跑是智能化的,天上飞的,一样无人化。为什么要用无人机送货呢?首先,无人机是最佳运货工具,它可以飞直线,不用受地形的影响,更不用像汽车一样走弯路兜圈子。其次,无人机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方便客户。

现在,刘强东已经拿到了无人机空域批文。也就是说,无人机送货,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说干就可以开干了!现在,京东的无人“机、车、仓、配送站”已经实现无缝衔接。消费者在京东购物,从下单到配送的全流程无人化,已然实现。

来看京东的无人仓。这个无人仓的日处理订单能力将超过20万单。而传统的仓库一天的订单处理量只有3-4万,无人仓库是人工仓库效率的4-5倍。另外,京东无人机能将货物送到无人智慧配送站顶部,并自动卸下货物。从入库、包装,到分拣、装车,全程100%由机器人操作,一个配货员、分拣员、打包员都没有!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人员管理开支。

刘强东还曾阐述未来无人机的布局:将在四川建立185个无人机机场,建成后将实现24小时内送达中国的任何城市。不仅四川,京东还将在陕西建设100个无人机机场。在这之前,京东已经建成全球首个无人机调度中心,为无人机常态化做保障。

更甚者,刘强东还与西安航天基地合作,投资205亿建设全球智能物流。

无人科技快速发展,无人化的不止是快递。

今天,如果你在上海道路上发现行驶中的汽车看不到司机,驾驶位是空的,方向盘自己动,那可千万别惊讶。近日,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清洁车队,在上海松江正式诞生,并且在当地道路上正式运行。

未来,在上海的街头,或许将再也看不到风吹日晒、尘土飞扬的环卫工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停自动往返以及更加高效有序的无人驾驶清洁车。环卫工人这个职业或将要被取代了。

清洁车队在凌晨2点,无人驾驶清洁车自动苏醒。开始自动驾驶、自动掉头、自动过红绿灯、自动停车,无人驾驶清洁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以前扫一条街需要10个环卫工人工作一天,现在无人车开出去两个小时全部搞定。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保护了工人的权益,从此不必在凌晨工作,也不用在川流不息的车海中辛苦工作。

不过,未来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未来的残酷在于,工人们已经慢慢地在和机器人抢饭碗。

就拿京东来说,京东的16万员工,每年公司要为他们缴纳60亿人民币的保险和公积金,除此之外,缴纳的税款还要更多。相比之下,机器人不吃不喝不休息,并且不用缴纳各种费用,性价比远超吃喝拉撒还要交五险一金的人类。

如此一来:如果京东真的实现百分之百实现AI和机器人运营后,京东的员工总数,可能不止减少50%,甚至只剩下10%的员工。长期从事重复性,单一性,可替代性很强工作的小伙伴,可要当心了,未来不只是优秀的人和你在竞争,更有不需要睡觉会自动学习的机器人和你竞争。

无独有偶,德国商业银行也宣布,到 2020年他们将会将银行中 80%的工作都数码化、自动化,最终将会裁掉 9600名员工。据斯坦福教授卡普兰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那些以低端技术、体力工作为主的国家,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

而通过花旗预计,2015—2025这十年间欧美银行将裁员30%,数量最多达到170万人。36万小时的人力工作,AI只需几秒就能完成,一切人类在AI面前都是树懒。

你会发现,所有稳定的工作都有一个特点,缺乏高强度的竞争,那么其另一面就是,市场也绝不会给出有竞争力的薪酬,薪资不与能力挂钩。但是现在不同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不去冒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总是伴随着对旧产业和落后生产力的淘汰,这是无法违背的社会规律,面对科技、文明的每一次飞跃,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简单地留恋过去,而是积极地拥抱未来。未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那是一个三无的世界:无生意可做、无工可打、无缝可钻。

所谓无生意可做,旧世界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导致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生意人”去对接,并从中谋利。而在新世界里,互联网把信息变的对称,使“供给”和“需求”精准连接。“中间环节”和“赚差价”都不存在了。

所谓无工可打,旧世界遵循的是大工业逻辑,有的人只需要执行命令并不需要承担结果。这就是打工的本质。而在新世界里,个体开始崛起、公司开始平台化,你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发挥特长为社会创造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所谓无缝可钻,在旧世界里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这让很多人可以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灰色收入。而在新世界里,法律、法规变越来越完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每个人都应该适应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展开活动。

归根结底,在旧世界里,每个人只需要是一个“价值传输点”;而在新世界里,每个人必须是一个“价值放大点”。

唯一不会背叛的是认知和能力。固然,人工智能或许会让一些行业永久消失,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解放了人类的创造力,但倘若不去改变,就只能被社会淘汰,就只能失业。真正的稳定不是来自外界的施舍,不是来自于体制的庇护,而是来自于自身,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稳定。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职业与人一样,都有他的生老病死。真正的稳定是你在风暴之前就未雨绸缪,抓住机会学习,野蛮生长。在这个时代,你的工作会背叛你,你的行业会背叛你,你的专业会背叛你,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和你的能力!

不过说回来,无人技术已经如此快速发展了,那为何无人驾驶不能全球普及呢?

无人驾驶技术说白了并非依赖于汽车工业,而更多的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的智能科技运用,在如今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无人驾驶虽然没有冒头,但智能音响,智能家居等设计,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了主流,而汽车领域虽然得到了智能化的熏陶,有了智能泊车等各项技术,但真正实现自动驾驶还是任重道远。




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其实和其他科技项目一样,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现在智能驾驶是辅助在无人驾驶的发展阶段上,第一阶段主要是辅助驾车阶段,其中就有车道保持,自动适应巡航等等,这些其实很多车辆都已经有了革新,有了类似的技术,也正是因此,高速上开车相对更加容易一点。

第二阶段就是版制动驾驶,也就是在电脑终端的操控下,令汽车行驶到指定目的地,不过一路上可能会遇到阻碍,这时候这个程序可能就停止了,这项技术在汽车领域不多见,但是在一些工业生产,比如说快递领域里面,快递的拣选厂已经开始通过智能化的分配小车,还将快递物件归类,这时候分批配送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以前这个拣选过过程都需要人工操作,人毕竟不是机器人,怎么可能不犯错,所以还是存在失误的可能的。但第二阶段虽然有所建树,在汽车驾驶领域基本上用不上,除了一些汽车推出智能泊车技术,其他方面还没有广泛使用相关技术。

至于第三阶段,也就是真正实现全自动驾驶,让自动驾驶的车子能够避开车辆,道路上的障碍等等,这个技术还是在开发阶段,并未普及。想要汽车全自动技术完全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和使用。汽车驾驶目前最快的进展应该是5G技术的研发,5G技术的概念运用在人工智能,VR,以及万物互联上都是有很大作用的。

看来要想实现人类对人工智能的预估,等到机器人能对万事万物的辨别,或者思维能力能与时俱进了,那么汽车在自动驾驶的时候,就能预防危险,就比如说来到人行道前,看到即将闯红灯的年轻人,这时候会自动减速,而并非按照原本的轨迹直接冲过去,那时人工智能也许就可以推广到全球,大范围的使用了。

(节选自新加坡新闻头条、搜狐网、腾讯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芯片“雪崩”?转转:短期或对智能手机定价影响不大

    芯片“雪崩”?转转:短期或对智能手机定价影响不大

    2022-08-25 22:4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