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最新研究指出,伊利诺州、加州、芝加哥和密西根州底特律已引进即时脸部辨识系统。虽然芝加哥和底特律都声称目前未使用该系统,但联邦与州政府并无立法制止使用这项科技。
根据乔治城大学专家取得的合约,这两个城市向南卡罗来纳公司DataWorks Plus采购这项软体,这使警方有能力即时从监视影像中辨认出脸孔。该公司官网称这项「FaceWatch Plus」技术可不断从即时影像中筛选脸孔与监控。
目前使用脸部辨别系统可辨识嫌犯、侦测持假驾照的驾驶,但较少用于即时影片。隐私倡权者表示,这种使用方法将重新定义公共场合的传统匿名性。
根据报告,底特律为了有关社区治安异常的「绿灯计画」(Project Greenlight),签署一份三年合约,最早在2017年7月采购可以进行即时分析的脸部辨识系统。为了吓阻深夜犯罪,加油站等营业场所架起摄影机,将即时监控影像给警察局分析人员。该计画逐年扩大,现在教堂、生殖健康诊所等逾500个场所提供录影影像。
底特律警察局长克雷格(James Craig)致信表示,该局警察并未使用即时功能,脸部辨别系统尚仅限于嫌犯静止影像。但该局未透露过去是否曾使用过脸部辨别系统。
该报告发现,联邦法律欠缺脸部辨识的法规,可能使美国各监控单位拼凑出不完整的制度。伊利诺州是目前三个设立生物辨识法的州,企业收集指纹、脸部数据等生物标记前须先征得民众同意,但公部门则享有例外。
乔治城大学另一份报告也指出,纽约市警察未谨慎使用脸部辨识系统。研究人员取得的文件显示,系统无法与嫌犯照片配对时,纽约市警察会参考他们觉得外貌与嫌犯相似素描照或名人照。
许多案例可能涉及偏见或者脸部辨识系统的失误,甚至可能遭使用单位滥用;鉴于脸部辨识系统可能危及公民权,有些州拟立法禁止政府使用脸部辨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