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下,也造成美中科技陷入冷战。BBC中文网报导,中国透过美国所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举国体制」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报导盘点了7项领先世界的中国科技,除华为5G外,还包括贵州的「中国天眼」等。
BBC报导,伴随美国全面封杀华为,并凖备封杀其他一些中国科技公司的一连串动作,越来越多国际评论人士指出,所谓中美贸易战已远超出贸易范畴,而「科技铁幕」即将落下,「科技冷战」已经开始。
除彭博新闻社分析,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将迫使中国进一步在科技上自立,肯定不惜「烧钱」争取优势。英国《卫报》也评论,中美的华为之争显示美国希望遏制北京用科技获得地缘政治霸主地位的企图。
报导称,过去几十年,中国已逐渐走出世界血汗工厂的格局,在科技创新领域赶超世界先进国家,中国在政治上一党专政,迄今似乎并未如外界所估计那样成为科技创新的障碍,相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为敏感技术的普及运用扫清了障碍。
报导称,中国的科技发展与成为奥运金牌大国有异曲同工之处,归功于中共高层一直要求的科技发展「举国体制」。中国从1950年代喊出「超英赶美」口号,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产业升级」,再到2015年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包括美国在内的先进西方国家一直就是中国努力超越的目标。
至于中国的科技实力究竟如何,外界或许很难简单评判,但是最近几年中国宣布的一些科技消息轰动世界,却能说明中国在科技领域与西方竞争的势头。报导盘点7项领先世界的中国科技。
ㄧ,华为5G:华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讯设备生产商,第二大手机生产商,还是通讯5G技术的全世界领军公司。华为在5G技术方面,掌握了最多的专利。
二,超级计算机: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和「神威·太湖之光」连续5年占据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榜首。中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有望在2020研制成功。
三,基因编辑婴儿: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消息迅速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世界。但同时也显示中国科学家在科技进步可能突破伦理、道德、人权底线的问题上,比西方科学家多了些灰色地带却少了很多法律和伦理道德的约束。
四,人工智能AI:虽然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芯片、人才方面的多项关键指标与美国还有差距,但是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运用方面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脸识别技术,但中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加强对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的控制,饱受西方世界批评。
五,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投入使用。FAST口径达500米,而目前世界最大的美国Arecibo射电望远镜口径是300米。
六,「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6年8月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这颗卫星将用于试验彻底杜绝间谍窃听、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
七,月球背面登陆: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冯·卡门环形山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
报导总结,尽管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有自身的强项和一些领先领域,但是也有很多在核心技术上的巨大差距和先天不足。如果美国当真发动全面科技冷战,从各个领域与中国脱钩,而中国也决定继续维持封闭式国家主导举国体制抗衡,这场竞争俨然成为两种制度和两种理念的世纪大角力。胜负输赢不仅将决定中国和美国的命运,也将决定21世纪世界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