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长经济机会办公室(Office for Economic Opportunity)3日发布一年一度的「市府贫困衡量报告」(Government Poverty Measure),显示纽约市的贫困率自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上任以来大幅下降;在他第一期任内,全市有超过23万人脱离贫困线;对此白思豪也表示,市府计画是在2025年时,让80万人脱贫。
根据报告,白思豪2014年上任后,全市贫困率大幅下降,并在其第一任期内将2013年20.7%的贫困率指数,在2017年降低至19%,创下2005年有纪录以来的历史新低;若按照2013年的贫困线计算,这四年间共有近23万6500人脱离贫困线。
数据也显示,全纽约市一家四口收支低于3万3562元、或不超过5万343元的「接近贫困」(涵括穷人以及陷入变穷危机者)人口,在2013年时约占45.9%,但2017年时已下降至43.1%。
对此市长经济机会办公室贫困线研究主任Christine Onofrio表示,政府每年释出的贫困衡量报告,是审视纽约市贫困率的重要工具,政府履行建立更多平价屋(affordable housing)的承诺,以及改善员工有关带薪家事假、病假等福利待遇,皆能有效降低贫困率。
她也说,上述的福利和资源对所得较低的工人而言,将有更大影响力;2013年到2017年间,纽约市中等收入者的薪资增涨14.7%,而低收入者的工资也提高了9.4%。
白思豪当日也发声明表示,很高兴看到在第一任期内纽约市的贫困率便大降,也称相信落实「全面学前班」(Pre-K for All) 及把最低时薪调涨至15元,可大大提升城市劳动力,「我们的最终计画是在2025年前让80万人脱离贫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