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会议员过去两年接二连三提出友台法案,透过强化台湾国防与提高台湾国际知名度加强对抗中国。分析家说,他们把握美台关系小黄金时期,推出法案让目前最亲台的川普总统签署成法。
美国之音报导,自2018年2月起,美国国会至少出现5个友台法案,速度非比寻常,主要是因为川普2017年就职后,在美国就贸易与地缘政治与中国发生纠纷时,川普支持台湾自治。
政治观察家认为,在美国选民弥漫反中情绪与受到台湾游说团影响下,国会议员将川普的政策发挥地淋漓尽致,让他们推出的法案能够签署成法。对比之下,川普之前的历任总统比较著重在维系与中国的关系。
纽约政治谘询公司帕克策略(Park Strategies)副总裁金恩(Sean King)说:“川普总统是1979年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迄今最亲台的总统,国会可能会希望尽可能呈上友台法案给他,因为他真的会把法案签署成法。”
金恩说:“现在的美台关系处于小黄金时代,可想而知,许多台湾支持者都想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2018年2月,美国国会批准“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鼓励台湾与华府之间的政府高层交流。同一年,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国际参与法”(Taiwan International Participation Act),不顾中国一如往常的反对,支持国际组织纳入台湾。
去年,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指示国务院向国会提出报告,详述政府在强化台湾与印太地区国家伙伴关系上所采取的作为。
今年2月,美国联邦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提出“台湾主权象征法案”(Taiwan Symbols ofSovereignty Act),松绑禁止台湾外交、军方人员在美国政府机构内展示中华民国国旗的限制。
5月,美国联邦众议员盖拉格(Mike Gallagher)推出“台湾防卫法”(Taiwan Defense Act),借由维持抵御中国入侵的能力,确保美国协助台湾阻止中国武力犯台。
美国之音报导,一些国会议员是在弥补过去损失的时间。夏威夷檀香山智库东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研究员罗伊(Denny Roy)说,他们认为“有好几年来,(美国)过于抑制美国与台湾发展关系”。
罗伊说,国会议员也认为“由于中国不守信用,华府不再像以前那样,那么小心翼翼地避免采取激怒中国的举动”。
美国国会议员将目光投向台湾,是因为中国无法在不冒着军事冲突的风险下犯台,而分析家认为中国官员尚未准备好承担这样的后果。
华府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东亚计划资深研究员孙韵(Yun Sun)说:“我觉得现在有着重推出友台法案的倾向,因为台湾是中国无法真正反击的议题。”
政治大学国际政治学副教授姜家雄说,川普与美国国会议员希望近来推出的法案,可以施压中国“让步”。姜家雄说:“中国必须注意,中国可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让美国停止做出这类举措。”
孙韵表示,新法案几乎没有阐明华府将采取的具体行动,但法案制定的方式却反映了1979年台湾关系法生效后,台湾民众“身分认同”与“目标”的转变。孙韵说:“所有这些最近的反应,确实是在保护台湾不受中国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