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

中美阿拉斯加“艰难”会谈 双方外交官唇枪舌战引关注

来源:美华商报讯 阅读: 2021-03-27 02:04 我要评论



据BBC报道,拜登政府上任以来中美首次高级别官员面对面会谈在美国阿拉斯加结束。双方火药味十足的唇枪舌剑引人注目,引发各种评述。

代表中国出席会议的是主管外事工作的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美国的代表则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




布林肯在会后形容对话是“艰难而直接的”。他还向媒体表示,双方谈到存在根本分歧的议题,包括新疆、香港、西藏、台湾问题,以及中国在网络空间的作为。“当我们明确直接地表达这些关切时,得到了戒备的回应,这不令人意外。”

杨洁篪则在中方记者会上表示,会议是“坦率的,建设性的,有益的”,但他指出,双方仍存在重要的分歧。

有分析认为,双方此次会议均显然是有备而来,尽管言语激烈程度可能出乎意料,但双方都有各自国内政治需求。

同时据纽约时报讯,中国最高外交官杨洁篪在这场“艰难”会谈中,指责美国在会谈中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并表示美国代表团无权指责北京侵犯人权,或就民主的优点进行说教。

他一度表示,美国应该好好解决自身“根深蒂固”的问题,特别提到反对美国种族主义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在开幕致辞似乎已经结束,记者起初被告知离开房间以便双方开始更深入的讨论的时候,杨洁篪指责美国在捍卫新闻自由方面缺乏一致性。

“我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会认可美国倡导的普世价值观,或美国的意见可以代表国际舆论。”杨洁篪通过翻译说。“而且那些国家不会承认少数人制定的规则将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础。”

国务卿安东尼·J·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起初显得有些吃惊,但随后采取了更加坚定的态度。会谈一开始,他就申明了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旨在“促进美国利益,并增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与基于规则的秩序相对的,是一个强权即正确、赢者通吃的世界,”布林肯说。“而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将是一个更加暴力和不稳定的世界。”

但是,在杨洁篪的冗长评论之后——美国官员称其违反了将开幕词限制在两分钟之内的协议——布林肯建议在场的十几名记者留下以听取他的回应。

布林肯含蓄地表示,与中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公开面对自己的缺点:“没想忽略它们,假装它们不存在,也没想掩盖它们。”他还回顾了十几年前时任副总统的小约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和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之间的一次会晤——两个人现在都是各自国家的领导人。

布林肯说,拜登当时表示,“赌美国输从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他还说,“今天仍是如此。”

在美方作出回应后,记者被再次要求离开,杨洁篪直接转向电视摄像机,并用英语说“等等”。然后,他再次开始了对美国政策的冗长批评。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中国的外交官数次批评美方在会谈前夕对24名中国官员实施的新经济制裁。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说:“这不是迎客之道。”




拜登政府说,这些被制裁的中国官员修改香港的选举法,并通过受共产党控制、摆布的立法机构来推进这些修改,从而破坏了香港的民主。拜登政府官员早些时候曾表示,并未故意选择制裁的时机来影响安克雷奇的会谈。

阿拉斯加会议具体概况

双方代表两日内共展开了三轮会议。18日当地时间下午与晚上举行了两轮,19日早上第三轮。

会议大部分时间闭门进行,但向媒体开放、常规只限于数分钟的开场白部分,却因双方激烈交锋而延长至一个小时以上。

中美高官的唇枪舌剑暴露两国当前深刻的分歧。有分析认为,这显示本次世界瞩目的会议,不仅没有为中美关系“破冰”,似乎还可能寓示着双边关系进入了“冰河世纪”。

中美外交官唇枪舌剑

常理来说礼节性的外交会议开幕致辞,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议期间演变为唇枪舌剑的交锋。

首日会议伊始,布林肯与苏利文分别致辞,语气平和但姿态强硬。

布林肯称,美方对中国在新疆、香港、对台的政策,以及对美国的黑客攻击与对美国盟友的经济胁迫行为的关切。这些问题威胁到国际秩序,并非仅仅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苏利文强调美方会保护盟友与伙伴的利益,表示并不寻求冲突,但欢迎“激烈的竞争”。

杨洁篪代表中方率先发言,他表示中方主张“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而非“以一小部分国家制定的规则为基础的秩序”。

他还猛烈抨击美国的人权问题,建议美国“管好自己的事儿”。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杨洁篪的冗长发言除了阐明中国的立场,“更多的是对美国的‘训斥’”。该报形容,杨洁篪“灼热的言辞让不少人瞠目结舌”。

杨洁篪发言结束后,布林肯开了个玩笑:“要给译员涨薪了。”

王毅紧接着的发言比杨洁篪的简短,他告诫美国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权行径”。“这个老毛病应该要改一改了。”

会议之后,两国官员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外交礼仪,超时进行陈述,或得到了额外的发言机会。

据其他媒体报道,布林肯开场白讲了8分钟,沙利文4分钟,首先超时。

杨洁篪随即作出火力全开的回应,他批评美方不尊重外交礼节,并说出了之后在中国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发言:“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跟中国谈话……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关于记者何时离场的争执

另外,双方代表团对于何时让媒体离场也产生了分歧意见。

在杨洁篪与王毅的首轮发言英文翻译结束后,开幕致辞本应结束,现场记者被告知需离开房间。

此时,布林肯与苏利文要求记者留下来,记录美方的回应。

他们强调,美方一向正视自身的缺点,作为一个自信的国家,并不讳言自己的失败,并始终自我改善。

布林肯回顾拜登总统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次过往会晤中,曾对习表示,“赌美国输从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今天仍是如此。”

美方回应结束后,记者再次被告知是时候离场了。凤凰卫视的记者高声提问:“你们为什么在对话前制裁中国?”

此时,中方代表团指责美方有多一轮的发言,做法并不公平。杨洁篪质问美方:“干嘛害怕记者,不是讲民主吗?”这段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热传。

双方有备而来

BBC驻美国国务院记者芭芭拉·普莱特·厄舍尔(Barbara Plett Usher)形容,中美高层外交官的公开交锋“非同寻常地不符合外交惯例”,尤其是在美国新政府上任、美中两国寻求改善关系之时。

她认为,拜登团队此前毫不讳言地批评北京当局,并在会议前夕对华实施新制裁,中国外交官明显做好反击的准备而来。厄舍尔还指出,双方在媒体镜头前的唇枪舌战,或有作势的成分。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评价称,双方的发言都不是即兴而为,“而是做了充分准备与沙盘推演”。

美方官员此前就对会议成果的期望设得很低,仅从开幕致辞来看,会谈出师不利。

不过,双方在闭门会谈时的气氛与内容,或与开幕致辞迥异,不排除对话是“先兵后礼”、“先硬后软”。

美国一名高层官员在首轮会议后表示,闭门会议的气氛平静,谈话是“有实质内容、严肃、直接的”。这轮会晤从原定的2个小时延长至将近4小时。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二轮会谈结束后对中国媒体表示,双方谈到很多地区问题。关于首轮会谈时气氛紧张的情况,王毅回应称:“谈不上紧张,双方阐述各自的立场。”

据纽约时报讯,美国官员说,为期两天的会谈将继续进行,但立即指责中国代表团违反了这次敏感会谈的形式,该会谈旨在在两国之间的许多冲突点中试图寻找共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蔡英文从中美洲返程时将再次“过境”美国

    蔡英文从中美洲返程时将再次“过境”美国

    2023-04-06 22:06

  • 中美贸易政策变化

    中美贸易政策变化

    2022-03-04 20:25

  • 中美企业审计僵局:在美企业退市近在眼前

    中美企业审计僵局:在美企业退市近在眼前

    2021-10-08 02:40

  • 阿拉斯加州美中高层会谈 中国向美国释放“平起平坐”信号

    阿拉斯加州美中高层会谈 中国向美国释放“平起平坐”信号

    2021-04-16 22:0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