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华杯》美国青少年汉语朗诵比赛进入复赛阶段。按组委会要求,参赛选手要重新准备参赛作品。那几天,我一直帮心心在网上、书中寻找适合她朗诵的作品,后来索性创作了一首诗歌《悼叙利亚小难民》。然而,心心看了都不太满意。她喜欢参加前两届朗诵比赛的作品《购买上帝的小男孩》、《儿子在等着我》,她知道作品的好坏直接影响朗诵效果。
从公布参加复赛选手名单到进行复赛,只有11 天的准备时间,作为一名高中生,她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有着很多课外活动,特别是面临着重要的AP考试,还要准备迎战美国高中生数学竞赛。她抱怨复赛准备时间太短,但她还是积极准备着。由于没有令她满意的作品,她干脆坐在电脑前,认真回忆并亲自翻译曾深深感染过她的英文作品——《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一直写到深夜两点。她是那么在意这场比赛,在意朗诵效果,在意评委的评价,在意自己的名誉。但是,必定她的中文写作水平有限,满心期盼的作品再一次被她否定了。最后,她只得掉过头来,拿起了那首《悼叙利亚小难民》。这是我花了两个晚上,参阅大量新闻稿件创作的,写好后请大渝老师评审,大渝老师说“很好”,并稍作了修改。我也认为这首诗歌写得富有爱憎之情,会深深打动心心,打动听众的。然而,心心理解起来很困难,为什么是“苍白的阳光”,什么是“残酷、贪婪、谴责、野蛮”……她告诉我,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词语,即使能鹦鹉学舌般背诵下来,也不能很好地朗诵出来。就这样,一篇朗诵稿,心心走到哪儿拿到哪,理解、背诵,甚至参与修改,花的心血比任何一届的都多,但直到上场前,还是在每次练习中都出现一些瑕疵。于是,心心决定退出这场比赛。
我对她说:“既然我们都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准备,又开车一个小时来到了赛场,就这样上阵吧,说不定别的选手也准备得不那么圆满呢。”我想这样说可以打消她的顾虑。可心心听后认真地回答:“坐在那里的评委大渝老师、侯刚老师都认识我,如果他们看到我的朗诵水平不如过去,他们能满意吗?我不能存在侥幸心里而破坏了我原有的形象。”
如果听不到心心这句心声,我可能会批评她是懦夫,是败将,是逃兵。可听了她的回答,我的心陡然一震,我发现孩子们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他们在力争奖杯的同时,更在乎自己的名誉。在她看来,宁可失去一次获奖的机会,也绝不能降低自己所追求的标准。还犹豫什么呢,维护孩子的尊严,绝不要挫伤她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这才是做为母亲最该在意的呀!
我打消了其它想法,带着心心悄然走出赛场,开车一小时返回了家。路上,心心问我:“咱们付出了那么多,却最终放弃了比赛,您后悔吗?”我坦诚地回答;“有遗憾,但不后悔。因为从你的选择中,我看到了你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荣辱感。而这,比一次比赛成绩更有价值。所以妈妈绝对支持你的选择。”心心笑了,她知道我这次读懂了她。我也再次向她表示,我不能让她在记忆中留下不必要的挫败感。
第二天一早,心心兴奋地从楼上跑下来,站在我面前说:“您听,我能朗诵得很好了。”说完,她把参赛作品从头到尾流畅而有激情地为我朗诵了一遍。我惊喜地看着她,真没想到,放弃了比赛的她竟然还在悄然努力,直到画上圆满的句号。
心心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如果把名誉放在第一位,即使没有奖杯的诱惑,也得不到他人的赞美,她(他)仍照样向前奔。和小孩子比,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