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朋友找我吐槽,说孩子不爱吃饭,一家人都很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位朋友算得上是朋友圈里的育儿达人,从怀孕开始就持续钻研各种育儿经,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好,别的不说,光母乳喂养,便坚持了整整两年。可以想见,为了当个好妈妈,她花费了多少心力。儿子快4岁了,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饮食。爷爷奶奶特别喜欢鼓捣吃的,但孩子却特别不爱吃饭也不爱睡觉,现在不仅长得比同龄人瘦小,生长曲线也差不多都在正常范围的下限,真真让全家都为他抓狂。快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尝试过很多方法,统统不奏效。对于一个热衷于研究各种育儿技能的人来说,这几乎成了她的心头刺。她沮丧的感觉到,似乎越努力做一个好妈妈,结果却越让人失望。
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焦虑妈妈——看起来她们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指向孩子,但每一句台词的画外音都充满了自责与愧疚: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好?把孩子养成这样?在育儿资讯格外发达的今天,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原来大家按照传统养孩子,现在大家按照书本和专家的建议带孩子,从吃奶穿衣打针睡觉如厕等等都可以用十分科学的方式处理。在科学育儿的范畴里,每一个问题似乎都能得到完美的解答,但在我看来,这却把有些妈妈逼到死角:有这么多方法,你竟然还是没做好!即便家人不会责备,妈妈们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其实喂养、教育孩子的过程,更像种庄稼收获的农产品,而不是流水线出来的工业品。前者在种子上就有品种的差异,生长过程中还得受到土壤、温度、阳光、水分、养分、甚至同类的影响,而后者,只要扔进去相同的原料,保证过程完全可控,出来的产品几乎都是整齐划一的。
我们全然不顾这些客观事实。在我们的眼里,孩子生出来,就是一样的。划一条时间线,就可以横向比较,哪个孩子吃的奶更多,睡觉的时间更长,谁更先抬头、翻身、爬行、走路、出牙、说话……妈妈们也会在暗地里不自觉的比较,哪个妈妈对孩子的付出更多、品质更高、牺牲更大。仿佛母亲越付出,就越应该收获一个长势良好的孩子,否则,就是母亲很大的失职。
说到这儿,这位妈妈终于有些释怀,她承认无法放过自己的就是因为自己养育的缘故让孩子生长出现差错。种庄稼哪里能全然由自己控制呢?我们除了保证种子的先天状态良好,提供足够有养分的土壤,很多因素没法掌控。与其纠结自责内疚,不如放自己一条生路,接受这些差异和不同。后来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全面检查孩子的身体,确保没有隐藏疾病。在吃饭睡觉这件事情上适当引导,按照孩子的节奏去建立作息规律。最关键的是,放下一家人的焦虑与不安,特别是她自己的负疚感。做完这一切,如果孩子仍旧如此,那么坦然接受自己的孩子确实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别让焦虑阻碍了爱和接纳——我们当然不是只在孩子健康、普通的情况下才爱他,我们会在任何情况下接纳他、爱他,即便他不那么健康、有点特别。
别做好妈妈,也别用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孩子。
准许自己像个快乐的农夫,种出同样快乐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