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大女儿玛利亚•奥巴马今年就要入学哈佛,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奥巴马一家选择提前一天,在人们都去观看日全食期间送女儿入学,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玛利亚也顺利在新公寓里安顿下来。
其实早在去年,玛利亚就收到了哈佛大学的通知书,但是她并没有按部就班的上学,而是决定推迟一年入学,在这一年里,她希望利用旅行丰富自己的经历,通过课外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而这样一来,奥巴马一家已经有三个学霸了。
老爸奥巴马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哈佛法学院毕业;老妈米歇尔普林斯顿本科,哈佛法学院毕业;就连小女儿萨沙•奥巴马,目前也就读于美国一所顶尖私立学校,该校培养了众多精英,只有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都极其优秀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学资格。
人们在感慨美国最忙的人仍然给了女儿最好的教育的同时,也开始纷纷讨论一个话题:就是权贵子女所占有的优秀教育资源。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最富1%家庭的子女考入常春藤名校的机会是穷人子女的77倍。该项研究试图探索父母收入与子女教育以及经济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相当令人震惊。
该报告的四位作者之一、斯坦福大学的Raj Chetty表示:“进入大学的机会因父母收入而有很大差异。收入前1%家庭的子女加入一所常春藤高校的机会是那些父母收入属于最低五分之一的子女的77倍。”
Chett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尽管在招生中存在阶层差异,但一旦考上同一所(或类似)大学,富人和穷人子女都将平等地从所受教育中受益。在排名类似的大学就读的穷人和富人子女毕业后的经济收入也相差不多。
这份报告还探讨了“向上流动性”问题,即来自收入最低20%家庭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收入最高20%群体的比例。研究发现,不同学校之间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报告称:“从底层到高层的流动率在一些“中端”公立大学中最高,例如纽约市立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而从底层到最高1%的流动率在精英大学中最高,例如常春藤大学。”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指出,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的共同原因是教育机会正呈两极分化。《纽约时报》早在2012年分析列出,到2009年,在最富有的四分之一美国家庭的子女中,24岁时拥有大学学位的占82%,在最穷困的四分之一的家庭里,这一比例只有8%,相差整整10倍。
在美国,教育也是分阶层的。教育评论家万维刚先生写过一篇文章《你们羡慕的美国教育,到底是美国哪个阶层的教育?》,作者把美国教育分为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普通工人阶层的教育,在这个教学体系,充满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程序,几乎没有做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类似于中国的教育。
第二个阶层是中产阶层的教育。我们通常羡慕的是这个阶层的教育。
第三个阶层,那就是统治阶层的教育。机械式的知识和方法他们不会涉猎太多,这个阶层的教育主打的是领导力。
接受精英教育的1%的人,已经无需惧怕来自底层的竞争者瓜分蛋糕。有调查显示,1998-2001年,如果把美国所有高中按照毕业生进入常春藤老三大(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比例排名,那么排前100名中,有94所是私立学校。
拥有如此优秀的两个女儿,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比拼资源更重要的,是拼家庭教育。
01再忙也要陪伴孩子
现在的好多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忙,动不动就出个差,有时候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孩子可能早就睡了。第二天还没等孩子起床呢,家长人已经在公司了。有时候,一家人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吃一顿饭,都要好几天才能实现一次,更别提能好好地陪陪孩子了。
可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我们再忙,忙得过总统吗?看看人家奥巴马是怎么“忙里偷闲”陪伴孩子的。
女儿学习游泳时,自己亲自当老师。
孩子放假时,就带她去游乐场玩,看着女儿开心大笑的样子,总统爸爸也一脸幸福。
一有空就带老婆孩子出去吃大餐。
不错过重要的节日,比如女儿的生日。
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期间,他也从来没有缺席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对于奥巴马而言,无论身居什么样的位置,有多忙碌,增加了多少工作量,他总会抽出时间,尽量陪伴在女儿玛利亚身边。正如他的个人社交账号的认证信息上所写的:父亲、丈夫、第44任美国总统。看来,奥巴马首先把自己放在了父亲的位置上,然后才是一个政治家。
而妈妈米歇尔,为了辅佐奥巴马的工作,同时也为了让两个女儿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她下决心转换角色,辞掉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每天负责接送两个女儿上学和放学。课外为孩子安排好兴趣班,允许孩子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妈妈米歇尔再为她们选择一个。米歇尔还经常和女儿一起躺在床上聊天,这种日常小仪式给了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
其实,身为“第一夫人”的米歇尔,经常为儿童和女性权益奔走,忙得停不下来。但为了尽可能多地和女儿待在一起,她就带着女儿一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让玛利亚跟随父母出访世界各地。
这样的经历,也让玛利亚也在各种高大上的场合里锻炼得越发自信得体。
奥巴马和米歇尔还经常带着两个孩子逛书店,甚至挤出睡前阅读的时间,陪着玛利亚读完了7本哈利波特。
对于奥巴马和米歇尔而言,虽然政务繁忙,但他们把陪伴孩子的成长看的无比重要。
02 给孩子足够的爱但不溺爱
父母哪有不爱孩子的,用家长必读讲堂田先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都表现的过于“沉重”了,于是就变成了“你不可以……,不可以……”,父母以为这样很好地保护了孩子,却也于无形之中将孩子置于了弱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而奥巴马一家呢?他们会手拉手一起滑旱冰,高兴时就击掌庆贺。小女儿萨莎偎依在爸爸奥巴马的腿上,观看姐姐参加的足球比赛。
当萨莎排练舞蹈,或者玛丽娅和她的篮球队友们一起玩耍时,奥巴马夫妇就在一旁关注她们。细心的米歇尔夫人还会在记事本上记录下孩子们玩耍的情形。
作为第一夫人,米歇尔说:“我已经找到了平衡点,虽然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我仍然有时间呆在家里辅导她们的家庭作业。”
而每当奥巴马夫妇因政务外出时,他们一家人晚上就会打电话保持联络。他们希望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想念和关怀,让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是爱她们的。
别看奥巴马夫妇这么爱孩子,但人家可不是溺爱。他们给孩子建立了很多规则,目的是让她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小公主。
他们会规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严格限制孩子们看电视,闲暇时,夫妇二人宁愿带着孩子散步和遛狗,也不想让孩子闷在家里看电视和打游戏。而且,奥巴马还会经常突击检查孩子们是否在晚上8点之前去睡觉,以保证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
虽然孩子们拥有iPad、照相机、电脑,但是同样不允许违反学校规定带着手机上学。
03 关注孩子的学习,尊重孩子的选择
一次,大女儿玛丽娅在科学考试中遭遇“滑铁卢”,成绩在学校只占到了前27%,这对于成绩一项优异的玛丽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爸爸奥巴马关心女儿成绩突然下降的原因,但他没有指责女儿,而是耐心的和女儿坐下来聊一聊:“这次成绩为什么不理想呢?”
女儿说是自己没有按照学习指导的内容进行复习。 接着,奥巴马又问女儿到:“那你打算怎么做呢?”女儿说,下次她会仔细将课本全部复习一遍,而不是只挑可能考试的部分来预习。
果然,在下一次的科学考试中,玛丽娅的科学考试成绩进入了前5%的名次。
在玛丽娅选择大学的重要问题上,虽然奥巴马夫妇均出身于哈佛大学,但他们并不苛求女儿也像他们一样必须进名校。
“第一夫人”米歇尔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直在告诉女儿的唯一的事情是,我希望她们不要基于(学校的)名气来做选择。我不想让她们觉得:哦,我应该去这些顶尖学校。我们生活的国家有成千上万很棒的大学,所以,问题在于,什么样的大学适合你?”
他们陪着玛利亚参观了六所不同的学校,最终把决定权交给女儿,尊重女儿自己的选择。
最后,玛利亚选择了和爸妈成为校友,并于今年即将入学。这个有着“第一女儿”光环的女孩,人生即将开启新篇章。
奥巴马曾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真希望每一位爸爸都能有这样的觉悟:你在社会上不会一直扮演一个角色,但你在家庭里,自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有一个身份,一辈子都不会变,那就是父亲。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