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耳熟能详。高度概括了学习的最高境界。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巩固,加深理解,提升层次 ,道理极为简单易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真正愿意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呢?
一般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在为获取谋生手段弹起的前奏。不是吗? 我们不是常常对孩子讲,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就喝西北风吧!话说的没错,前车之鉴也是有的,可是细想想,这样的说教把学习的意义诠释到了什么层次呢?
初级的学习常常是被动的,无趣的,甚至是厌倦的,为了继续下去,我们需要鼓励,奖励。当人在物质的满足感中尝到学习的甜头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去谋求更大价值的物质。
物质是人最初级最普遍的欲望与追求,在物质的欲望得到极大满足的时候,有的人会在物质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也有一些人会在物质享受的层面驻足不前。学习经过了物质追求的阶段转化到精神层面的享受并不断提升其高度时,学习才开始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从而给人带来追求精神层次的快乐感觉。
这种快乐,也许正如老生常谈的那样,有钱难买。而由物质追求上升到精神追求的这个转变,其契机取决于如何界定学习的价值。
学习是一种手段,借助学习知识给予我们的技能,使我们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学习更是提高人的自我修养教养和涵养的必经之路。所以说,学习就像一块试金石,在经历过时间的沉淀,慢慢地测试出人们的层次。如果说学习是一把双刃剑,那么能不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端的看你能不能在物质与精神的两端,找到升华的突破点。
满足于找到一个好工作的层面,那么即使是身处高位也常常停留在物质追求的“土豪”层次。做人所达到的层次越高,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就相对越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学习的快乐指数也就越高。这个时候的学习自然就成为了一种快乐,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