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朋友介绍认识王映雪后,被她的履历“闪瞎”了:
——中学就读知名的华南师大附中创新班,本科耶鲁大学艺术史和人文双专业(2017届),硕士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在读)
——申请时GPA:4.0,SAT:2330,SAT II:2260;TOEFL:116
——中国德语奥林匹克竞赛优秀选手,拿下国际发明展金奖等
这都不算啥,重点在于:一路公立学霸上来,原本铁定走高考路线的她,却在高三来了一个“急转弯”,休学一年,申请美国大学。
▲王映雪在波士顿的查尔斯河上
对于国内应试教育得心应手,却在国外,经历了思维方式的强烈冲击。耶鲁的博雅教育,颠覆了很多从前她想当然的事。“一些问题,我活了18岁,从未深入想过。在阅读和思考的时候特别震惊。”
· 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 她如何拿下耶鲁和哈佛的offer?
· 如何在这两大名校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独立价值观的?
采访中,笔者印象最深就是王映雪说“在每个人都被网络和碎片化信息裹挟的今天,只有博雅教育能给人带来一层‘保护膜’,也是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生在现代社会游刃有余的秘密武器”。
1
为何休学申请国外大学?
两段国外夏校经历"颠覆"了我
从小我就是比较听话的孩子,很适应国内的“应试教育”。虽然没有特别喜欢理科吧,但学起来蛮得心应手的。所以高中时,我一直想的是参加高考,未来考到北京的学校,没有考虑过出国的事情。可是两次国外夏校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德国夏令营大开眼界
高一时,我们学校和歌德学院有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奖学金,去德国参加一个暑期的夏令营。我想着可以出去玩,又免费,就去了。那次经历让我感觉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学习环境,解放了自我。
这是一个以语言课为主的夏令营,有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学生参与。我的室友来自非洲一个叫Togo的国家,之前我完全不知道。
这些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我如此不同,我看到了世界有那么多可能性,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文化、历史以及人与人的交流去学习,让我大开眼界。
从学习上讲,我感到以前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单薄,知识都是书面上的,非常填鸭式的。到了国外,我第一次感到知识是暖暖的,是关乎人本身的。我很想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教育体验。
▲歌德学院官网
耶鲁夏校确定未来方向
回国之后,当时网上公开课盛行,我看了很多,特别喜欢耶鲁大学,就在高二时报了耶鲁的夏校,学习发展心理学和性别研究这两门课。
这个暑假,我太开心了,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自主性。这里都是讨论课,需要发表很多自己的意见。这在高考压力巨大的学校是不可想象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是讨论女性,食物和文化。因为我是广州人,一直对食物很感兴趣。那节课探讨了女性在家庭里的分工,工作上所花时间和做饭时间的对比等。
我们还到耶鲁所在的纽黑文本地餐厅、农场拜访,探讨食品改革、食物的健康安全等;在课上结合阅读文本,从社会学、心理学层面讨论诸如暴食症等和食物有关的社会话题,印象很深的一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女生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如何挣扎在跟食物的爱与恨之路。
如果说在德国的夏校偏重语言文化,那在耶鲁的夏校是我第一次接触国外的学术环境。耶鲁的资源也非常棒,图书馆里有很多稀有的藏本。
比如为了参与上面的课程,我找到过一个18世纪妇女写的菜谱,这让我从源头上接触到第一手的研究材料,而不是经过翻译或是后人解读的材料,这让我特别兴奋。
▲耶鲁暑期课程官网
标化+夏校+申请,拿下耶鲁
耶鲁夏校回来后,我已经下定决定申请耶鲁。当时学校已经进入了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每天要做一叠卷子。可我发现,自己再不能适应这样不学新东西、没有学习乐趣、一直做题的生活了。
思考之后,为了不分心地准备申请,我决定直接休学——那时候真是太年轻,才敢一下子就把这么好的学校和重点班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地追寻“真爱”。
这里我也十分感谢国内的教育为我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让我用很短的时间拿下托福(高二寒假考试,116分)、SAT(准备了四个月后考试,2330分)、SAT II(准备了两个月后考试,2260分),再花了四个多月时间准备申请材料,和时间赛跑。
除了过硬的标化成绩,在耶鲁夏校的学习,让我想到把“食物”和自身经历结合,写了一篇关于广东煲汤文化的文章,算是我申请文书的一个亮点。
在夏校期间,我还认识了一位犹太女生,我们探讨文化差异,我也把这部分经历写入了申请文书。
最终,我拿到了耶鲁的offer。
▲耶鲁大学的图书馆
2
初识耶鲁
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差在哪里?
进入耶鲁后,我发现基本所有的课都是像夏校那样的学术性讨论课。刚开始参加这些课程,我觉得有些不适应,总结下来可能有这样三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可以说是中国学生进入国外大学时,需要培养的思维:
被动学习 VS 主动学习
此前我的思维就是:不用想太多,别人告诉我要做什么,我能把这件事钻研到极致,但内心深处我还是一个喜欢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所以在经历了一两个星期的害羞后,我开始主动思考,主动讲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碰撞,课后也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发现其实他们都很nice,没有必要在课上害怕。
▲王映雪在耶鲁最大图书馆Sterling Library的藏书阁
以结果为导向VS注重学习过程
之前在国内课堂发言形成的一种惯性是,把每次发言视作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一旦你开口讲话,就得像演讲一样,要说的特别好才行,有时候讲的东西未必能真正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只是觉得能够“震慑全场”。
这种想讲“漂亮话”的心态,导致了不少中国学生因为怕达不到好的效果,宁愿不开口。其实这样根本不是学习,对课堂也没有太多贡献。
但美国同学很多不这样,他们把每次发言视作一次学习,不是要一下子就说得很好,而在和同学不断的交流碰撞后,一点点获得进步,即使说错了也是学习机会。
前者以结果为导向,不注重学习过程,长期来看,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阻力。因为太急功近利,没法真正静下心来,好好地琢磨课堂的讨论内容,以及自己如何进步。
而美国大学的讨论课培养的就是一种社区性学习的能力,大家在一起是来共同讨论一个话题的,不能只想着自己,而是要倾听别人在讲什么,然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传递给别人,通过这种真实的交流,促进各自对于课堂话题的理解。
迂回婉转 VS 单刀直入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中外的思维方式又有不同。外国学生讲话喜欢单刀直入先讲结论,再讲用什么支撑。而国内学生很多讲究迂回、婉转,从ABCD开始讲,最后才是结论的点。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差异。
我刚去时也是如此,后来发现在美国特别是学术的环境下,你就得一针见血,先讲一个很好的论点,再展开论述,且需要一直切题,不能有赘述。上课讲话也是如此,发言时间很短,如果弯弯绕绕,同学们听着就会很懵。所以从入学一开始,就得注意培养这种逻辑思维和清晰表达的能力。
究竟如何培养思辨能力?
耶鲁本科教育可以说是博雅教育的典范。比如我在大一的时候,参加过一个特别项目叫“Directed Studies”,简称DS。它用三门课——文学、历史、哲学,带你把古希腊到现代的经典作品都梳理一遍,希望培养学生博古通今的视野,以及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如果只学习现代的作品,会没有“big picture”(大局观)。
同学们都开玩笑说这个项目应该叫Directed Suicide,因为它的阅读量和写作量远超一般课程。
很多有领导力的人,他们的特点就在于脑洞大、有远见,能够通过一个小小的事情,联想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连成一条线。这种联想能力、思考的深度,可以穿透表层,一直联系到人类的本性、经济文化发展等各种内容。
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这本书可以说是近代哲学的奠基石,他批判了一切我们想当然的事情,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震惊,像看到黑客帝国一般——原来我一直生活的基石或者说前提有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以前一直是外界给我灌输理念,而我也马上被动地、自然而然地内化了这些价值观,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追求的一些东西,可能是外界给我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而阅读这些经典书籍,让我去主动思考,现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比如追求成功、优秀、精英、物质,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是不是能使我快乐,以及是不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
这些问题我活了18年,从没有深入想过。课后,我开始写日记、反思,觉得自己的思维开始成熟,能够有一定的自主性,对一些事情说NO。
拥有了批判性的思维和独立的价值观,才能让我和周围的环境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看问题不再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独立判断。
就像我当年去德国,虽然时间很短,但体验到的求知的乐趣以及和别人交流的那种温暖感觉,到现在一直跟着我。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散播种子的人,让学生们看到更多可能性。(节选自“搜狐教育”)
教育育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耶鲁大学校长:真正的国际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与技能
2019-10-04 20:39
-
在美国 如果别人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哈佛新生数据的背后
2019-09-28 18:59
-
耶鲁大学校长开学演讲:比起正确答案,我更想听到学生说“我错了
2019-09-24 21:22
-
涉嫌行贿让儿子进UCLA就读 加拿大华裔母亲被捕
2019-09-24 20:42
网友点评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