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说起,她们上了耶鲁大学的孩子最近常常抱怨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太差,学生们总是排上号后要等很久才能见到辅导老师。
在这样世界顶尖的大学里,孩子们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不光是课业的压力,课外实习的压力,还有来自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作为亚裔,多元文化无形的压力也无时不在。孩子在高中时期就有与心理咨询辅导老师良好沟通的经历,对缓解升学与校内外课业活动同时带来的压力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辅助作用并在辅导老师的密切配合下终于如愿以偿考进耶鲁。因此,上了大学以后便也将与心理咨询辅导员的沟通作为一项定期的活动安排,希望通过与咨询辅导老师的交谈,排解心中的压力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顺所带来的烦恼。同时辅导老师也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学习、人际交往、生活安排等方面的建议。通过孩子介绍我们了解到:高校心理咨询服务除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以外,通常还涵盖学业咨询:协助学生更好认识所学专业,提高专业认同,探索专业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职业咨询: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辅导学生探索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以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作好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准备。怪不得大学的学生们对这样的服务趋之若鹜、一位难求,原来这种健康的互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促动。
查了查各大学的相关网站,果然,在美国的大学中,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超过了一半。仅耶鲁大学就有将近50% 的学生“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心理健康咨询服务。”48 percent said that they were “likely” or “very likely” to seek help from Mental Health & Counseling.“ 《2019 YCC releases mental health report》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各个学校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招兵买马扩大工作室、各学校间展开合作相互配合、或调动本校心理学系的老师学生参与其中等等,力求为本校营造一个积极健康阳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除顺利完成学业外,更旨在使学生具有独立成熟完美的性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记得以前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下课后没有马上回家,焦急的妈妈终于找到他时问他做什么去了。他说他今天去安慰了街那边一个老爷爷,老奶奶去世后他很伤心。妈妈很惊讶,问他,你是怎么安慰爷爷的?因为失去亲人的悲伤太过沉重,如何安慰?可孩子说:“我骑车路过老爷爷家,看见他自己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哭,我于是把车子放在一边,爬上老爷爷膝盖,跟他一起哭,后来老爷爷终于又笑了”。
我想,在人类的情感中,很多情绪或心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通,或被直接劝导既能转变的。这个小男孩是个天生的治疗师,他做的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共情“(Empathy)。我懂得你难过,而不指手画脚;我陪你哭,而不是用苍白的言语劝你走出悲伤。男孩儿更不会对爷爷说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你那样想是消极的;你看有那么多人关心你,你不该再难过了,你要振作呀,等等。
一位与心理咨询辅导老师有过良好沟通的大学生曾经告诉我,心理咨询辅导老师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告诉你应该怎么想应该怎么做;她会和你共情,陪你一起沉下去,看见黑暗,然后再浮上来,重见光明。他说,走出心理咨询工作室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在这个从未给我归属感的地方找到了安心的一隅。因为我所有最真实的情感都安放在那个咨询室里,不被打扰。当然不可能见了一次咨询师啥都想通了,只是有了一个真正倾听,真正愿意去理解的人站在我的角度去感受,去搀扶,同时,我也感动于我感受到了自己那一点点的变化。当这些小小的变化渐渐累积时,人也变得更加轻松,连看待周围事物的心情和眼光也不同了。
生而为人,定受各方洗礼。作为华裔的第二代,他们受到的挑战更多、更复杂。有的时候家长会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鼓励他们要坚强、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有的家长也会让孩子咬紧牙关对抗困难。但是,这位走过来的大学生说:坚强不等于硬扛。硬撑的结果也许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所以在发现问题时请一定要寻求帮助,寻求更专业的疏导。解决问题在疏不在堵,盲目地硬撑也许堵住了你真正解决问题的渠道,让你错失最好的时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当自己脆弱无助的时候,身边有一个“小男孩”,不评判不期望地陪我们哭。当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种种压力和逆境时,他们多希望能有一条释放的渠道,能有一个真心理解的温暖双手,但这很多时候不会是父母,因为父母对他们有着太多的要求、更高的期望、更深的情感纠葛,很难真正客观地感受孩子的感受。父母无论如何用力,终是无法到达孩子的灵魂之处。同样的,我们也不能要求身边的朋友个个都变成“小男孩”。可是,有幸的是,即便我们身边可能没有这个“小男孩”,但是我们还有属于我们自己的【C & T青少年成长咨询辅导工作室】,还有专业的辅导老师放下内心的评判、通用的价值观,冷静地共情孩子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去理解他自己而找到自己的力量,并在适当的时候与孩子共同设计他们的未来之路,这,难道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良师益友吗!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说过:我们没有能力去赋予任何孩子以能力、信心、勇气或是任何一样东西。这些能力、信心、勇气、力量早已在孩子们的身体里面居住很久了。而咨询师的任务,不过是像作家、像考古学家一样,将它们从重重灰尘迷雾之中,还原出来。
希望了解加入【C & T青少年成长咨询辅导工作室】项目,请联系:
网站:www.ctyta.org; 电话:202-330-3061;
地址:14320 Travilah Road, Rockville, MD 20850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