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这条街因水而获得一些美誉,成了地标,小城里的人都知道它的方向和具体位置。五百米不到的狭长空间里,尽是水池和喷泉,池边长着紫薇和银杏,还有桂花。机动车辆不得入内。行人走在夜晚的霓虹里,步态轻松,仿佛满街的水味已替他们赶走一天的疲惫与不堪。
街中央站着一栋商业建筑,临着最大的水池,远远看去,它像一片水域中的孤岛。屋子一直空着,后来被人斥巨资买下。设计、装修、造景,挂上门牌,这就是屋里咖啡厅。门楣下垂着线形霓虹灯,细碎的光影洒落在门前石板上,也落在池中水波上。老板是体贴的人,在左门外放置一架秋千,右边放一张石桌和几把凳子。
我并不认识老板,倒是常见店员。他个高,白净,留着短发,偶尔会用童车推着女儿在门前转悠。他并不忙碌,母亲说他只有二十三岁。我常想,他的薪水能否养得起自己和女儿。这种疑虑有些不着边际,但却真切存在过那么几次。咖啡厅的顾客并不多,夜晚时分会来一群人,他们围坐一起,不喝咖啡,纸牌是他们消遣夜色的道具。有人用力甩出手中的纸片,嘴巴吼出愤怒或狂喜,香烟燃出的气雾在光下弥漫成一张纱帘笼罩他们的脸。旺盛的生命力以狂放、活力、甚至有些混乱的方式撑起咖啡厅的夜晚,仿佛现代生活的气息正澎湃地从尖尖的屋顶冒出来。
店员偶尔会走出来,左右观望一下,也许他想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如果他留心看,一定能看到右边的凳子上坐着几位老太太。她们怕凉,身下会垫一片纸板类的东西,她们也害怕黑夜。我母亲坐在其中,大多时候,她不说话,只静静地听,听她们谈笑、抱怨,也听她们哭泣。
母亲算得上绝佳聆听者,她能从中捕获很多信息碎片,比如店员的年龄和他的婚姻状况,还有那些老太太的居家故事。她的老年女伴们,几乎都是历经半生再挪移到城里的人,许多个夜晚,她们就这样用浓重的方言在夜风里表达自我。我有时会为母亲带回来的某些片段感到羞耻,认为那些老太太在陌生人面前说起那些琐事,极不得体。我又觉得,也许夜风犹如粘合剂,让她们彼此觉得格外亲近,对并不熟悉的人说出家丑,也是自然的事。
在我看来,胡小建的奶奶就有些不得体。如果我没记错,她跟我母亲是在废墟上种菜时认识的,尽管她们相识已久,但我还是认为,并不至于可以聊到嚎啕大哭。胡奶奶住在长江边,中年丧夫,后来到皖南帮衬照顾孙子们。她在哭声里谴责儿子的忤逆。有两件事让她悲伤至极:儿子骗取她名下的农田补贴,全输在赌场;她负责买菜、烧饭,但儿子每月只给一千元的伙食费,餐桌上没肉,儿媳多有抱怨,她辩驳几句,儿媳让她滚。她说自己很绝望,回到长江边,她连路费都没有。这些话,让人难辨真伪。但我听完依然有深深的同情,这位日常见面笑脸盈盈的老人,竟有这么令人不安的心事。
哭泣的还有李波的外婆。波仔是我孩子的篮球班同学,活泼好动,并不听从老师的指令。老太太们喊波的外婆为美女,的确,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皱纹,但无法掩盖她曾经的美丽。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大眼睛,瓜子脸,任何人凭借这些元素即可想象当年的她。再者,她来自吴方言区,说起话来,软软的,弱弱的,她当年的美一定令不少人着迷而痴情。但在母亲的话语拼图里,波外婆的不幸在于:没有找到人生的理想伴侣。那男人相貌丑陋,像个猴子,说话粗糙无礼。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十年前,波外婆来皖南帮女儿时,那男人被同村的女人勾走,他跟她离了婚。晚年婚变,打乱一切,给波外婆留下漫长的黑夜与绵延的泪水。波妈妈并不算懂事,她动辄呵斥自己的母亲,把所有家庭的内部混乱归罪于她。波外婆还要照顾自己痴呆的父亲,年过八十的老人常常走丢,找不到回家的路。就这样,波外婆在接送两个男孩、寻找老人、烧饭洗衣、责备与讨伐中度过一个个夜晚与白天。更为复杂的生活,大家都没意料到。不久前,那男人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辗转到皖南,重新黏附在波外婆的身上,日复一日地出现在她的日常。我曾跟母亲探讨过这个男人的所作所为,也许当年他就是借着此般几近为零的羞耻感,博得波外婆的好感。
母亲擅长叙述。她描述波外婆的哭泣像在说一个情节错综的故事,哪些人在哭泣的现场,大家如何安慰哭泣者,甚至当晚的风如何吹动池水,她都能一一转述给我听。她并不添油加醋,也不附加评论,我听着听着,好像就开始相信波外婆承受的煎熬与无助,也平添不少同情。
以语言教学谋生的我,对话语功用性的理解过于敏感,也心存诸多疑点。在我看来,词语一旦被搬上语用的传送带,它即时会变得扑朔迷离,在目的地等候的听者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陷阱。那么,母亲携带回家的那些不完整的故事,尽是连续的情节和词语的碎片,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真相?我格外谨慎,对自己内心的同情保留一丝清醒,甚至会怀疑那些哭泣的真实与可靠。我对母亲说:也许,也许。我便沉默了。我无法继续用怀疑的语气完成餐桌上的对话。是的,或许我的母亲已被她们的眼泪深深打动,内心生发出同病相怜的悲哀。我如果坚持对真相的质疑,似乎有那么一点残忍。
有时,我觉得母亲就是小建奶奶,就是小波外婆。她们的人生晚年,被城市生活攻占,被咖啡厅里年轻人手中腾起的烟雾笼罩。那有着西式屋顶的咖啡屋是年轻人的城堡,她们进不去,甚至也不屑一顾。世界总以奇妙的修辞方式呈现它的面目,屋外的眼泪与里面不断翻滚的喧嚣,在我理解,暗合着某种象征,这是生活之暗里两股对抗的力量。对峙的刀锋来回切割亲情的绳索,让人疼出眼泪,疼出哭泣的呜咽。那么,我又是谁?我也许跟咖啡屋里的年轻人有本质的相似。在生活泥淖中选择忽略,用貌似极为理性的思维,质疑她们的眼泪,又或振振有词地去表达自我,表达对生活的种种不满。
偶尔在水街见到步履匆忙的小建奶奶,她依旧笑脸盈盈,我刻意观察她的脸,试图找到暗夜里溢出的悲伤。没有,她藏匿起一切,继续踯躅在生活的小径上。她彼时的目的地,要么是菜场,要么是学校。在菜场,她定会跟我母亲一样努力寻找特价菜,仔细比较价格。在学校门口,她必须在众多稚嫩的面孔中发现小建,然后大声喊,领着他蹒跚着回家。根据母亲的最新消息,小建奶奶不久前又去开垦了一小块废地。那地离小区很远,要走过车流众多的街道,穿过一座廊桥,再走一段柏油路,最后绕过铁皮栅栏。对年迈的她来说,去趟菜地,不啻于历经一次长途跋涉。母亲用异常惊讶的语气讲述小建奶奶的垦荒之举,她的讶异里,杂陈着繁复的情感。也许,小建奶奶一次次走向遥远的菜地,是一次次的自我拯救,她用乡下妇人对土地的执念,缓解来自城市的悲伤。在她翻弄菜畦时,也暂且把眼泪和黑夜一同掩埋起来。但我又怀疑,她面对土地时,会不会想起她的农田补贴,会不会想起爱赌博的儿子,会不会坐在地上掉眼泪,再抹干。
面对母亲的只言片语,我常走在过度阐释的边缘。只是母亲源源不断地带回她在夜风里捕获的讯息,这助长了我的创造性野心,想凭着碎片组成一幅完整的拼图。没几天,母亲又说小波哥哥在放学途中大腿骨折,原因是外婆骑车摔倒,也擦破了脸。小波妈妈暴跳如雷,让外婆去死。
我在餐桌上把一口米饭塞进嘴巴,一个字没说。有那么片刻,我对母亲顿生厌恶之心,觉得她说出的这些事实,像是给我的无解算术题,一环套着一环,却找不出想要的答案。我试图完成的拼图,多么虚妄,我以为我能从一个语言习得者的角度,捕捉到造成移居城中老人困顿与不安的罪魁祸首。
这一次,小波外婆一边拿手捂着脸颊,一边厉声咆哮,她异常愤怒,没有哭泣。母亲说,小波外婆咬牙切齿,说当初应该掐死抱被中的女儿。显然,她用愤怒对抗女儿的忤逆,无人知晓她当时在语言的暴力中是否奋起反抗,把满腔的怒火倾泻出来。有人鼓动她卷铺盖回老家去,小波外婆一口否决,她说女儿用绝交威胁,坚决不让。她还抱有希望,觉得要用最后的情分换取女儿给她病榻端药的慈悲。显然,她对衰老和死亡持有恐惧,对人生终点的尊严保留渴望。是的,她的自尊跟美丽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她也许觉得死去前的病痛时光也应该优雅些,女儿的温柔相待是临终前的福祉,更是尊严。这一切,她需要用生前的卑微来换取。
说到尊严,胡小建的奶奶可能从土地里获得些许尊严。我猜想,当把自己种的蔬菜端上餐桌时,她能不能获得他们的赞美,哪怕是虚假的赞美。也有人建议她回到长江边,她说,她缺少路费。尽管女儿也在皖南,她不愿意向她讨钱,她更担心的是女儿会骂自己,再劝她多忍让。
忍,是个幽暗的词,暗到你看不到丝毫希望。我揣测过,她们到底是依靠什么就这样忍辱负重,寄居在这皖南小城,是女性本能里的慈悲,还是她们非比寻常的忍耐力,也许两者都有。我父亲愤然从皖南离开,像是某种注脚。当年,他不适应城市生活,常为家居琐事苦闷,一气之下,把母亲独自留在这里,从此她们过着分居生活。确实,他在老家承受劳作的疲惫,跟田野间的自由呼吸相比,便不值得一提,他算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母亲在我们布下的网罗里步步惊心,她寻找出路,去种菜,去认识小区里的同伴,去晚风吹拂的咖啡厅门口聆听大家的故事。她是慈悲的,为孩子的每顿饭菜犯愁,跑很远的路为我买一双棉鞋,把妻子的晚饭一直温着,这发自本能的温柔与爱,是父亲没有的。她的苦闷与困顿,我一直都懂。她怀念乡下空旷的田野,怀念可以靠双手自挣日常开销的竹木厂,她太需要土地,也太需要自食其力的尊严。只是,她独自咽下城市生活带来的苦楚,像吞下一粒粒苦到舌根的药丸,默默忍受。她与她们是相似的,在儿女面前,忍受,是缓释剂,可以镇压疼痛。以母亲为代表的移居群落图像,在情节碎片中,慢慢清晰。她们面临无解的精神之痛,在跟年轻人的对峙中遭遇轻视与忽略,遭遇语言暴力与情感的毁灭轰炸,像走在一条高高的钢丝绳上,举步维艰。然后,她们带着本能的爱与惊人忍耐力,彳亍在孩子的身边,依旧不离不弃。
夜晚再一次降临,屋里咖啡厅又聚起不少年轻人,他们喧嚣、谩骂,抽烟、喝酒,完全忘记户外正有夜风吹起,门口有一群老人在风里轻声交谈,说着说着,有人可能又要落泪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