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
据美国之音讯,美国国务院鼓励与台湾进行外交接触的新准则被一些中国事务分析人士视为一种鼓励和促进美台之间更紧密关系的方式,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华盛顿对中国对台湾领土主张的总体立场。
美国国务院4月9日宣布了“鼓励美国政府与台湾的接触,反映我们不断深化的非官方关系”的新措施。
“台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和世界上一股良善力量,”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在推特上宣布了与台湾进行互动的新准则。
美国与台湾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在与中国的关系日益紧张之际,分析人士看到了美国重新激发起兴趣,希望加固与台湾这个民主之岛的关系。
“我认为国务院的多条推文是拜登政府展示对台湾坚定支持政策的一部分,”即将出任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亚洲项目主任的葛来仪(Bonnie Glaser)说。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的兼职教授韦杰理(Gerrit van der Wees)说,他把这看成是“全政府方式”的一部分,以强调并凸显美国鼓励与台湾在各个层级进行更密切的接触。
“一个自由和民主的台湾受到咄咄逼人和好战的中国的威胁,这使得美国(和其他盟友)有必要与自由选举产生的台湾政府能够在目前架构下尽可能正式地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沟通,” 韦杰理说。
美中台关系
多年来,华盛顿一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来指导它与台湾的关系。这与北京的“一个中国原则”不同。在“一个中国政策”下,美国“认识到”但从未支持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主权主张。
华盛顿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认为,中国和台湾之间的分歧应该按照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意愿得到和平解决。
但是,对台湾的担忧正在增长,特别是在北京镇压香港的民主派团体之后。这些新措施可能会导致美国官员在社交媒体上更加积极地与台湾的对口官员进行接触。
华盛顿智库“国防重点”(Defense Priorities)的政策主任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说,这些新措施是“有意向中国发出信号或表明,他们恫吓台湾的努力只会让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更紧密”。
“这实际上是在特朗普政府的末尾,从(前国务卿)蓬佩奥(取消自我限制)开始的,这个在美国外交官与台湾外交部低层级官员或至少不是最高级官员接触上的小小的开口,有点出人意料的在拜登政府得以持续下来。”弗里德曼说。
这个与台湾交往的新准则是在美国国会提出对抗中国不断扩大的全球影响力的重大法案之际出台的。这个拟议中的跨党派《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呼吁不要限制美国官员与他们的台湾同行之间的互动 。
这个法案说:“就像美国政府与其他外国政府进行接触一样,国务院和美国其他政府机构应在同样的基础上与民主选举的台湾政府进行接触,并使用同样的名称和礼仪。”法案补充说,这项议案不应被解释为“意味着恢复(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中方反应
北京的官员对此反驳说,这些议案干涉了中国的内政。
“美方有关议员应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摒弃冷战零和博弈思维,停止推进审议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的消极议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
2020年12月,作为美国公法颁布的《台湾保证法》要求美国国务院重新评估美国对台湾关系施加的自我限制。
今年1月,时任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结束长达数十年对美台关系的自我限制。这一政策变化说,美国官员与台湾同行的接触将由美国在台协会(AIT)处理。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负责执行美国根据1979年《台湾关系法》的对台政策。
上周的新准则重申了国务院对美国高级官员赴台湾旅行的监管,美国在台协会则扮演辅助的角色。
据路透社报道,针对美国发布鼓励与台湾交往的新指引,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周二表示,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敦促美方不要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他在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美方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美国国务院上周五表示,已发布新指引,使美国官员能够更自由地与台湾官员会面。“这些新指引放宽了与台湾接触的指导方针,符合我们的非官方关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Ned Price)在声明中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美国政府与台湾进行接触,反映我们不断深化的非官方关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凤凰卫视独家专访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美中仍有分歧但已看到进展
2023-11-05 06:17
-
蔡英文从中美洲返程时将再次“过境”美国
2023-04-06 22:06
-
美国军方认为未能发现中国先前的入侵
2023-02-09 21:15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举行会晤
2022-11-19 06:51
网友点评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