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精英

“让病人走最短的路看完病” 医疗建筑设计领域开拓者

来源:未知 阅读: 2021-12-25 01:33 我要评论



9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著名建筑学家、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国机集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顾问首席总建筑师黄锡璆荣列其中,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医疗建筑设计领域,黄锡璆是铺路者,也是开拓者。作为中国第一位医疗建筑学博士,他被人尊称“黄博士”。




在全国各类医疗建筑工程设计中,黄锡璆主持设计120多所,指导设计130多所。这位顶尖医疗建筑设计师的目光,不只朝向都市和高端医疗机构,而是遍及城乡,他的作品既有协和医院、北大医院、301医院等知名医院,也有湖南宁乡医院、河南新乡医院等县级医院,还有面对公共突发事件中、地质灾害灾后重建医院,以及传染病疫情时临危受命设计的临时应急医疗设施。

与此同时,不但参与援助非洲东南部、拉美十余家医院。而且经他主持的设计项目,每一张图纸都印在心里,纵使完成多年,再提起依然对经验和遗憾了如指掌。

尽管已经79岁高龄,归侨建筑学家黄锡璆每天早上8点都会准时来到位于北京西三环的办公室,在一堆图纸、资料中开始一天的工作。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医疗建筑博士,黄锡璆在国机集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了一辈子,为推动中国医院设计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贡献。他曾担任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总设计师,今年初又参与了武汉火神山医院的设计。

“5天5夜的轮船,终于回家了”

黄锡璆1941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人家庭,上中学的时候他就萌生了要回中国的想法。1957年他也终于经过父母同意,坐上了回中国的轮船,历经5天5夜,才终于抵达中国。




回国后黄锡璆在广州的华侨补习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1984年,黄锡璆考取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远赴比利时学习医疗建筑专业。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再次选择了回国。他认为留学回来建设祖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1988年公派留学归国后,黄锡璆开始致力于医院建筑规划设计与研究。“那时候中国医院的病房多为六到八人间,没有空调,没有独立卫生间,医院规划设计水平亟待提升,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些事情。”

黄锡璆回忆,一开始自己是从很小的项目做起,设计的是三四千平米的小医院。此后的多年间,黄锡璆提出了符合国情的现代化医院设计理念和方法,主持完成了200余项医院设计,推动中国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被誉为中国现代医院的奠基人。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

时间回到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决定建立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当时作为总设计师的黄锡璆刚动过视网膜手术,正在家中休息。但他临危受命,当晚10点赶到单位,立刻组织工程设计人员连夜投入工作。

“小汤山建设时间紧急,我们是边设计边施工。”黄锡璆说,因为传染病医院要求医患通道分离,盒子房窗口处要打一个供病人进出的门,但凿混凝土很费时,当时施工队非常着急,但我还是坚持原有方案。“如果当时将就了就达不到收治要求,通道混淆造成交叉感染问题就大了。”

当时黄锡璆和设计师们“连轴转”地战斗了七天七夜。终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座高标准的非典专科医院短时间内拔地而起。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年近80的黄锡璆又坐不住了,他写下一封“请战书”,表示“随时准备参加抗疫工程”。

2020年1月23日,当年北京小汤山医院设计施工图纸从电脑中调出,黄锡璆带领团队将紧急修订完善的整套图纸提供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团队。技术图纸发出后,他又结合当年建设小汤山医院的经验和遗憾,与对方探讨设计细节,完善设计方案,先后提供了三份具体的建议书。

回顾这些经历,黄锡璆始终非常淡然,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很普通的事情。“现在医疗建筑领域知识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也在迭代,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同仁一起努力,推动我国的医疗建筑设计水平再向前。”

医疗设施进步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黄锡璆心中,医疗建筑已不仅是一栋栋建筑,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医院大楼,而是一条宽广的路,通往人类健康幸福;一湾安康的港,护佑生命的尊严。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愿景中所述: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以及社会交往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消除疾病或羸弱。

同事印象中的黄锡璆始终温文尔雅、从容谦和,既是学养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又是诚以待人、慈祥无私的长者。黄锡璆对事业执着坚定。他认为,医院是救命的地方,“让病人走最短的路看完病,让医生少做无用功,是我搞设计的最大原则”。

(文章节选自中华儿女报刊社、中新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