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儿

孩子心理健康的三大需要 系列之三 “尊重”

来源:未知 阅读: 2016-04-29 08:07 我要评论

在前两篇我们讨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三大需要中的“安全感”需要和“爱”的需要。我们讲到“安全感”的需要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突显重要,而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则是建立孩子自信的基础,只有当我们多注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缺点时,我们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在这第一部分,让我们来讨论孩子心理健康的另一大需要“尊重”。
 
我们常犯的错误
 
1.当着孩子的面评论孩子
我经常看见这样的场景:一群妈妈们坐在一起聊天,聊起自己的孩子来,就开始如数家珍地讲自己孩子的优缺点,根本不管孩子就在旁边。孩子很不高兴妈妈们这样做,就抗议,妈妈们收敛了几分钟后又继续谈论孩子,这次声音压低了,而且还不时回头瞅一瞅孩子们是不是听得见。孩子们抗议几次后,也就无可奈何地放弃了。
 
2.当孩子面夸别人的孩子
另外一个常见的场景是:亲戚朋友全家来访,父母见到对方父母的孩子,常常会客气地夸人家的孩子,无非是长得如何漂亮,或者如何懂事,如何有出息,等等。夸夸别人的孩子其实也无大碍,关键是有些父母觉得夸别人的孩子还不够,必须贬低一下自己的孩子才能表示自己的夸是出于真心。孩子之间本来还挺友善的,这样一来,父母不经意地就在她们之间播下了相互的忌恨的种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一代人是世交,而下一代却成了世仇。
 
3.跟大人打招呼,对孩子视而不见
还有一个现象是,朋友见面相互打招呼问好,好像这只是大人之间的事,打招呼只是跟大人,不会直接同孩子问好。即使互相问候对方的孩子,也是大人之间的事,而且这种问候很快就会进入上面的两个场景,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孩子,互相表扬对方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
 
什么是“尊重”孩子?
 
我们上面描绘的三个场景在我们周围很常见,包括我自己。其实这些想象体现了父母对孩子在潜意识中的一种不尊重。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父母是需要孩子的尊重,没有父母要尊重孩子之说。古人称自己的儿子是“犬子”,对女儿可能稍微好一些,多称“小女”。在我们的传统里,孩子是完全属于父母的,父母可以随便处置。这种传统至今还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子女的态度。
 
而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响,特别是改革后的基督新教,改变了传统社会对父母同子女之间关系的观念。儿女不是属于父母的,而是属于上帝的。在上帝面前,父母和儿女同样是平等独立的个人。儿女只是上帝暂时交给父母管理的,而当她们成年后,就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创世纪 二:24)。
 
我们姑且不去讲基督教如何如何,因为不是所有人能接受。但如果您爱自己的子女(毋庸置疑,谁不爱自己的子女呢?),真心为她们着想,您必须要尊重她们,把她们当作一个同你平等的成人看待。
 
尊重孩子,从小做起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尊重她,对待她像对待成人一样。因为当我们把孩子当做成人对待,她们也会把自己当作成人;而当我们把她们当作小孩对待时,她们也会看自己为小孩。社会学研究发现,有成熟感的孩子比较愿意承担责任和接受规条 (rules and responsibilities),而没有成熟感的孩子们会对规条和责任不加理会,
也许她们觉得自己是小孩子,就应当得到特殊对待,不守规矩,撒娇大吵大闹,是她们做小孩的特权。
 
为孩子们设立规条 (set rules for the children)
 
尊重孩子不等于放纵孩子为所欲为,恰恰相反,父母要从小为孩子设立规条 (rules), 让孩子们养成一个遵守规则 (follow the rules) 的好习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好像没有明确的规则要我们遵守。我们的黄金规则 (golden rule) 就是要“听话”,父母老师长辈就是规则,他们所说的就是规则,必须遵守。所以中国文化的“人治”也体现在教养孩子这件事上,我们不强调为孩子们设立明确不变的规则,而是让孩子们去服从一个主观而且时常变化的“规则”,就是“听大人的话”。大人的话往往会前后矛盾,最后导致孩子们不在乎遵守规则,而在乎取悦大人,在家取悦长辈,学校取悦老师,工作取悦上司,永远不能感觉到自己的平等。
 
对孩子的尊重还体现在,给孩子们自由,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在规则范围内的自由,英文中称设立界限 (set boundaries) 。孩子们在界限以内是完全自由的。比如说,感恩节孩子跟父母要钱去购物,父母可以设立界限,不能超过什么数目,什么样的东西不能买(比如儿童不宜的东西),在这些条件之下,父母可以给孩子自由如何使用你给她的钱,哪怕她买的东西实在不是你希望她买的,你仍然要给她选择的自由,这就体现了你对孩子的尊重。
 
语言上的尊重
 
语言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一句话可以建造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特别是对于一个未成人的孩子,我们的语言对她们的影响是非常强大的。
 
记得中学时的一个中文老师,非常喜欢我的作文,每次在我的作文本上都写很好的评语,所以我学语文的劲儿特别足。而我的篮球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对篮球失去兴趣,“你不是玩篮球的料”。
 
我们在语言上是不是很检点?我们有没有出于不耐烦,说些气话来刺激孩子?我们有没有考虑这些话对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有什么负面影响?我们的话是建立她们的自信心,还是打击她们的自尊心?
 
语言的力量是可畏的。如果我们在外面对别人说话很谨慎,我们对孩子也要同样的谨慎。如果我们由着自己的脾气和性情,随便说话伤害孩子,孩子也会用同样的语言来对付我们。
 
 
总结
 
我们华人教育孩子的一个盲点就是过分注重孩子在知识上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心理方面的需要。按流行的说法,就是我们过分注重孩子的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而忽略了孩子的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其实孩子的教育远不止于 IQ和 EQ,全方位的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包括对孩子的人格的塑造 (character), 性格的培养 (personality), 体格的锻炼 (physical),和知识的学习 (intellectual)。作为父母,我们要呵护好我们的孩子,从小给她们一个安全的窝,要不计回报地爱她们,要尊重她们,给她们选择的自由,这样她们会形成一个健全的心灵,愿意接受我们给她们的引领和指导,并且有自信,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追寻她们自己的生活梦想 (pursue their own aspirations)。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应归咎于此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应归咎于此

    2019-09-24 21:01

  • 扼杀孩子的无耻艺术考级,看艺术家们如何解析

    扼杀孩子的无耻艺术考级,看艺术家们如何解析

    2019-09-24 20:37

  • 培养孩子的逆商,让他一生都有勇往直前的资本

    培养孩子的逆商,让他一生都有勇往直前的资本

    2019-09-05 11:12

  • “上帝”从中国孩子的教科书中消失了

    “上帝”从中国孩子的教科书中消失了

    2019-08-22 16:4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