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世间往往两种人能赢:一种是被吓大的,比如虎爸狼妈们养出来的孩子;一种是被爱大的,比如傅园慧这样的逗比家庭养出来的孩子。
毫无疑问,《小别离》里三个孩子(甭管学霸还是学渣)的爹妈用的都是第一种方式,虽然不少人认为这可比我们小时候的遭遇温和太多了,但本质其实依旧是:恐吓。
就拿方朵朵举例吧。
第一集开篇,朵朵被妈妈问到摸底考试成绩就一脸恐慌,因为成绩相当不理想,还有一门不及格。
她知道后果是什么,就是爸爸口中说的:妈妈会气死。
但让她如此害怕的可不是什么妈妈会不会真的被“气死”,而是妈妈生气后自己将面临的处境。
结果果然不出朵朵所料,妈妈知道真相后大发雷霆。
整个沟通过程(准确说是“谈话过程”),朵朵都是眼泪吧嗒的,满脸满眼写着害怕。
我是太理解这种害怕的感觉了——尤其是妈妈的开场白:坦白从宽,然后还掰着手指头让朵朵自己说到底犯了几个错,直到她实在说不出来为止——因为小时候我娘亲就是这么跟我谈话的。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气压下的紧张,绝对一点不比白色恐怖少。
长期处于这种恐怖气压下的结果是: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自信心却不高,尤其是长大成人后,虽然工作和生活也不错,却处处对自己不满意,大部分精力都内耗掉了,而且抗压能力极差。
的确,从结果来看,被吓大的孩子和被爱大的孩子好像并没什么不同,都比较优秀比较成功。但从各自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来看,却有着天壤之别。
就说刚从里约归来不久的孙杨和傅园慧吧,都是世界顶尖的运动员,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孙杨是有名的爱哭包,据媒体统计,从200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算起,他在赛场里已经哭了14回了。
傅园慧则是超级逗比,一句“我已经用尽洪荒之力了”、“我已经很满意了”,让她瞬间火爆全球。
他们俩,一个紧绷,一个松弛。
这样的差别,正是各自父母“吓”或“爱”的结果。
孙杨小时候因为不想好好练,会被妈妈惩罚,甚至直接扔进水里。妈妈知道他害怕,但妈妈认为“严格”是对的:“做任何一件事,要么不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而且孙杨很少得到妈妈的表扬,理由是:“你是我儿子,我了解你的优点,但更知道你的缺点,如果你做错事,我必须及时纠正你的错误让你记住,所以我不会把你的优点挂在嘴边,你必须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傅园慧的父母则从小把她当成朋友,家里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怎么开心怎么活。爸爸说:“成绩对我们父母来说不重要,我们最看重的是女儿身体健康,要快乐比赛,不要搞得压力很大。”傅园慧从小受到的束缚比较少,于是相对来说,接触的挫折也就比较多,她不想放弃自己,便主动寻找正确的方式成长,于是才有了今天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傅园慧。
“吓”和“爱”引发孩子背后的心理动能是不一样的,前者基本是自我迫害,后者才是自我激励。为什么?因为接收到恐惧和接收到爱所产生的一系列后续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
恐惧会导致→匮乏→忽略自身体验→向外界寻求认同和依靠→活在他人的价值体系里→疲于奔命地掌控一切→害怕失控→更加恐惧。
而爱会产生→内心平和、富足、美好→自我价值感高→不依赖外界来进行身份认同→选择最热爱的事情→享受过程,淡化结果→每一步有每一步的快乐→更加爱和富足。
恐惧会让孩子困在坚硬的“要要要”、“必须必须必须”、“不得不”中,感到无尽的痛苦。爱会让孩子在“我能”、“我选择”、“我喜欢”、“我满足”中,感到无尽的喜悦。
被爱大的孩子,往往比被吓大的孩子性格更有趣,更从容,更感恩,更宽容,也更坚韧。
所以,“吓”还是“爱”,身为父母,其实已经很容易作出选择了。
那如何才能做到“爱”的教育呢?或许很多专家都会传授很多技巧,但我认为最核心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父母要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去不断发现自己的恐惧所在,然后放下,让自己先成为一个活在爱里的人。
要是你像朵朵妈妈这样,从“进不了前一百”就可以想到整个人生都崩盘,那可真的要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你放轻松,才可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啊。
毫无疑问,《小别离》里三个孩子(甭管学霸还是学渣)的爹妈用的都是第一种方式,虽然不少人认为这可比我们小时候的遭遇温和太多了,但本质其实依旧是:恐吓。
就拿方朵朵举例吧。
第一集开篇,朵朵被妈妈问到摸底考试成绩就一脸恐慌,因为成绩相当不理想,还有一门不及格。
她知道后果是什么,就是爸爸口中说的:妈妈会气死。
但让她如此害怕的可不是什么妈妈会不会真的被“气死”,而是妈妈生气后自己将面临的处境。
结果果然不出朵朵所料,妈妈知道真相后大发雷霆。
整个沟通过程(准确说是“谈话过程”),朵朵都是眼泪吧嗒的,满脸满眼写着害怕。
我是太理解这种害怕的感觉了——尤其是妈妈的开场白:坦白从宽,然后还掰着手指头让朵朵自己说到底犯了几个错,直到她实在说不出来为止——因为小时候我娘亲就是这么跟我谈话的。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气压下的紧张,绝对一点不比白色恐怖少。
长期处于这种恐怖气压下的结果是: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自信心却不高,尤其是长大成人后,虽然工作和生活也不错,却处处对自己不满意,大部分精力都内耗掉了,而且抗压能力极差。
的确,从结果来看,被吓大的孩子和被爱大的孩子好像并没什么不同,都比较优秀比较成功。但从各自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来看,却有着天壤之别。
就说刚从里约归来不久的孙杨和傅园慧吧,都是世界顶尖的运动员,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孙杨是有名的爱哭包,据媒体统计,从200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算起,他在赛场里已经哭了14回了。
傅园慧则是超级逗比,一句“我已经用尽洪荒之力了”、“我已经很满意了”,让她瞬间火爆全球。
他们俩,一个紧绷,一个松弛。
这样的差别,正是各自父母“吓”或“爱”的结果。
孙杨小时候因为不想好好练,会被妈妈惩罚,甚至直接扔进水里。妈妈知道他害怕,但妈妈认为“严格”是对的:“做任何一件事,要么不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而且孙杨很少得到妈妈的表扬,理由是:“你是我儿子,我了解你的优点,但更知道你的缺点,如果你做错事,我必须及时纠正你的错误让你记住,所以我不会把你的优点挂在嘴边,你必须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傅园慧的父母则从小把她当成朋友,家里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怎么开心怎么活。爸爸说:“成绩对我们父母来说不重要,我们最看重的是女儿身体健康,要快乐比赛,不要搞得压力很大。”傅园慧从小受到的束缚比较少,于是相对来说,接触的挫折也就比较多,她不想放弃自己,便主动寻找正确的方式成长,于是才有了今天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傅园慧。
“吓”和“爱”引发孩子背后的心理动能是不一样的,前者基本是自我迫害,后者才是自我激励。为什么?因为接收到恐惧和接收到爱所产生的一系列后续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
恐惧会导致→匮乏→忽略自身体验→向外界寻求认同和依靠→活在他人的价值体系里→疲于奔命地掌控一切→害怕失控→更加恐惧。
而爱会产生→内心平和、富足、美好→自我价值感高→不依赖外界来进行身份认同→选择最热爱的事情→享受过程,淡化结果→每一步有每一步的快乐→更加爱和富足。
恐惧会让孩子困在坚硬的“要要要”、“必须必须必须”、“不得不”中,感到无尽的痛苦。爱会让孩子在“我能”、“我选择”、“我喜欢”、“我满足”中,感到无尽的喜悦。
被爱大的孩子,往往比被吓大的孩子性格更有趣,更从容,更感恩,更宽容,也更坚韧。
所以,“吓”还是“爱”,身为父母,其实已经很容易作出选择了。
那如何才能做到“爱”的教育呢?或许很多专家都会传授很多技巧,但我认为最核心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父母要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去不断发现自己的恐惧所在,然后放下,让自己先成为一个活在爱里的人。
要是你像朵朵妈妈这样,从“进不了前一百”就可以想到整个人生都崩盘,那可真的要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你放轻松,才可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