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非常努力刻苦、拼命三郎,一开始成绩也不错,似乎赢在了起跑线上,但随着时间推移,迷茫却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力不从心。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有多少在终点哭泣?一定要谨防孩子陷入 “越努力越被动”的怪圈。
犹太父母禁止孩子课前预习功课
“赢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已经流行了好些年,特别在亚洲的华人家庭里,非常受推崇,或者说是太多太多家长自然而然在用的家教法则。秉持这类理念的家长永远在“催”——孩子学任何东西都得比别人早一两年。然而,在同样是亚洲国家的以色列,我采访过的大多数犹太家庭,都觉得“赢在起跑线”是荒诞的,且危害大大。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预习”。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课前要预习”,但仔细对比一下“预习”和“复习”,到底哪个更有效率?到底哪个能花更少时间收获更多效果呢?
犹太人认为复习更重要。相同的内容,第一次学习和第二次学习时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有极大的差异。预习就是一种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每个阶段原本都有需要学习的内容,但不少父母就是享受让孩子早一两年学将来的知识,看到孩子比别人“快”就满满自豪。但事实是怎样的呢?这些孩子,花大量课外时间学习将来的知识,但在学校上课时却提不起劲,因为课程都学过了,想要认真上课也无法专心。
这些背负“赢在起跑线上”使命的孩子,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得勤奋”,学习得勤奋,练习才艺得勤奋,无论是向爷爷拜年,第一次见到同学妈妈,还是学校老师,或是在电梯里遇到邻居叔叔,他们都会对学生说出这句话。
但是“勤奋”得有三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方向要正确。方向若不对,越认真会造成越大的损害;第二个前提是,方法要正确。如果不晓得正确方法,再怎么认真读书也无法获得好成绩;它的第三个前提是,要有效率。如果想有效率地认真做事,就不能盲目蛮干,而必须深思熟虑,寻找有系统、有创意的多元性方法。
犹太人认为久坐在书桌前是最糟糕的学习法,因为大脑讨厌一成不变、反复的动作。当外界的刺激单调乏味时,大脑会分泌较多的慢速波,造成注意力下降,想要打瞌睡,因此大脑对刺激的反应也会变得迟钝,很快就会忘记学习过的知识。花大精力“威逼利诱”孩子多学一点,多学一点,其实喂过就吐,根本没有吸收。
值得关注的犹太“哈柏露塔教育法”
世界上有30%的诺贝尔奖得主、常春藤联盟学生,都是用一种叫“哈柏露塔”(Havruta)的教育方法教出来的,这套方法贯穿日常生活,教出了爱因斯坦、斯皮尔伯格、扎克伯格等各行各业的翘楚,也是犹太民族教育孩子的最高原则,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
“哈柏露塔”的原意接近英文的fellowship,有伙伴关系、友谊的意思,核心概念是两人一组,透过提问、回答及反驳来进行讨论与辩论。 但重点不在于辩论输赢,而是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倾听与思考。它注重培养孩子“由内而外地学习”,可以不需要老师,引导学习自主高效学习。
我到以色列和美国走访多年,“哈柏露塔”是给我感触最深的,它旨在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兴趣,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有着批判性思维,永远识自主学习为第一学习法则。
东方人透过背诵学习,西方人透过发问式的对话和讨论学习。这是因为,东方人认为,知识是外在的,学习就是学到外在知识,因此会效仿比自己更早学习、拥有许多知识的人。为了尽量多学一些知识,不断阅读、背诵与听课。最典型的代表是看书,不断背诵书上的内容,将圣贤的教诲视为真理,强调必须追随圣贤。
相反的,西方人从希腊时代开始,就认为争论能力、辩证能力和战斗能力都是男人所需的能力,相信知识存在于自身而非外在,因此不断发问以追求真理。苏格拉底反诘法的出现也是由此而来,透过发问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以色列虽然地处亚洲,但多为欧美移民。此外,数千年来,犹太人受到无数欺压,没有自己的国家,没有老师,他们要在外来迫害中求生存,就必须尽力激发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创造自己的力量和存在。于是,他们找到了哈柏露塔这种不分年纪、学历与职责,可以有效学习的讨论式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不强调师生关系,而是所有成员以平等的同学关系互相学习与教导。一个人扮演老师,另一个人扮演学生进行讨论,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身分的区别,而是在同等地位中,进行大量的互相学习。
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做朋友”?
在一般师生关系中,认为晚辈对待长辈必须恭敬有礼,这样的观念使得学生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很难激发出有创意的想法。哈柏露塔学习方法弥补了这种地位的落差,让每个人自己可以当学生,也可以当老师,放下一切身分地位,共同度过许多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所以彼此在心灵上可以有许多交流。
扎克伯格父母总是鼓励他解释自己的想法,“真有意思,那么,解释给我听听看吧!”扎克伯格身为医师的双亲,在其成长的路上鼓励他提出疑问,而且以有逻辑的方式与他讨论,无论他提出多么匪夷所思的问题或答案,都不会感到不耐烦。
日常生活的一问一答,渐渐培养出扎克伯格独立思考的能力,9岁他开始展现对编程的兴趣后,父亲除了自己教,还聘请专业程序员当他的家教,帮助他钻研兴趣。 到了高中,扎克伯格就已经开发出能向使用者推荐音乐的程序,微软(Microsoft)和美国在线(AOL)等大企业都争相招揽。
哈柏露塔看来似乎是一般的聊天,但其实大有不同。 首先,要将自己所学所知的事,用言语表达出来并让别人能够理解,本身就是一大挑战;哈柏露塔又强调两人互相挑战,这时倾听就十分重要,只有确实听清楚对方的话,才能掌握话中的脉络,找出可以说服对方的说法。
而提出问题更是哈柏露塔的精髓,想要与他人辩论,就得努力提出震撼对方逻辑的问题,看似再理所当然的事,也还是要提出疑问,久而久之自然锻炼成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也具备了创意与创造力的第一步。
国际知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小就无心于课业,而且因为家人频繁的搬迁,加上犹太背景的枷锁,让少年时期的斯皮尔伯格总是独自一人。这样孤单的孩子,长大后却制作出《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等史上最多卖座电影,广受全球观众的喜爱,其中关键就在于母亲无尽的爱和包容。
尽管斯皮尔伯格对读书一点兴趣也没有,他的母亲却从来不曾唠叨,为了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她每天一定要为斯皮尔伯格读一篇童话故事,甚至在他少年时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中担纲演出德国士兵。 斯皮尔伯格的父亲不擅长讲故事,但他会带儿子到故事发生的地方,亲自感受故事的发生。多亏父母自始至终的支持,斯皮尔伯格的才华才得以开花结果(相关文章《哈佛毕业典礼上,大导演和农村小伙都重申了讲故事的家教魔力》)。
再好的学校、教师,也无法给予无尽的爱,许多亚洲家长努力提供孩子最好的读书环境,却在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做得太少太少。好不容易有了陪伴,却总是带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孩子就像一台马达一样,轰隆转个不停,却不知道为何而转。
看到不少人在讨论“要不要和孩子做朋友”,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的问题。我呼吁父母,多一些时间研究犹太人哈柏露塔的教育理念精髓,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辩论”。这不但对于激发孩子自主学习力有益,更重要是增进了了解他们、也让他们了解父母的机会。每个父母都能教出优秀的孩子,区别在于和孩子相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