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代性思维”就是用一种思维方式,去替代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影响另一种思维方式的成长过程,造成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弱化或缺失。这种“替代性思维”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2014年1月,我因故带着17岁的女儿去了美国。考虑到我第一次去美国,我家先生专门为我准备了一个导航仪(GPS)。 我在北京有着较强的识路本领, 从来不用导航仪, 觉得先生有点“小题大做”。但到美国后,发现之前高估了自己,我连方向都搞不清楚,更甭提找路了。此时,我把先生准备的导航仪拿出来,女儿把语言调成了中文,无论去多远多复杂的路,说中文的导航仪都能搞定,我从内心里赞叹自家先生办事仔细。
转眼间到了4月,我没带导航仪,直接开车去同学家。 原本很熟悉的路,因自己瞬间走错了一个路口,变得不认识 ,迷路了。
通过这次教训,我明白了一件事,自己在美国开车过度依赖导航仪了。在国内,我用特殊标识记忆法来记忆新的路线。在美国,自从用上导航仪后,自己就不仔细地去记路上的标识,一切听从导航仪的指挥。这次我离开了导航仪,车开到转弯的路口时,听不到导航仪发出的具体指令,就走“瞎道”了。我记路的本领就这样被导航仪替代,衰退了。
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在现实中,我有时是我女儿生活里的导航仪(GPS)。尽管我平时注重女儿独立性的培养,但有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起着“导航仪”的作用 。一旦放手,女儿有时就分不清方向,行动起来也就迟缓了。
7月中旬,我再次回国,因故没能按计划返美,一时间,有许多事情女儿要自己学着去处理,她平时显现不出来的问题就全都暴露出来了。一是做事安排不好计划,分不清轻重缓急, “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办事拖拉,将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拖延成了紧急重要的事。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在于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个人生活中的大部分琐事是由保姆和我帮忙在料理。而这次,生活中突然失去了我们这些依仗许久的“小拐棍”,女儿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真多,料理不过来。
幸运的是,女儿经历了这次突如其来的考验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去适应变化,在锻炼做事计划性的同时,做事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她不仅在所在的学校(费尔法克斯基督教学校)组织了两届春节节目演出活动; 而且在上大学时,自己 “先人一步”,租到了学校旁边的公寓;自己找到搬家公司将家具从东岸搬到了西岸,开始独立适应起新的大学生活。
在国内,这种替代性思维有时存在于我们家长的头脑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某地有位职业女性,当女儿面临即将到来的中考时,毅然放下自己的高薪工作,全程陪伴女儿备考。这位全能妈妈,亲自为女儿制定学习计划,请辅导学校的老师按照自己的计划为女儿进行辅导。女儿按照妈妈的计划,进行了相关考点的梳理、记忆和练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成绩有了飞速提高,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但女孩升入高中后,并不感到快乐。究其原因, 在于女孩在与班上同学进行交流时,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的层次上与同学们有很大的差距,感觉“高手林立”,“自愧不如”,进而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压抑感。如何来减少这种压抑感的产生呢?笔者认为,家长在注重孩子分数取得的同时,需减少替代性的指令,增加建议性的关怀,给孩子留出一个成长空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孩子根据自己的未来目标制定出学习计划,经过长期的努力,不仅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自信心,应对竞争的能力也提高了。压抑感随着正能量的增加而减弱,直至消失。
这种替代性思维应用于绘画教学上,将影响到孩子创造力的产生。某些课外美术辅导班上的老师,在课上看到孩子画得不好时,就自己动笔帮孩子改画,改到最后,那幅画已经不是孩子自己的画,而是老师的画了。这种老师教出孩子们画出的画,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世界原本丰富多彩,为什么孩子的画却只有一个样子?症结在于,孩子们画画时的思维,被老师教画时给替代掉了。当这些孩子们长大后, 在从事设计专业时, 他/她们有时设计不出新产品, 只会模仿。
综上所述, 替代性思维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依赖性并缺乏独立思考意识。所以,我们需要注意避免“替代性思维”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注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知识及能力的积累; 给孩子们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给他/她们成功或失败的权利,让孩子成长为他/她自己,而不是我们成年人的“复制品”。
撰稿人:马卓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