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儿

18岁,我去伦敦金融城实习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10-18 16:42 我要评论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大一的复活节假期,我第一次穿上全套黑色职业装,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伦敦金融城某投资银行。约有三四十名来自欧洲各所大学的大一新生参加这一届的实习项目。实习第一天,我们在公司眺望泰晤士河的餐厅边吃早餐边自我介绍。伦敦初春的晨光透过落地窗照在人们身上。这群人身形挺拔,发型妆容精致,言谈自如,我有时分不清谁是正式员工或经理,谁是刚刚成年的实习生。
 
高中开始的实习
 
不久我发现,同级的实习生们不仅仅只是套装妥贴、能驾驭十公分高跟鞋那样的表面成熟,其中很多人能在模拟项目讨论中时而春风和煦,时而气势凌人地参与谈判,迅速为商业目标估值、决定交易与否;并在与公司高管的交流会上直言不讳,提问在金融危机后,自己为什么应该选择大而不倒的投行,而不是投身「更能为社会创造直接价值的」新兴产业。
 
这次实习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彼时我来到英国刚满半年。大一刚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校园里有各种金融公司的宣讲会,介绍实习、就业项目。我初次听说这一串串国际公司的名字,抱着好奇的心态拿了几张传单,见到专门针对大一学生的项目,就投出几份简历(虽然那时抓耳挠腮才将简历填满),并在一些网上笔试之后收到面试通知。面试时,我在两位扑克脸的交易员面前,对自己过往的义工和写作经历侃侃而谈,被问到具体金融知识时则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我告诉自己试过就好,没想到最后收到offer,人力资源的回馈是「虽然专业知识匮乏,但具有不错的思辨能力和主动追逐挑战的习惯。」
 
因此,我以为大一实习生们都是具有一些好的潜质的「璞石」,而事实上见到的很多人看起来都已经相当成熟老练,散发出雕琢之后的光芒。
 
谜团在不久后解开。我问及大家为何这么早就开始积攒工作经验,有人惊讶地说:「现在不早了呀,我A-Level(注:类似英国高考)之后就已经实习过半年,现在想要换一家更大一点的公司再试一试。」另一个人插嘴道:「我也是高中毕业选择了一个间隔年(gap year),半年实习,攒了些钱给后半年。第一次离开欧洲,去非洲看大象了。」
 
原来,不少伦敦金融城里的公司,设有更早的高中毕业生实习项目、间隔年计划。大一开始组织「开放日」、「体验周」或更长的实习,让学生广泛了解行业背景、部门职能与公司文化。大二,有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习项目,提供更深入的就业体验。如大二实习表现出众,公司则会发出大三毕业后返聘的录取通知,让学生在本科最后一年专注于课业或其他兴趣,不必有「毕业即失业」的担忧。
 
而大学总体来说欢迎公司进入校园,宣传此类实习项目,以提高学生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率。学校也会有专门的求职内网,不断发布当下抢手的招聘机会。更有专门的富有经验的辅导员,为学生提供简历、面试辅导。我就读的学校里,还有学生自发成立的「金融社团」、「投资社团」或更宽泛的「就业俱乐部」,为这些宣讲安排场地,同时向公司获取活动赞助。当然,实习都在假期进行。每学期末严苛的考试,以及实习转正的返聘录取上对成绩的硬性要求,让学生无法对学业掉以轻心。
 
实习生的「特权」
 
当我把大一实习的消息与远在中国的父亲分享时,父亲回应的声音里带着疑惑:「我知道实习对你有好处,可是公司为什么愿意招大一实习生?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我的父亲在国内一所985高校任职,他很鼓励大四或研究生走出校门寻找实习,但对安排给大一新生的工作项目还是觉得陌生。
 
的确,很早开始的实习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好处明显。对金融行业有明确兴趣的人来说,实习提供实践经验、人脉资源、以及简历上的光鲜一笔;从「软实力」上来说,于年少时即参与重大项目,也利于培养自信心、气场和领袖气度。
 
如果对金融行业只是心怀好奇,实习也是一个全面了解行业、确认自己是否愿意入行的契机。即使决定不适合自己,也在一个高度职业化的行业积累了经验、增加了阅历,并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排除了一个选项。
 
实习生也享有与公司高层直接接触的特权。人力资源部将专门为实习生组织与各部门关键人物互动的活动,包括正襟危坐的座谈、衣香鬓影的酒会,以帮助实习生快速了解公司,并作出是否愿意被返聘的决定。
 
经济上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大投行的实习项目带有高薪,一个假期下来,会有可观的收入。公司对外地来的学生,还有可能给予交通住宿补贴。这对成年即经济独立、通常借贷学生贷款的英国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动机。
 
那么,一批刚成年的大一新生,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呢?
 
首先,早期实习生项目是稳定可靠的人才渠道。金融业是人员流动性极高的行业,如何绑定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道难题。大一学生比应届毕业生还要白纸一张,如果能在大一时即互相选中,更容易有知遇之情、启蒙之意,忠诚度、与公司文化契合度、跳槽至别处的人脉机会成本等都将更高,因而更有可能在这间公司作长远打算,也更容易成为公司管理层储备人才。
 
实习项目也是性价比高的「试金石」。通过短期实习项目确定雇员与公司匹配度,是相对廉价高效的方式。譬如,若实习生在实习之后觉得工作性质与之前设想相差甚远,或技能不相匹配,决定选择其他的公司或行业,那么这对公司来说,也比雇员正式入职后再解约长期合同更节约成本。
 
此外,实习生常被形容成「一双新鲜的眼睛」——他们的缺乏经验有时反而成为优势。金融行业面临不断创新、节流的压力;老员工在系统培训和日常工作高压下,往往难免墨守成规,或者一个小组里的人思维趋同,形成「隧道视觉」;而一个毫无经验的聪明人在初次了解业务流程时,会不断提问,可能刺激固定工作模式,挑战习惯的盲区,带来变化的灵感。
 
实习生也可为较年轻员工增加管理经验。一个面临晋升的分析师(一般有2-3年工作经验)往往会向经理争取培训新员工的机会。培养一个实习生,带他们了解、融入小组与部门,最后参与表现评估与考核——这样一个完整流程,常常成为一些初级员工的管理初体验,为他们的晋升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伦敦金融机构有时设有「少数派」实习项目,帮助传统意义上容易受到歧视的金融就业群体(如女性、LGBT性少数人群、少数种族族裔等)获取工作经验。一方面,公司认为不同类型的人群天生具备不同优势,长远发展需要尽所有人所长;另一方面,这些项目也算为社会公益尽心,尤其金融危机之后,行业整体口碑欠佳,这些项目可为企业形象加分,从而更有利于业务的开展。
 
从伦敦金融城一角,可以窥探到英国教育系统与社会就业的高度结合。公司、学生与学校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和社会流动性。在刚成年甚至之前即开始的实习选拔,看重一个人的核心能力而非资源配置。
 
五年半过去,我还和当年大一实习的不少朋友保持着联系。他们当中有人彻底转行,飞去美国做了时尚部落客,在Instagram上有几十万粉丝;有人则漂洋过海,趁着「中国热」前往上海淘金,比我更精通手机支付、共享单车以及微信抢红包文化。大多数人还是留在英国金融城,沿着当年尝试的道路走下去,工作之余也开始接待、培训一茬茬的十八岁大学实习生,并从他们身上看到当年的自己。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英国:以体育教育为主导,不以培养天才为根本……

    英国:以体育教育为主导,不以培养天才为根本……

    2019-09-27 12:09

  • 18岁男孩哈佛offer被撤销,“价值观”在名校眼中有多重要

    18岁男孩哈佛offer被撤销,“价值观”在名校眼中有多重要

    2019-07-05 14:39

  • 不要用孩子18岁的成就来定义成功

    不要用孩子18岁的成就来定义成功

    2019-04-05 18:04

  • 孩子18岁前必须要拥有的几种能力,比成绩重要太多了!

    孩子18岁前必须要拥有的几种能力,比成绩重要太多了!

    2017-08-24 16:47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