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大部分行为不是真正的爱,而是用爱作为控制对方的借口,是一种自私的爱。”
扭曲的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所爱的人身上,如果对方接受我们这种爱的方式,那么他就是接受我们的爱;二是满足我们的欲望就是爱。
1 扭曲的爱之一
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意愿
如果孩子学习到的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所爱的人身上就是爱,那么他们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案例一,当孩子说“我已经吃饱了”,但父母还逼着孩子继续吃,而且非得让他吃完不可。
理由是:“我爱你,我给你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你必须吃完。”
心态是:“你不吃完就代表你不爱我,不接受我的爱。不顺服,不体恤我的心血。”
现实中,很多时候对华人父母而言,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就意味着父母没有尽到责任,失职了,没有把孩子照顾好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那么一定要让孩子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究竟是为孩子好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有人肯定说当然是为了孩子好,我觉得我们有些想法和动机是需要深思的,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可能没有察觉到自己真正的心思。
即使真是为了孩子好,爱也需要尊重对方的意愿,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爱。
再看案例二,爱就是给父母争取荣誉。
很多父母把爱建立在孩子的表现与成绩的基础上,孩子的成绩是爱的温度计。
于是,父母逼着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客人来了,父母就对孩子说:“你不是刚刚考过几级吗,给阿姨弹弹那首曲子。”或者父母逢人便讲:“哎,我家孩子成绩一向很好,考的是名牌大学,总算为我争了口气。”也有父母常常在单位夸耀自己孩子成绩好,结果考试考坏了,就没脸去上班,把气出在孩子身上。
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是被利用的:自己是父母炫耀的资本,如果表现不好,就会让父母很丢脸。孩子会觉得他们的价值取决于自己的成绩和才华,一旦高考考砸了,那就一文不值了。有些厌学的孩子就是这种压力的牺牲品,在学校怎么学都学不好,考试就是证实自己不行,最后干脆放弃学习。很多孩子在这种扭曲的爱里慢慢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感受到爱和接纳,总是担心如果自己哪天表现不好了,父母就不会爱自己了。
案例三,爱就是要照我的意思来,否则就威胁、恐吓。
“再不听话,再哭,我就不爱你了,”……父母要表达的是:如果你不听我的,你不照着我的方式做,我就不爱你了,我就要把爱收回来。这也是造成孩子没安全感的原因。
这是中国父母常用来表达爱的方式,难怪孩子不能理解什么是真爱,因为他从环境中所学到的爱的观念是扭曲的。
2 扭曲的爱之二
让自己满足孩子的欲望
今天的华人社会充满了“六一儿童”的家庭,就是六个大人一个儿童的家庭。父母加上两对祖父母,六个大人宠一个孩子,孩子每天都在过六一儿童节,要什么,有什么。这样的家庭培养出许多小公主、小皇帝。以下四点是这类儿童的特征:
第一,只要我高兴,没有什么不可以。
孩子的欲望要完全满足,只要孩子要的东西,想做的事,家长都尽量满足。
孩子可以在沙发上跳,拿起电视遥控器随意按,可以随时把父母的手机拿来玩,只要是他能够得着、看得到的东西,都是有求必应。
第二,等不及,我现在就要。
性子急,没有耐性,这是人类历史上耐性最差的一代人。
从90后的孩子开始,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方便面时代。生活中有微波炉、复印机、电脑、手机等,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满足我们的需要。
肚子饿了,把食物放进微波炉,一分钟就有的吃。电视、电脑可以同时呈现几个画面。孩子们在这么一个可以迅速满足口欲、眼欲的时代里,对于等候的学习自然会有困难。
第三,变脸。
这不是四川的变脸表演,而是在不如己意时,就会发脾气、闹情绪,在地上打滚、哭闹。
有些孩子平时似乎很听话,但是现实一旦与其愿望相悖时,就会爆发,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
做父母的就怕孩子发脾气,一味顺从孩子,成了新“孝子”。
教育育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扼杀孩子的无耻艺术考级,看艺术家们如何解析
2019-09-24 20:37
-
培养孩子的逆商,让他一生都有勇往直前的资本
2019-09-05 11:12
-
“上帝”从中国孩子的教科书中消失了
2019-08-22 16:46
-
一个沙盘游戏可以走进孩子心里? 专家给你解读
2019-08-15 13:32
网友点评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