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和惩罚都是有条件的,但父母的爱和尊重应该没有条件。
「快要到上床时间前,儿子又『欢』起来。又来了。」
一名父亲向美国儿童身心发展心理治疗师海瑟‧特金(Heather Turgeon)诉说家里每天上演的戏码,只要上床时间逼近,儿子就会开始固执地忽视父母所有的要求,并且一听到「睡衣」这个词就情绪崩溃。
这对父母问了治疗师一个所有爸妈大概都问过或想问的问题:我们究竟该严厉地收起他正在玩的玩具,逼他立刻就寝(惩罚),还是当他自己乖乖上床时,给他贴纸或礼物(奖励)?
许多父母是在惩罚中长大的,所以很可以理解当自己的孩子在「欢」时,他们也想使出这个策略。但是,惩罚比较会加剧冲突,甚至阻断孩子学习。惩罚会引发攻击或逃避反应(fight-flight response),意思是额叶皮质的复杂思考(sophisticated thinking)变暗,基本防卫机制则活跃起来。
惩罚会让我们不是想反抗、就是觉得受到屈辱、产生愤怒情绪,抑或是压抑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反抗期情绪只会到达高峰。
所以,奖励是一个比较正面的选择,是吗?
别那么快下结论。奖励就像是惩罚的秘密双胞胎。使用过这招的家庭大概很能理解,因为奖励只能暂时性的规范一个小孩,久了之后,效果就会减弱,甚至还会引发孩子问:「那我可以得到什么?」
数十年来,心理学家频频提醒我们,奖励可能降低人们自然的动机以及愉悦感。比方说,天生喜欢画画的孩子,当进入了实验环境,研究人员开始付钱请他画画,久了之后,只要没拿到钱,孩子就少画许多张画。
同样的,为了教孩子懂得分享,而给他们奖励,久了之后,他们便会觉得,这次我没拿到奖励,为什么要分享。
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过度辨证效应」:因为提供外在诱因,而使个人的内在动机或兴趣减弱,如果外在诱因消失,行为可能也跟着消失。
奖励也可能降低创造力。有一个经典的研究是,一群人被给了一套工具,让他们用这套工具解决研究人员赋予的任务。而被告知解决问题后会有奖励的一群人,总是比其他人要花更长时间才能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奖励缩小的人的眼界,人脑不再自由奔放,我们仿佛看不到了许多可能性。
其实不管是惩罚或奖励,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孩子需要被控制,需要被大人捏出该有的样子。但我们也可以翻转这样的思考,把孩子当作是有能力、愿意合作、有团队精神,且愿意努力的人。当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孩子,便会发现我们和他们讲话的方式,会有很大的改变。
奖赏和惩罚都是有条件的,但父母的爱和尊重应该是无条件的。其实,当你愈是愿意听孩子说话,你会发现,他们也愈愿意听你说话。
以下带来几点建议,可以改善对话也改善孩子行为。
不要说:对XXX好一点,要分享你的玩具,不然等一下没电视可看。
你可以这样说:嗯,你还在努力想着怎么分享你的玩具,我知道,其实一开始,分享的确不容易,还会让你有点生气。你可不可以想一想,怎么样可以一起玩?如果需要帮忙,再告诉我。
看到孩子深层的情绪,那可能是饿了、想睡了,或是在新环境让他不开心。如果是这样,把自己当成是他的伙伴,想帮着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控制」为出发点。
不要说:如果你清理房间,我们晚点就去公园玩。你最好赶快,否则就别去了。
你可以这样说:当你把房间整理好,我们就会去公园。我等不及了,需要帮忙时跟我说。
动机很重要,向孩子表达「我相信你是想帮忙的、愿意合作的。我们是一个团队。」这与拿奖赏在孩子面前晃不一样!
不要说:叫你好好玩溜滑梯不听,你去罚站好了。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你可以这样说:你好像玩得太疯了唷,我看到了!我要把你带离溜滑梯囉,因为这样玩不安全。不然你先自己想,怎么玩才安全。
惩罚的概念是,「你要为你所做的付出代价」。但其实看看上面这种说法,是不是可以提出正确的指正、带出限制,但又没有到惩罚的地步呢?以下也是类似的例子。
不要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妈妈,这不能接受,我要没收你的手机。
改成这样说:哇,你真的很生气,我听到了,但你不可以对妈妈说那样的话。我先把你的手机收起来,让你想一想,等你准备好了,跟我说你在烦什么。我们一起来想该怎么办。
其实,不管是多么「不可理喻」的孩子,多么「欢」的时刻,家长们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应对:「我看到了。我在这里听你的感受,以及帮你忙。我站在你这边,我们一起来想该怎么办。」
资料来源:The New York Times、Now Say This: The Right Words to Solve Every Parenting Dil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