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启元,2023-11-7

照1:希望中文学校马大校区随手拍,摄于2023年11月4日
2023年,是声名远播的美国大华府希望中文学校成立30周年。
“马大”即美国马里兰大学。1993年6月6日,马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举办暑期中文学校开学,共有学生33人,在美国大华府汉语教学领域首次打出“简化字、汉语拼音、普通话”三块金字招牌;8月8日,家长会议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希望中文学校正式成立;8月15日,“希望中文学校”在马里兰州政府注册;1996年,希望中文学校开始设立分校,“希望”的北维分校成立,同时有了“希望中文学校马大校区”称谓……
我有幸见证这一切。
王宝钏寒窑等待薛平贵是18年,苏武牧羊是十九年,抗日战争是14年, ……
30年过去,当年的“希望”学童已经长大成人,而“希望”的创建者李珊英、倪涛、杨舒、陈卫平、强力……都已年过花甲。“希望”是许许多多奉献者青春的结晶。
希望中文学校30周年,马大校区教务长张婕老师点名要我写篇文章。看着张婕老师,心里掠过一丝感动。她为“希望”不间断服务可能超过25年,现在又在为庆祝“希望”建校30周年的事情忙碌。张婕开了口,不好拒绝的。
就写马大校区的太极班吧,因为正是太极班让我与马大校区长久维持亲密关系。
马大校区有个“笃行陈式太极社”……

照2:马大校区教务长张婕老师(右)向我索要纪念“希望”30周年的文章(摄于2023-11-4)
2011年,马大校区有了太极拳班
海外中文学校既是孩子们学习中文的场所,又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园地。孩子们上课要家长接送,孩子们上课时,喜欢太极拳的家长可以练习太极,于是中文学校的太极班就应运而生。中文学校为太极班提供了场地和拳友,太极班为中文学校增加人气和中国文化氛围,二者共生互利,相得益彰。
2009年,西北同乡会创办西北太极友社。我既是太极友社社长,又是马大校区的家长,萌动了在马大校区创建太极友社分社的想法,得到马大校区校长丁峰博士的大力支持。
2011年1月,西北太极友社和马大校区携手创立大华府太极友社马大分社。
2015年,笃行陈式太极社在马大校区成立
2013年8月,马大校区迁至High Point高中。2013年12月,师承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全忠大师的郭代俊老师加盟马大分社,出任马大分社社长。2014年9月,郭老师的丈夫、同样师承陈全忠大师的吴廉老师加盟马大分社。
吴廉老师不仅拳练得好,拳理领悟得深,而且口才极好,是天生的好老师,有领导才能。郭老师主动让贤,让吴廉老师担任社长。
2015年2月,在吴廉、郭代俊的推动下,笃行陈式太极社正式成立,英文名称是Assiduous Chen-Taiji Club,简作ACTC,以教授、习练陈式太极拳为主,非盈利,无宗教、政治倾向,秉承天下太极是一家理念,任何人都可以参加。
在马大校区练拳时,笃行太极社隶属马大校区,接受马大校区管理。是马大校区的家长太极班。无法到马大校区练拳者,只要愿意与其他拳友交流,亦可加入本社。笃行太极社是大华府太极友社的笃行分社。
吴、郭二位老师得到陈全忠大师亲传,数次专程到西安向陈全忠大师和陈西立老师学习陈氏太极拳。他们还多次参加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中的前两位陈小旺大师和陈正雷大师的培训班。吴廉是陈正雷大师的入门弟子。

照3:笃行陈式太极社社长吴廉老师(右)和夫人郭代俊老师(左)同陈式太极拳大师陈正雷(中)在一起(摄于2023年7月)

照4:2014年马大校区在High Point高中,郭代俊老师(穿红色太极服者)正在带领拳友们练拳
疫情之后,线下教学和太极练习一起恢复
新冠大疫期间,中文学校改为线上教学,太极班也无法聚会。疫情结束后,马大校区恢复线下教学,但迁了新址。尽管离家更远,吴、郭二位老师仍然决定在跟着马大校区走,在马大校区恢复线下教学后恢复太极练习。
马大校区现在的校址距离马大校园和华人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都比较远,学生人数和太极班的人数远远不如疫情之前。但重要的是:马大校区仍然存在,马大校区太极班即笃行陈式太极社依旧存在。
马大校区和笃行陈式太极社缘分非浅,共同为服务华人社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他们相依为命、共同前进的这段历史,是希望中文学校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值得在“希望”30周年校庆之际书上一笔。

照5:2014年马大校区在High Point高中,笃行太极社拳友们在马大校区练习太极推手(摄于2015-2-14)

照6:2023年11月4日,马大校区。因天气好,决定到室外练拳。吴廉老师(右2)在指导拳友练习推手,郭代俊老师(左一)在指导拳友练习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