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商务印书馆今迎120岁生日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02-14 15:37 我要评论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这两本经典的工具书,都出自现代中国重要文化教育事业机构和最悠久出版印刷企业——商务印书馆;鲁迅、巴金、老舍、冰心、丁玲、张元济、夏瑞芳、蔡元培、高梦旦、沈雁冰、王云五……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商务印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生日。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很可能是识字启蒙的起点。这两本经典的工具书都出自现代中国重要文化教育事业机构和最悠久出版印刷企业——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创始以来,这家中国出版业的巨擘,已经走过风风雨雨120个年头。

今天上午,一场名为“起步——中国现代出版”的专题展在天通庵路190号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举行,这里也是商务印书馆在上海的唯一旧址。专题展也拉开了一系列商务印书馆12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

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段传奇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部传奇,创下无数“中国第一”: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出版第一部由中国学者自己编纂的双语辞典 《英华大辞典》,出版中国第一部专科辞典《植物学大辞典》,第一个采用电镀铜版印刷,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第一个采用胶版彩色印刷,成立中国第一个中资电影机构———活动影戏部等,还建成了当时亚洲规模第一的东方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名人墙



上世纪30年代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及印刷制造厂全景(占地80亩)

大多耳熟能详的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名人,都与商务印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巴金、老舍、冰心、丁玲等一代巨匠,当初都在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过他们的作品。翻看工作人员名册,也是巨子云集:张元济、夏瑞芳、蔡元培、高梦旦、沈雁冰(茅盾)、王云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在商务印书馆的革命历程则使其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堡垒。

从小作坊到占据半壁江山的出版业巨擎

1897年2月11日,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有识之士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馆址最初位于江西路、北京路德昌里末弄3号。




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业时,初设在江西路德昌里的厂屋

1902年,曾投身维新运动的张元济受夏瑞芳邀请加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所长一职。

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等一大批学术、文学名著,在当时社会造成巨大反响。《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绣像小说》等一批新杂志也陆续刊行,在传播近代学术思想,引导国内思想文化教育新思潮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张元济还有感于当时中国教育界所用的教材落后,不是四书五经便是西方编纂的课本,因而大力推动国产教科书的编写。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今天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当时中国所用的教科书主要两种,一种是应对科考的传统书籍,另一种是传教士翻译来的西方教科书。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切实需要的教科书。

1904年12月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供中小学使用的《最新国文教科书》,随后又陆续出版了《中国历史教科书》、《共和国课本新理科》、《最新格致教科书》等一系列教科书,共16种78册。直到1949年,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二。

除了出版发行图书,张元济和同仁们还一直著力于从中国各地搜集求购民间藏书。1909年,商务印书馆设置“涵芬楼”收藏这些宝贵的书籍,1924年又另筑5层大楼进行收纳,取名为“东方图书馆”。




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总厂铅印部使用的米利机(摄于1929年)

经历沉浮,创造“日出一书”奇迹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上午,日本轰炸机向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总馆和东方图书馆投下6枚炸弹,46万余册藏书被付诸一炬,包括数万册古籍善本孤本,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沉痛的文化浩劫。




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蒙此厄难,商务印书馆并未因此沉沦。商务印书馆员工挂出“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牺牲”的口号,在当年8月重新复业,很快实现了“日出一书”的奇迹。

1954年,商务印书馆由上海迁往北京之后,在上海仍保留了办事处、经营部等机构。

2012年,商务印书馆回归上海,注册了商务印书馆上海有限公司,以独立法人实体开展实务。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商务印书馆历经多次拓展,1902年在北福建路海宁路新建厂房,从此踏入现今静安地界。后来又于1907年在宝山路购地建印刷所、编译所新舍。

此次纪念活动的举办地位于静安区天通庵路190号,是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

这里于1923年11月落成,起初只是作为“辅助印刷之机关”,因为当时印刷所在宝山路上已经设有正厂、后厂、订书厂、木工厂,故称为第五印刷所。在遭受“一·二八”轰炸之后,宝山路印刷厂被焚毁,第五印刷所在劫后复业、“日出一书”中承担了重要职责。




初创时期商务印书馆宝山路总公司

为了商务印书馆120周年纪念活动,静安区对旧址进行了修缮。记者看到,旧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两层楼结构。旧址当年的两层楼都用作印刷车间,之后逐步转为商务印书馆办公场所。目前建筑主体还保留着独具特色的钟楼。

1957年第一版新华字典等珍贵展品展出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里有不少珍贵展品:有1957年第一版的新华字典,保留完整,封面上“新华字典”四个大字还是很多人熟悉的样子;有第一辑万有文库里的一整套《日本开国五十年史》;有民国初年出品的孤本元明杂剧,一套32本,保存在原装木盒中,当时只印刷了几百套,如今能完整保留的不多,非常珍贵。




1957年第一版新华字典



万有文库

此次展览活动另一大亮点披露了一段拍摄于1936年的影像资料,在视频中印刷工人们正井井有序地进行排版、印刷、装订等工作,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可容纳千人的印刷工厂样貌,展现出当时商务印书馆欣欣向荣的生产状态。

不久前,商务印书馆著名掌门人张元济的嫡孙张人凤向静安区图书馆捐赠了30册藏书,其中包括张元济耗费十八载校勘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张人凤的父亲撰写的回忆录,以及由其本人编著的张元济年谱、研究文集等。




张元济的嫡孙张人凤在介绍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史

据悉,旧址还将建设一座张元济半身铜像,今年10月25日揭幕以纪念张元济诞辰150周年。今年静安区还会举办12场纪念商务印书馆创办120年主题的系列讲座,邀请众多文化名人、专家学者和张元济后人主讲。“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持续到4月10日。

本文图片:均蒋迪雯现场摄影或翻拍历史照片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