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潮来潮去尽可自便

来源:未知 阅读: 2018-03-09 16:56 我要评论



我每到一处都有一个习惯。但凡有庙宇都会去参拜,倒不是因为我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我只是想去感受那里的青灯古佛,聆听那里的晨钟暮鼓,只要置身那里就会被肃穆的氛围笼罩,心里便肃然起敬起来了。按照道理早过了无争的岁月,但是周遭物欲横流、名利熏心,凡人皆不能免俗。所以我喜欢这样的环境,在这里心灵会变得很静很静,似乎有种超脱的感觉。

那次我来到江南沿海的一个小镇,来时听说这里有座镇海寺还是蛮有名气的,便欣然前往。镇海寺与诸多的名刹古寺相比,它的规模太小了,而且是孤零零地坐落镇后的小街边。然而,这座寺庙的前后,水流缓缓,佛殿低旋着撞钟击钹的回声,却显出它的怡然之态。

我信步在院廊里,看见一个二十六七岁戴着眼镜的青年,与我相隔三五步,踽踽而行。他的嘴里时不时嘀咕着,隐约可辩的是在诵读“金刚经”。我忍不住就同他搭起话来。

从交谈中得知,这个谈吐不俗的小H是个教师,他对佛学的理解,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对佛教,我也只是在信与不信之间。但从我读到的佛陀的注解和语录中,我觉得佛学实在包含一定的哲理,能揭示人类灵魂深处一些奥秘。人认识自我并不容易,读了那些经书后,我觉得有种超脱感。”

“当你在讲台上时,也会有那种超脱感吗?”

“看来还到不了这个境界,但是我劝学生不必动不动自寻烦恼,劝学生摆脱没玩没了的竞争。我想,这种做法似乎不存在不当之处。”

“考场就好似是战场,能少得了竞争?”

“不,学生求学只是为了增长知识,了解博大精深的人生和世界。可是为了考分而竞争该不是目的吧?”

好一个反问!看不出他对教育的真谛,还真有自己的见地呢!




说话间,我们不知不觉地步入大殿。小H指着四天王说:“这是中国式的四天王,也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四大金刚’。”

“此话怎讲?”

只听他不紧不慢地娓娓说来:古印度传说须弥山腹有四大天王,后被佛教采用,佛教把世界划分为“三界”、“六欲天”,“六欲天”分六重,第一重天叫四天王,这是根据梵语音译的,意思是四天王及近侍、信徒的居住处。它就在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峰各护天下一方,即人类居住的东胜身、南瞻部、西牛货、北俱卢四大部洲以及各部洲上的山河森林。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因为四天王有守护伽蓝的传说,就成为中国式的守护神,连他们的兵器也是汉语谐音双关,如青光宝剑司风,碧玉琵琶司调,混之珠伞司雨,紫金龙花狐貂司顺。“你可曾听说古印度有这些兵器吗?‘风调雨顺’不正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良好愿望么!”

听他这么一说,还真有点道理哩。佛教在中国历经千年变迁,还能不中国化?“看来你对佛教确实很有研究!”我说。

“谈不上研究,佛经三藏十二部,岂能读得完?信佛的人中,是否都知道这些已是中国式的佛像,至于法力能否与佛陀一般强?”

小H浅浅地笑了笑,继续慢慢地说:“能知佛宗真义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教人是崇拜心中的偶像,也有一部分人确实是为了躲避世事纷扰,而在寻找归宿,向往心灵的宁静。佛语自有奥妙之处,真能领悟内中奥妙,才能其乐无穷。”

听了这玄而又玄的话,我即问。“那你到底还是信佛!”

“你到过普陀山么,还记得南海圣境上那副对联:‘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他说得那般轻松,但我始终不知他心中是否象他说的那样轻松、那样超脱。

人类社会已经到了一个空前现代化的时代,当然宗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知道,这世界上相信宗教的人是大多数,为什么相信宗教,我不得而知。我只是在思索:宗教和现代化的世界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但我记住了小H老师说的那副对联:“ 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