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译者陈黎、冷霜再谈鲍勃·迪伦:其实他20岁就得了诺奖

来源:未知 阅读: 2018-05-11 16:36 我要评论



诗人陈黎与冷霜谈自己阅读鲍勃·迪伦的感受

1961,20岁的鲍勃·迪伦来到纽约。唱歌,创作,恋爱。最初的爱与最好的时光,闯荡纽约的年轻诗人和与他紧紧拥抱着的姑娘。这些私人记忆与时代故事,偶然地被记录在一组胶片中,亦回响在后来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首首诗歌中。2018年5月4日,在北京库布里克书店,藉由迪伦的珍贵影像集《鲍勃·迪伦在纽约 :1961—1964》的出版,读者又一次相遇诗人陈黎与冷霜,他们带我们一起走近20岁的鲍勃·迪伦,走近1961,走近诗歌。

陈黎和太太张芬龄一同参与翻译了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在去年推出的《鲍勃·迪伦诗歌集》(薯片袋装)。1963年,迪伦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创作专辑,里头收录了《在风中飘荡》这首歌,而正是这首歌让陈黎与迪伦结下不解之缘。这位来自台湾诗人说道,“1969年,15岁的我刚升上高中,新来的一位老师给我们上课,拿着一台录音机就走进教室,在课堂上教我们唱鲍勃·迪伦的歌,他把《在风中飘荡》播给我们听,启发了我们这一辈子对争取人类平等、自由,让自己成为有个性、特立独行的人的美好向往。我后来担任中学、大学老师三十余年,我的学生们也颇受这样美好意念的激励,对于我来说,鲍勃·迪伦的影响已经深入心中。”

虽然较早接触鲍勃·迪伦,并且对其诗歌有一定了解,但陈黎一直强调自己并不是什么“翻译家”,而是一位“普通歌迷”,只是“尽我所能的,无所不用其极的,用一切可能把鲍勃·迪伦的精神解释好”。

迪伦的歌词想要翻译得好,很不容易。陈黎本人作为一名迪伦歌迷,家里收集了很多关于迪伦的作品,但想要精准理解其含义并以中文传达出来,需要大量接触迪伦的创作,了解其时代背景。不止是陈黎,在他的学生们眼里,迪伦也堪称一位精神偶像。“为什么迪伦的歌词像诗一样?因为他的歌词中有一个超现实的跳板。”对陈黎来说,迪伦在20岁时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只不过等了40年才拿到奖牌。

如果没有鲍勃·迪伦对诗歌内涵的重视,以及他为歌词创作所赋予的现实刺激,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民谣作品就不会这么有深度。

在诗人冷霜眼里,翻译过众多诗歌的陈黎算是“蛋糕大师”,因为作者如果是下蛋那只鸡,译者便是将蛋做成美味的人。冷霜也是《鲍勃·迪伦诗歌集》的译者之一,他说:“我赶上了打口碟最后的时代,我在五道口买到过迪伦的盗版碟,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迪伦。”  

20世纪60年代是个神奇的年代,在这段时期里,迪伦被看作是美国民运的代表性人物,但他本人非常反感被标签化,反而因此与喜爱他的歌迷产生了冲突。在接到翻译邀请时,冷霜对这段时期的迪伦作品很感兴趣,但同时也发现其翻译难度非常大。

对冷霜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歌词中口语的鲜活度,如果要在汉语版本中同样保持这种鲜活度,是非常难的,例如迪伦的名作之一《纠结的忧伤》,“纠结”偏向口语,但“忧伤”又是个书面语,冷霜在确定这个翻译版本之前尝试过多种译法,都不甚满意。迪伦会写一些忧伤的短歌,乐评家说这些歌是迪伦因受婚姻挫折而作,但迪伦从不承认这种评价。对这部分的翻译,冷霜希望能准确传达出迪伦在情感上遭遇挫折后的心情。他笑道,为了更好地翻译,我连自己的经验感受都调动出来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英国将出版俞心樵系列作品

    英国将出版俞心樵系列作品

    2020-09-17 07:44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