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中国式审美”遭群嘲:比文盲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

来源:未知 阅读: 2018-12-01 17:39 我要评论

01

前几天,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海报火了。




网友纷纷吐槽设计实在是太土了,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三线城市男科医院的广告。
而同时期的其他电影节海报分别是这样的:
2018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2018年东京国际电影节;



2018年金马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放在一起比较简直是公开处刑。
这几年,金鸡百花奖一直土味浓厚。
这是金鸡奖新闻发布会的背景板,像不像某乡镇企业表彰大会?




这是颁奖典礼现场,大红大绿、杂乱无章的配色,看得人辣眼不已。



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吉林大学教授也曾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发表过这样的演讲:
“看看我们的校园里,许多男同学穿着一条大短裤,露着带毛的双腿,穿一双拖鞋,身披庄严的毕业礼服满校园逛。你们觉得美吗?

今天,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的标准,基本上就是服饰与行为。

相对于其他亚洲人,中国人的服装搭配比如衣裤、鞋帽、鞋袜等的搭配基本是不合体的,远远一看便知道是中国人。”
我们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值得我们去寻找、品读、学习。
可是现在,对美的麻木、对实用性的追求、美学教育的缺失,使我们渐渐失去了审美能力。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02

今年暑假,国产儿童剧《舞法天女朵法拉》回归荧屏,无数家长疯狂吐槽:
“辣眼睛的画面,雷人的剧情......孩子犯了什么错,竟然给他们看这个......”




不止电视剧,当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在挑战着国人的审美底线。
敦煌研究院讲解员@许鑫NixUx曾发过一条微博。
四川省安岳县有一尊石窟佛像,原本神态悲悯安详,整体造型兼具唐代之浑厚和宋代之精美。




然而,当地信佛的村民,却嫌弃佛像老旧,给涂上了油漆:



满山的佛像,变成了廉价感十足的“喜羊羊”,在喜欢文物的人看来,实在是悲哀不已。

相信那些修补佛像的人,并不是有意破坏文物。
他们怀着对修护文物的热情,有着满满的心意,却唯独缺乏对艺术的审美。
太多国人的审美,还停留在“红红绿绿的多喜气”、“金灿灿的就是好”。
这是街上最受小孩子欢迎的魔幻摇摇机:




这是三四线城市父母给新婚夫妇用心布置的婚房:



这是最受甲方好评的广告牌设计水平:



这是已经多次改版和设计的小学课本,有人吐槽比30年前更丑了:



作为对比,日本的小学教科书已经美成了绘本: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深以为然。
百度之前的总监刘超,就因为审美能力的低下,丢掉了月薪几万的饭碗。
在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他的PPT因配色混乱、低俗,成功做到了让现场观众大喊:“你太Low了,下去吧!”




审美的能力,对一个人来说越来越重要,关乎到这个人的外在形象、职场表现、生活情趣。
如同美学家蒋勋所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
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03

当今,生活中的各种美盲现象,其实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审美教育欠缺的缩影。
季羡林先生曾在他的随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因为注重实际,小学的美术老师、音乐老师最经常“被代课”;

因为注重实际,太多家长认为:爱打扮的女孩肯定成绩差,爱画画就是不务正业;

因为注重实际,花钱带孩子去博物馆、艺术展,还不如多给孩子买两斤肉吃。
殊不知,这一切,正在悄悄地将我们的下一代,变成彻头彻尾的“美盲”。
在未来,审美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没有欣赏美的能力,我们的生活里就只剩下最粗糙、最无趣的一面。
懂得审美,才能生活得更加诗意、更有仪式感,更能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好的小确幸。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慢慢培养他们审美的眼光,这于个人、国家而言,都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04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人生实苦,若没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该有多可悲?
终身成长词典词条《85:审美力》中说:如果一辈子匆匆忙忙,忽略过程的美,是怎样的生活品质?

懂得欣赏美,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丰盛,而不是麻木地凑合过一生。
愿你我,能在对美的追求和探索中,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共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