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高居翰:用毕生心血推动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美国学者

来源:未知 阅读: 2019-03-17 18:16 我要评论

2014年2月14日,中国艺术史研究者高居翰在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7岁。

“令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让我害怕的是,我脑中还有这么多东西,我得趁还来得及,把它们提取出来。”晚年的他曾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在生命的最后几周,虽然一直卧病在床,经常处于神志不清的昏睡状态,需要长期服用吗啡来减轻病痛,但高居翰仍然在坚持制作关于中国绘画史的免费视频系列讲座。

据他的女儿、钢琴家莎拉(Sarah Cahill)回忆,就在他去世的前两天,凌晨3点钟,他突然清醒过来,向家人索要了一支录音笔,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他说自己做了很多梦,出现了很多幻觉,自己正在接近死亡。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并不会因为死亡而结束,因为时间是由人们开始记录它而开始的,“艺术史学家一直试图记录艺术史,我也一直试图用照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宋代绘画的历史,这将是我最终的博客”。

这其实也是高居翰一直以来的心愿,将自己全部的学术资源分享出来,建立一座中国艺术资料库,供学者们研究使用。这座丰富的学术矿藏——“高居翰数字图书馆”,如今坐落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于2017年正式上线。高居翰曾经说,他不想这座图书馆变成自己的纪念碑,它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性的图书馆,对全世界中国艺术研究者有所裨益。




高居翰在伯克利家中

三联版高居翰作品




图说中国绘画史

[美] 高居翰 著李渝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4

自1960年首度出版英文、法文、德文版以来,它一直是西方最受欢迎的简明《中国绘画史》,不断再版。作者融合了西方汉学及艺术史的方法,以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讨论和分析了中国绘画史的衔接与转变,也尝试将中国绘画的意向和含义与思想史、社会史、经济史的种种因素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清晰介绍了他以及诸多行家集体努力而达到的对中国绘画的看法。此外,书中也精选了美国、日本、台北故宫的大量名作,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致解读。以实在的例子、具体的描述、渐进的叙述、专业的视角,带领观众一同进入历史的轨迹。

高居翰写作的特点是直接从对画面的观看和体验入手,带领读者进入绘画史的理解,而不是套用文字记载的生平、风格等等来进行概念性的描述,这在三联已出版的几种学术专著中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而这本书原本就是为西语世界的普通读者所写,比为专业读者所写的研究性著作更普及,对画面的分析也就更细腻。




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

[美] 高居翰 黄晓 刘珊珊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

本书纪念的是一个业已逝去的世界。往昔的胜景不在,但幸由中国古代的那些伟大画家,借助他们的杰作,我们得以感受那些美好乐园的流风余韵。三位作者一起首次对中国绘画作为视学记录和美学再创造的功能做了探讨,该功能在书中的落实点——便是中国园林。




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1368)

[美] 高居翰 著 宋伟航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8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的第一种,探讨元代绘画。元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却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最具活力与原创性的时代。在蒙古人废科举制度的情形下,读书人面临着变节或失业的两难窘境,很多文人政途不通,转而以为人占卜、代书或绘画为业。本书即讲述了在这个异族统治、志不得伸的年代里,画家如何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心声的故事。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