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伯父祭祖

来源:未知 阅读: 2024-05-15 10:19 我要评论



儿时的记忆里,每年的清明祭祖都是极其正式和隆重的。惯例有两道,墓祭和家祭。墓祭又称“上坟”,时间不固定,但一般在清明前数日至数周。而家祭,顾名思义,就是在家中祭祖,固定是清明的正日子。比较而言,墓祭更具仪式感。但无论是墓祭还是家祭,父母会提前多日开始准备。叠纸钱,折元宝,置办鱼肉碗菜和茶食果品,丝毫不会怠慢。唯独有这么一年,眼瞅着清明渐近,家中却异常清寂。我有些好奇,却也没有刻意打探。 

四月的第二个清晨,我被“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一下愣住了:这是一张陌生的面孔,身后停着一辆桑塔纳轿车。“请问,您找……”我的话音未落,父亲匆匆来到门口。古铜色圆脸、两鬓斑白、嘴唇厚实的白发老翁微笑说:“我是松友……”“啊!哥!”父亲激动万分,上前紧紧握住老翁的手,四目相对,泪眼婆娑。我恍然明白,来人,是我台湾的伯父! 

原来,“三通”以来,思乡心切的伯父经多方打听,终于和父亲取得了联系。来信表达了回乡寻根祭祖的强烈心愿。但苦于通联不便,行程冗繁,父亲仅仅获知大致的归期,而无法确知具体时日。是年正月过后,我发现,父亲心头仿佛有了什么牵挂,有时会有意无意地翻动日历,原来是在守候这一日的到来。 

祭祖的时间定在后日清明。彼时清明还不是法定假日。父亲特意代我向老师请假,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清明一大早,小车载着伯父和我们一家去往公墓。很快,便见到了绿树和油菜花叠映的垒垒坟茔。父亲指了指大致的方位。车刚停稳,伯父一步从车上跨下,冲上土路,踉踉跄跄向前奔去,速度之快,连我这个走路带风的少年也自愧弗如。 

终于来到坟前。伯父抚摩着青灰色的墓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悲切地呼唤:“父母亲大人,不孝游子回来看您们了!”边说边连连叩首,泪珠滚滚而下,颤抖的双手揪住坟前的青草,捧起一抔泥土,闻着,嗅着……立起身仍呢喃自语:“太迟了!我回来太迟了!” 

待稍稍缓过神,伯父再次抚挲石碑,又蹲身琢磨碑文,沉思片刻,手指左下角立碑人名字中那个刻在边沿小而浅的“友”字,问:“是后添的吗?” 

父亲点点头:“二十年前父亲下葬,拟碑文时,母亲踌躇再三,在立碑人中还是划掉了你的名字;年前,辗转收到你的寻亲信,我激动地当天骑车来到二老坟前禀告,‘大哥有音讯了,您二老可以放心啦!’我单膝跪在碑前,呵开上冻的毛笔,一笔一画补字,再请石匠凿刻……” 

伯父连声“噢噢”,又簌簌泪下。 

“还是重新换块碑吧,”一旁的司机小声附议,“这碑时间长了,被风雨侵蚀得不中看了。” 

伯父摇摇头,坚定地说:“不!就这样好。再大的风雨也摧不倒游子的心碑!” 

父亲把目光投向我,“伯父不远万里白首还乡,只为坟头的一个跪拜。这就是为你请上半天假,也要带你上的一堂最好的忠孝感恩课。” 

我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认真地点了点头。 
     
作者简介:刘征胜,江苏省泰州市人,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海湖》《牡丹》《辽河》《鸭绿江》《西部散文选刊》《中国老年》《山西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万余字。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又逢清明

    又逢清明

    2024-04-13 23:38

  • 怀念儿时的雪

    怀念儿时的雪

    2023-11-27 05:20

  • 儿时的稻田趣事

    儿时的稻田趣事

    2023-11-09 07:33

  • 儿时捉蚂蚁

    儿时捉蚂蚁

    2023-11-08 07:34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