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听雨三境界

来源:未知 阅读: 2016-05-20 09:00 我要评论



无意间读到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阙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的心境不同,意境也不同。 少年听雨,在歌楼,有红烛照耀,有罗帐轻舞。少年的浪漫情怀便有一个“昏”字勾勒出来。“少年不识愁滋味”,即便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这样的意境,为下文的中年颠沛流离、晚年老境孤寂凄凉做了绝好的铺垫。
 
壮年听雨,地点已不再是歌楼,客舟便有了漂泊他乡、居无定所的寓意。那时听雨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水天辽阔,风急云低,江上秋雨潇潇,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在悲鸣,正是词人自己的影子。此时的作者颠沛流离,寂寞难耐,肠断天涯,抑郁难平,与少年听雨的意境已大相径庭。


 
老年听雨,人至暮年,两鬓斑白,心中早已过尽千帆。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戛然而止。   
 
蒋捷的这首词用简单的三幅听雨图便勾画了一生,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被浓缩在听雨中,便有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境。   
三次听雨,百感交集,道尽了词人 一生的遭际。
 
如今我回到家乡,再听当初的雨,歌楼可在?红烛可在?虽然雨声依旧,可是雨,已是不同的雨;人,也是不同的人。“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际遇不一样,环境变了,心情也随之变了,中年听雨似乎多了一些飘泊沧桑感。 “鬓也星星”时再听雨,或许壮志豪情被岁月磨尽。我希望自己有气定神闲的淡然和洒脱,而不是老年寂寞凄凉的感怀。再去小楼听雨,依旧是甘之如饴。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叔本华:如何提升生活的境界和乐趣

    叔本华:如何提升生活的境界和乐趣

    2020-08-22 03:17

  • 莫砺锋教授:读诗最高的境界就是跟古代的诗人词人进行心灵的碰撞

    莫砺锋教授:读诗最高的境界就是跟古代的诗人词人进行心灵的碰撞

    2019-09-27 13:03

  • 文人画的九大境界

    文人画的九大境界

    2019-05-08 14:33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的境界我辈只能仰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的境界我辈只能仰望

    2018-04-06 15:5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