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学者南京大学资深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莫砺锋教授在Page One书店以“唐诗苑的入门与探幽”为题,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唐诗阅读的经历,讲述与《唐诗课》(程千帆著)、《莫砺锋讲唐诗课》(莫砺锋著)两本书相关的往事。
莫砺锋先生1949年4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内地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诗学、中国文学史、宋代理学与文学,代表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朱熹文学研究》《杜甫评传》《唐宋诗歌论集》等,主编教材《中国文学史·宋代卷》。
《唐诗课》 程千帆 人民文学出版社
程千帆是当代著名的文史大家,早年师从黄侃、吴梅、汪辟疆等近代学术大家,早年主要工作于武汉大学,晚年执教于南京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课》选辑了程千帆先生11篇具有代表性的谈论唐诗艺术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程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古典诗歌中一与多、小与大、曲与直、形与神的艺术创作规律。他还详析地辨析了唐朝边塞诗中的地理、方位的虚与实问题,《春江花月夜》一诗的被理解与被误解的问题,等等。程先生具有湛深的学养,视野开阔,眼光犀利,他的文章不仅别开生面有新意,读起来还饶有趣味,从中我们还可以领悟读唐诗的方法。
《唐诗课》出版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也出了莫砺锋先生的《莫砺锋讲唐诗课》。该书汇编了莫先生四十篇文章,以专题的形式解读由初唐到晚唐诗歌的诸多面向。一篇篇读下去,作者仿佛引领我们回到了千古名诗的诞生现场,去追寻诗人们的传奇人生,体悟唐诗的生命力与感发力。
《莫砺锋讲唐诗课》 莫砺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莫砺锋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提到,他早年“上山下乡”,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做知青。在乡下,每天都有繁重的农活,精神上非常苦闷。读书是唯一能够缓解苦闷的方式,但是乡下的书并不多,他能随身携带的书很少,身边的古典文学书籍《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等,他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在乡下,他真切地体验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类似的经历。古典诗歌给了莫先生最初的心灵慰藉,让他的压抑的情感得以暂时纾解。
1977年恢复高考,莫先生此时已经做了十年知青,幸运的是终于考上了安徽大学外语系。1979年,他又得到著名文史大家程千帆先生的青睐,被其录取为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莫先生说他早年励志要学理工科,但现实却让他走上了古典文学研究的路。
1984年,莫砺锋先生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成全这一机缘的人就是他的导师程千帆先生。程千帆先生1978年,蒙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赏识,被礼聘该校中文系教授,此时他已65岁,生活在被人遗忘的小巷里。从几乎绝望的窘迫人生中再次回到讲坛,这是程千帆先生人生一次重要转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程先生除了辛勤著述之外,他还格外重视培养学生,希望把学术传下去。
莫砺锋先生是程千帆先生晚年再上讲坛的第一届研究生,对于没有受过完整本科中文教育的他,程先生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的大家别集,程先生开列数十部必读书,并要求学生研读每部必读书之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由无书可读的乡下迈入书山学海的大学堂,莫先生也异常勤奋,一路苦读下来,接受完整的学术训练。从1979年到1984年,六年的学习时期,他几乎没有游玩过南京的风景名胜。
为了培养弟子的写作能力,程先生通过合写论文的方式加以训练。程先生曾说,他与弟子合写论文,先只告诉论文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想怎么写,待写出来后再指导修改。莫先生曾与程先生合写过多篇论述杜诗的论文。《唐诗课》中收录的《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读杜甫等同题共作的登慈恩寺塔诗札记》一文,他们合作的文章。莫先生介绍说,程先生的特点是他写一篇论文不是单纯寻找一个结论,寻找一个结果,而是试图用一种比较新的方法来研究这个老的话题,他给人带来的启示是,即使前人已经有很多成果的课题,只要你从不同的侧面切入问题,只要你有新的视角和方法,我们还是可以继续找到学术发展的空间的。程先生退休后,莫先生接替老师主讲杜诗的课程。
“唐诗苑的入门与探幽”活动现场
莫砺锋先生为读者签名
日升月落,如今莫先生也已迈入古稀之年,头发已经花白的他依然在学术领域辛勤耕耘,近年来,他还积极参与各种普及古典文学的活动,他曾说:“怎样让读者来阅读李白、阅读杜甫,我认为是比学术研究更有意义的,所以我花大量的时间来从事普及工作。”他希望让古典文学惠及更多的读者。阅读《唐诗课》《莫砺锋讲唐诗课》两本书,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师生之间薪火相传的那种精神。
莫先生曾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曾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自称为“导游”是莫先生的自谦之辞。从熟读《唐诗三百首》,到出入《全唐诗》,反复阅读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的文集,莫先生是中国当代最熟悉《全唐诗》、最了解唐诗艺术的学者之一。对于普通读者,莫先生建议:“读古典诗词最后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跟古代的诗人词人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行对话。这是最后的境界。读到最后,读诗就是读人。对仗、联句、用典故都是次要的,最后就是看诗人词人在作品中间到底表达了他对人生什么样的感悟,对人生道路什么样的感受、思考等。”
新浪读书
文化艺术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欢乐七仙女
2022-01-08 00:45
-
干细胞的治疗原理、研究成果和前景 知名干细胞专家吕晓霞教授应
2020-09-27 09:31
-
政法大学教授:律师是法治社会的助产士,而不是权力政治的分赃者
2020-08-06 06:09
-
“寻找历史中的蓝天” ----李又宁教授华府之行
2019-06-02 14:31
网友点评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