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项家老宅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04-05 18:52 我要评论

如果我问你知道上海有所项家老宅吗?恐怕十人中有十人的回答是不知道,诚然我也是十人中一人。虽然我是项氏后人,生于上海,长于斯地,今年已年过七十,但从未听说过上海老闵行有所项家老宅,直至今年6月新民晚报上报道在文化遗产日有几所上海老建筑开放参观,我才知道了这所项家祖先建造的宅子,我立刻怀着探幽的心情驱东欣然前往。

宅子坐落在一个叫星河景苑小区中。我是几经打听才找到这座处于高楼大厦之下的青砖小院。在阳光下,在水泥森林中,它就像是守林人的一个小屋。走近后,你才会眼前一亮,对它刮目相观。园顶的黑漆大门,门楣上是传统的中式花草浮雕,青砖的庭院墙高二丈多,足以显示主人的显赫气派。推门入院,首先映入眼帘是两根门庭圆柱,西洋建筑的门庭立柱是十分普遍的,柱子基本分为罗马柱和希腊柱,罗马柱是有柱础的,希腊柱没有柱础, 而柱身上有凹槽的,我眼前这两根柱子是有柱础,且无凹槽,论风格应属罗马柱,但从高粗的比例看又像希腊柱中较为纤细的爱奥尼柱式样,最为特别的是西洋柱子都是大块岩石叠砌而成,而项家老宅都是用一块块细砖砌成,为了这两根柱子,砖块都是特别烧制做成的扇面状或半圆状,这当然所费不赀了。柱子顶上是个小阳台. 这种样式在当今美国的民宅建筑中还常可看到.. 美国人称其为路易斯安那式. 路易斯安那卅曾为法国殖民地. 我在美国的住宅也是这个风格. 因此我对这个门庭仰望良久, 难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房屋的窗子外都有有木制百叶窗,也是很典型的欧式风格。我还注意到墙脚下都有通风孔,这是旧时为了保持地板干燥的一种建筑风格。院子左右两边是二口齐胸高的大缸,那是为救火储水用的。

项家老宅是由项镇方在1915年开始建造,项镇方在光绪23年(1903年)高中举人, 后又经商。整个宅院是由两座二层砖木结构楼房组成,一东一南呈L型,两座建筑物之间还有一座天桥相连,总占地达500多平方米。

项家老宅在2000年时被闵行政府定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开始修缮,2015年宅院被辟为闵行展览馆。现在各个房间内布置介绍闵行的发展史.

闵行镇起始于咸丰,同治, 逐渐繁荣,到民国初年时被称为小上海,闵行老街有五条, 那时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可随着城市的发展, 俱往矣,老街仅能在尚末湮没的历史教科书中找得到, 而独有这座老宅还守望着这一片记忆,从它的身上我们可清楚看到那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缩影,那时的精英们是怎样在消化西方的先进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自己的风格,这即便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但也对我们至今还有借鉴的意义。

就在我流连忘返徜徉在老宅中,对先人的缅怀思念时,引起了一个五十多岁男士注意,他和我搭讪起来,他是附近居民,当我自报家门也姓项时,他给我介绍起原居住在这个宅院中的项镇方的子孙状况,据他说在政府决定征用宅子时,屋内还有四户人家,两家由政府安排配新房迁居,还有两户,一户是人去美国,另一户是人民代表,这两户人家自动放弃动迁补偿,仅要求老宅修复后一定要对公众开放,如果此传说如实,我真要为我的同宗自豪,我看到了随着生活水准提高民众们对保护古建筑的意识都加强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镜头里的母亲

    镜头里的母亲

    2023-11-08 07:29

  • 王羽佳:如果音乐是美丽而感性的,为什么不穿与之相配的衣服?

    王羽佳:如果音乐是美丽而感性的,为什么不穿与之相配的衣服?

    2023-03-13 03:54

  • 我送他的半碗粥

    我送他的半碗粥

    2020-12-04 01:22

  • 如果说人生是马拉松,此时的宅家就是加油站

    如果说人生是马拉松,此时的宅家就是加油站

    2020-02-07 04:07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