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叶嘉莹先生: 独陪明月看荷花(下)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06-08 18:20 我要评论



全家福

她只能尽量保护女儿们不受伤害,孝敬老父,尽好主妇的职责,对他永远是忍让,不怨天不尤人。“人生要有一种持守,不管落到什么地步,经历什么样的事情,你要有自己的持守,不能够失去自己”。叶嘉莹解词具有弱德之美,“弱德,是贤人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这种品德自有它独特的美。”而她自己亦是身体力行,老年后,对于给自己带来大半生摧折的他唯有同情,“他天生来这种性格,那也无可奈何。他受过的教育,就是以男子为中心,可是事实上他在社会上的能力又不能达到这一切,是社会的因素和他生来性格上的因素造成的这种状况”。

北海南溟俱往事

1954年秋,在许世瑛与戴君仁两位教授的推荐下,叶嘉莹入台湾大学执教。能被台大聘用,除了二位先生的推荐,还因中文系主任台静农看了她所作的旧诗词,认为“实在写得好”。台静农是顾随的友人,1948年得知叶嘉莹要去台湾时,顾随在回信中嘱咐她去后拜望台大执教的台静农、郑骞和李霁野,并附上自己的名片。1949年,顾随又为叶嘉莹写了介绍的信件,便于她执信去找台静农。信寄给了赵钟荪工作单位的海军士兵学校。等赵钟荪出狱看到信时,他们已经搬到台北,叶嘉莹也已在台大教课,信未示人。故叶嘉莹起初并不知道这封信的存在,在前些年赵钟荪去世后,整理他的遗物时她才看到。而台静农更无从知道。叶嘉莹凭借自己的实力被台静农选中任教台大,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之后,她又被请去同时在淡江大学、辅仁大学、教育广播电台讲课。

战乱、颠簸都逐渐远去,叶嘉莹能再度重回古典诗词的世界,沉浸在教学、研究中。为了教学、也为了调解当时台湾旧体诗人与现代诗人之间的争论,她利用暑假,编写了《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旨在辨析历代诗家对《秋兴八首》注释的正误,为现代诗的写作者展示古诗中“一些超越变化的妙用之理”。在没有复印机、打字机的年代,叶嘉莹“大热的天,每天挤公共汽车去查书。一个图书馆、一个图书馆地跑,去找那些善本书,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它们抄下来。”其中所下功夫可想而知。

“天下有很多事情真是很难预料,因为我在台湾教了这么多学校,而且还有广播,当时大陆竹幕深垂,不与西方交往,所有西方的汉学家要想学中国诗词、想学汉学,就都要到台湾去学。到了台湾,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等古典诗词都是我教,所以就有外国的学校跟台大要求把我交换到外国去。”叶嘉莹并未想过出国,但台大与密西根大学签约请她作为交换教授,赵钟荪也想趁此机会离开台湾,于是,在短期补习英文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核、参加过面试后,1966年暑假,她带着两个孩子开启了北美生活。




1962年台大中文系一年级师生合影,中间穿旗袍站立者为叶嘉莹

应海陶玮的邀请,叶嘉莹先去哈佛与其进行合作研究,再于9月去密西根大学执教。一年后,她回到哈佛任客座教授,赵钟荪亦申请来到了美国,长女升入密西根大学,次女入读高中。

在结束密西根大学和哈佛大学总计两年的交换教授工作后,海陶玮继续发出聘用邀请,但叶嘉莹坚辞要返回台湾。因为惦记着仍留在台湾的父亲,也惦记着台大、淡江、辅仁三所大学的课程,“我说如果不回去,把三个学校的工作都给撂了,我不能那样做”,遂返回台湾工作。次年,她收到哈佛的聘书申请赴美工作签证时被拒。听从海陶玮的建议,取道加拿大,欲从温哥华申请赴美签证。不想却从此留在了加拿大。

却羡浮槎有定期

由于丈夫和女儿都已在美国生活,叶嘉莹在台湾的收入不足以养家,只能赴美工作。当她在温哥华申请美国签证被拒签后,海陶玮联系了UBC大学的蒲立本教授。恰逢UBC大学需要招聘教授古典诗词的老师来接替年老体弱的老教授李祁,担任从美国招生来的施吉瑞和白瑞德的博士导师,叶嘉莹便被录用,条件是除了带两名博士,还要用英文教一门全校选修的中国古典文学课。于是,在看租房广告找房子、买二手家具、准备生活用品、再把家人分别从美国和台湾一一申请过来的同时,寄居在同事家地下室的叶嘉莹还必须查着英文字典备课到深夜两点。

先前只有十几个学生选的课,在叶嘉莹教授后,选课的人达到六七十人。半年之后,1970年3月,叶嘉莹收到UBC的终身聘书。她信守承诺,即使在海陶玮退休邀请她去哈佛接班时,也不为所动,仍然仅是暑假去哈佛讲课和做研究。

1971年春天,父亲脑溢血突然晕倒,住院昏迷一个月后在医院病逝。那年暑假哈佛讲课时,她独自去了欧洲游览。一方面也因为曾在台湾听过她讲阮籍诗的侯思孟教授力邀其去法国盘桓几日,希望她在观法兰西美景之余,与她近一步探讨阮籍的诗,另一方面也是纪念父亲。童年时,父亲给订阅的儿童杂志上介绍过西方名胜,印象深刻的是罗马庞贝古城。父亲不在了,去看看古城,也算是与旧时回忆的一份关联。一路下来,遇到从前的学生、朋友之外,还遇到老邻居盛成先生。当年盛成租住叶家南房时,她还在上小学。相隔四十年、离家万余里重见父执,不胜唏嘘。最后一站瑞士时,叶嘉莹在《欧游纪事》中写有“早知客寄非长策,归去何方有故庐”,因为“其实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回到北京,回到中国”。

三年后,1974年夏天,叶嘉莹经由香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申请回国签证时,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夫人张颖推荐叶嘉莹阅读浩然的《艳阳天》,后来又藉由其他因缘巧合,她不仅认真研读了小说、还与浩然见面长谈,并写下几篇内容深刻的研究文章,为小说再版写了序言。自从第一次回国后,叶嘉莹与祖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1976年1月,为联合国中国代表团举办的周恩来追悼会写挽联,9月为毛泽东追悼会写挽联。同年,为了方便回中国,叶嘉莹申请加入了加拿大籍。1977年她再度回国探亲。

骥老犹存万里心

在安宁平静中,叶嘉莹却又一次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劫难。1976年春天,当她转机多伦多看望大女儿后,刚飞去费城看望小女儿并参加学术会议时,却突然传来大女儿和女婿因车祸去世的噩耗。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处理后事完毕,叶嘉莹归家闭门不出,以《哭女诗》十首哀悼女儿、女婿排遣哀痛,句句断肠。




1974年摄于U.B.C.校园,长女婚礼,右二为叶嘉莹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可是你要知道,人不经过绝大的痛苦,你不会觉悟。我就是因为经过这么多患难痛苦,把自我打破了,不再被自己的家庭子女所束缚了。我一世的辛勤,忍气吞声,养家的责任我已经尽到了,我要把自己投向古典诗歌,我要为古典诗歌的传承献出我的余生。所以我说我一辈子没有作过自己的选择,最后才是我的选择,我就选择回到祖国来教书了。”

1978年春天,叶嘉莹给国家教委写信,申请回国教书。第一次回国教书由教委安排在北大授课。但之前她已经与在南开大学担任外语系主任的李霁野教授取得了联系,李霁野说“北大名教授很多,我们南开在‘文革’期间很多老教授都不在了,你来南开教书吧”,北大的课讲完后,南开大学的老师来京接她,由此结缘南开。

叶嘉莹开始了暑假回国教书、开学返回UBC的迁徙式生活,机票全部是自费。UBC的暑假放得早,四月份就能回国,能教两三个月。UBC 的教授每五年可以带薪休假一年,但薪水只有60%。叶嘉莹也申请过两次年假,即使牺牲薪水,也愿意留在“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自己所喜爱的诗歌”。南开之外,她还受邀去过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处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课堂场面热烈,不止是座无虚席,常常连过道、窗台都挤满了人,下课后学生久久不愿离去。

自从1969年离台后,1989年叶嘉莹首次回台讲学。由于她两次回大陆探亲,被台湾当局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文章不许在台湾发表、也不许台湾学界与之往来,更遑论去授课。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才有所松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是第一个邀请她去讲学的台湾的大学。当时1500人的礼堂都坐满了,“不仅是新竹,还有台中、台北各地方的人都跑来了。这么热烈的场面,真的让我感动。”

1991年,叶嘉莹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加拿大有史以来唯一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院士。寒假中,南开大学邀请叶嘉莹赴津,为其举办庆祝会,并提出请她在南开办一个研究所的建议。1993年1月,在只有少量创办费、没有经费、也没有正式办公室的情况下,“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成立于南开。她捐出自己在UBC大学退休金的一半(十万美元)设立了以老师顾随的别号命名的“驼庵奖学金”及纪念长女夫妇的“永言学术基金”。1999年,由加拿大华人慈善家蔡章阁捐资为研究所兴建的大楼落成,研究所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2000年,澳门实业家沈秉和捐助一百万元人民币资助研究所购买设备、图书等。2004年,蔡章阁的长子蔡宏豪捐款30万元人民币设立“蔡章阁奖助学金”。2006年博士后张静出站,担任所长助理。研究所的人员力量日渐强大起来,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学校也给我安排了长久的住所,自从我北京祖居的老宅察院胡同被拆毁夷平后,南开大学就成了我在祖国唯一的‘家’了”。如今,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执教已经近40年了。

“我只不过是一直以诚实和认真的态度,在古典诗歌的教研道路上不断辛勤工作着的一个诗词爱好者而已。我的生活并不顺利,我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的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她说,“人生数十寒暑,回首一看,数十年一瞬间,不管是悲欢离合,刹那之间都过去了。我已经90多岁了,虽然老了,可是我有一个梦,我的梦是什么?我在等待,等待因为我的讲解而有一粒种子留在你的心里。多少年之后,等着这一粒种子有一天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会结果——‘千春犹待发华滋’”。

作者简介:辛上邪,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者,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关注唐代历史还原和现代教育及某些其他问题。现定居加拿大。作者公号辛上邪(xinshangye006)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华府诗友社诗友园地》第24期 相期以茶 翰墨三千卷 毛戎先生米

    《华府诗友社诗友园地》第24期 相期以茶 翰墨三千卷 毛戎先生米

    2020-12-19 01:59

  • 粉花枝头皆是樱

    粉花枝头皆是樱

    2020-10-10 06:52

  • 缅怀巫宁坤先生

    缅怀巫宁坤先生

    2020-08-22 03:29

  • 文学青年巫先生,我们的路正长

    文学青年巫先生,我们的路正长

    2020-08-15 02:07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