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玩物不丧志:《着迷》讲述“非职业收藏家”的收藏故事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12-26 21:33 我要评论



《着迷:那些有态度的收藏家》  解宏乾 著   东方出版社

《着迷》一书集中讲述了崔永元、邹静之、姜德明、吴欢家族、田家英、王世襄、老舍、冯克力、米景扬、樊建川、安思远等多个领域收藏家的故事。他们不是职业收藏家,不以赚钱为目的,搞收藏,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在收藏的世界里,他们发现历史,找寻心灵的寄托。收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不起眼”的小物件起步,埋首钻研几十载,藏品渐成规模,蔚为大观,他们发掘出藏品独有的艺术价值,并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历史得以再现,让文化得以传承。

嘉宾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收藏故事,比如杨葵收藏筷子架、张丁收藏私人信札、谢玺璋收藏旧书刊和资料,而解宏乾自己收藏烟斗——每个喜爱收藏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讲起自己的收藏来就会滔滔不绝,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个生动的故事,这也正是收藏所蕴含的魅力,收藏的物品价值不在于它多么“值钱”,而是其背后传递的历史信息与有温度的记忆,收藏也是一种让“业余”时间变得“不无聊”的生活方式。嘉宾们认为,专业收藏固然有它的价值,但一方面它的入门门槛高、需要资金投入,现在更是鱼龙混杂,假货遍地,做为普通收藏者,还不如就从个人的喜好出发,收藏这些不起眼儿的“小物件儿”。

因为爱,所以藏

书中人物走上收藏之路当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便是对藏品发自内心的喜欢或是着迷。

得了抑郁症的崔永元,失眠很严重,整个人痛不欲生。心理医生劝他找个喜欢的事情做,崔永元马上就想到了自己坚持多年的收藏:老电影和连环画。当他心绪烦躁的时候就在家里看老电影,看老电影的小人书,看老电影的剧本,“凡是跟老电影有关的,一看心里就会很平静”。出于对老电影的热爱,他筹拍“电影传奇”,获得了成功,抑郁症也给治好了。接下来便是“电影传奇馆”的创办,他的收藏也分享给更多的人。如果你认为崔永元搞老电影收藏是为了治病,那就错了,熟悉崔永元的人都知道,他已经矢志不渝地钟情于有关电影的收藏40 多年,他的朋友曾直言,“小崔的痴迷简直到了魔怔的程度”。因工作的需要他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最先做的事情不是欣赏当地的风景名胜,而是去旧货市场淘他钟爱的连环画和老电影海报。

樊建川被称为中国抗战文物收藏第一人,别人的藏品以件计,他的藏品要按吨来称。他之所以把抗战文物作为收藏对象,缘于其军人情结。他的父亲是抗日战士,他本人也曾有11 年的兵龄,这使他对战争有一种天生的关注。

舒乙谈到父亲老舍时,说他“爱看画,爱买画,爱收藏画,爱挂画,爱和画家交往,爱讲看画的心得,总之,是个‘画儿迷’。”老舍也曾一再说,在各种艺术中,他“很喜欢看画”,“特别喜爱图画”。“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比吃了一盘白斩鸡更有滋味!”他甚至把欣赏到一幅好画称作一种“幸福”。是啊,没有对画的爱,他又怎能收藏那么多现代名人的画作呢!

著名编剧邹静之,做了20多年的编剧,但他收藏家具比做编剧的时间还长。对于家具的收藏完全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曾经为了一把椅子,他竟然当场把衣服脱下给人家当定金。他说刚收藏家具那会儿“身体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那椅子,擦着那椅子,就觉着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很多人怕旧家具,但是我喜欢。”看看旧家具身体就好起来了,这跟崔永元的经历还有些相似呢。

王世襄先生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儿家”,他曾有个外号,叫“柜人”。1976 年唐山地震,当天夜里,王世襄家院子里的东厢房屋脊掉下一块。第二天,周围所有居民都集中在院子里搭床过夜,由于王世襄不愿离开家里的物件儿,便在自家紫檀大柜的搁板上铺上毯子,人钻进去,躺在上面,勉强能把腿伸直,就这样,在连续数月的防震抗震期间,他当起了“柜中人”。没有对物件儿的爱,王世襄怎能不顾一切与它们作伴呢?

不以物小而弃之,终成大观

由兴趣而收藏,便不会因在他人眼中不起眼而轻视自己的藏品。

樊建川开始收藏那会儿没有什么市场,他就去废品收购站买,找到一件算一件。走过垃圾堆的时候,也会注意一点,捡过残缺的毛主席石膏像、印有“文革”语录的脸盆,最厉害的一次捡了一把小提琴,背板开了,上面有毛主席语录。一个月能捡到一件东西都会很兴奋,把玩半天。樊建川说,“到父亲老战友家拜访时,会跟他们要。记得一个姓刘的老红军有一个缴获的日本饭盒,已经七扭八歪了,他用来放盐巴。我把盐巴倒掉拿走了。在重庆三医大也收到一些东西,三医大清理资料时,我拿走了一些。宣传处有一些回收的毛主席像章,可能有半麻袋,二三十斤,也让我提走了。”人弃我取,在别人眼中没用的东西,在樊建川眼中却成了“宝物”,数十年积累,才成就樊建川今日之规模。

冯克力做出了《老照片》,《老照片》也成就了冯克力。与很多收藏者的标准不同,冯克力一旦感觉照片上的信息有些价值,不管是原版还是扫描复制后做旧的冒牌货,他都会蹲下来与卖主还价。在他看来,原版的老照片也好,翻拍的老照片也好,电子版的老照片也好,只要画质过得去,印到书上就并没有太大分别。他对于作为信息载体的那张纸并不太在意,更关心照片所定格的历史信息是否珍稀。

老舍先生的藏品中有一个专项收藏,那便是大量京剧名伶所画的扇子,这个专项很难找到第二人。经过十几年的辛勤收集,老舍收藏了163 把名伶的扇子。其中有梅兰芳、王瑶卿、陈德霖、奚啸伯、裘盛戎、叶盛兰、侯喜瑞等,足够开一个名伶扇画展。老舍晚年的一大爱好便是请朋友们来家中观看这些扇子,大家也把这种参观当成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一)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着迷》讲述“非职业收藏家”的收藏故事(二)

    《着迷》讲述“非职业收藏家”的收藏故事(二)

    2018-01-03 10:2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