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背包走泰南(下)

来源:未知 阅读: 2018-03-02 16:22 我要评论



曼谷城市很大,但公共交通,就说地铁吧,并不发达。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乘巴士几乎不可能。因为没有介绍巴士路线的英文说明,车上也不用英语报站。这个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我乐意走街串巷,贴近真实的社会。




湄南河边的酒肆,人家,我眼中真实的社会

最初几天我住在曼谷市东北部位,先乘地铁到其终点曼谷火车站。这儿离老城和游览区较近。

从地图上看,大皇宫,卧佛寺都在湄南河岸。于是我冲着湄南河的方向走过去。奇怪的是,曼谷没有沿河岸的道路。沿河几乎都被酒店,机关以及民居占了。这和我在世界其他城市的旅游经历完全不一样。终于发现了一条通往河边的小巷,走到尽头一看,啊哈,是个码头。这才注意到地图上沿河标着的“UN3”, “UN4”等等,想必指的是码头。本地人会说英语的不多,我便问在那里等船的“老外”。他们给我解释,上船买票,船票每张15泰铢,到哪儿都一样。

船真是曼谷最便捷,也是最便宜的公共交通工具。我在“UN4”上的船,“UN9”便是大皇宫。(注意:没人报站。所以地图是必须的。)这里下的人多。下船后随着人流便可抵达大皇宫入口处。都说泰国人说话轻声礼貌,可是船上那位女售票员可不善。她凶神恶煞地尖着嗓子,冲着刚上船的游客叫唤:“Get in! Get in!(往里进!往里进!)” 一个西方男子一边躲她,一边无奈地尴尬地笑着回复:“I am trying. But I am unable to get in. (我试了呀,但是我进不去。)”

后来我发现,不仅湄南河上有客运船,城里运河上也有这种通勤公交方式。票价也是15泰铢,比地铁既快又便宜。问题是很难找到码头。我在起点码头金山寺(Golden Mount,山顶上的寺庙是城市的制高点)上船,售票员问我到哪儿去,我不懂,好在旁边的一位妇女能说两句英语。我只能在地图上指给她看。她说该下船时会叫我。我满心欢喜。谁知道她下船时也让我下船。我下了船却不知身在何方。拿着地图满大街问,没想居然没人看得懂地图。有人猜出我是要去地铁站,给指了方向。我走了很久,到了轻轨站,才知道我本不该在那里下船。离我要去的地方还远着里。

实话说我对曼谷的印象可不那么好:交通不便,市面陈旧,十分的拥挤。中国城就在曼谷火车站附近。其拥挤的程度难以形容。街道两边的人行道本来就窄,店家却把货摊尽量伸出来。靠大路的一侧,也有各种摊位。搞得供人行走的道就更窄了。前面如果有两个人并肩而行,后面的人就别想超过去。从车行道上走根本不可能。道上卡车,小车和巴士一辆挨着一辆,那些摩托见缝就钻。就在这样拥挤不堪的环境里,居然还有人坐在路边小吃摊位旁吃东西!

曼谷的老百姓是和善的,可是曼谷人给我的印象让出租车司机给破坏了一大半。刚下飞机乘出租到旅馆,告之地址,司机说要700泰铢。我知道有诈,但也没有办法,因为不知道应该多少钱。到了旅社在前台问。旁边一个从德国来的越南华侨告诉我,二百多一点足够了。他说,你让司机打表啊!我这才知道,那司机看我拖着箱子过来,先把计程表收了起来。当我从旅社去机场,让前台叫车,便强调必须是有计价表的出租车。到了机场,表上显示为235泰铢。

更为可恨的是我从柬埔寨再次回到曼谷,在机场一个着装整齐貌似工作人员的男子走过来,问我是否需要出租车。我说要。他问了地址,拿出一个计算器,让我先交钱。我一看:1400泰铢!我告诉他,我不是第一次来曼谷,你骗谁啊?那人脸上的表情极其丑陋。

出租车司机对于城市的形象影响太大了。曼谷市政当局有必要整顿和管理出租车,特别是机场出租车业务。我欣喜地发现,在清迈和柬埔寨的暹粒市机场,出租车管理文明有序。游客必须通过专职管理人员乘车。从机场到城里明码标价,价格统一。



曼谷往南两个小时的车程,有一个叫做罗勇(Rayong)的海滨小城。这里过去相对落后,由于十几年前建设工业园,才逐渐繁荣起来。不少中国公司在罗勇落户。至少,这里的劳动力和税收在相当的程度上低于国内。




一棚一船,这就是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了。简朴的美和贫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这里,我同来此出差的太太会合。我们所住的假日酒店是方圆几公里之内唯一的高层建筑(30层)。我刚到就问前台,这里离海近吗?前台经理用夸张的口气说,走到海边是不可能的。开车去都得10分钟。

可是进了客房,开窗便看到大海。第二天上午,我背上背包,拿上地图,向海边走去。一路上途经寺院,学校,商铺,民居。发现许多有趣的场景和现象。在一家寺院,我还同一位会说一点英语,十分热情的和尚聊了几句。我问他是不是每个泰国男子还和过去一样都要到寺院里当和尚?当多久?寺院怎么维持?这些,是乘车点到点的旅游所不可能经历的。在一所小学门前,我饶有兴趣地看着排队的孩子。一位女士过来问讯,可惜我们言语不通,没法交流。

一路上河道湖泊很多,沿河沿湖有人们居住的棚屋。其柱脚伸到水中,在原木柱子上搭起平台,以整片的单薄的化纤瓦做顶,四周用塑料布或其他材料一围,或根本不围,就是老百姓的住房了。家中简陋的衣物用具向外面的世界裸露着。一幅幅贫穷的画面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青少年时期,我曾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待过很多年,深知什么叫穷困和不平等。然而,看到如今有人还生活在这样的状况中,让我感慨和心痛。

到了海边,走上大石块堆起的防波堤,我找了一处可半倚半坐的地方,把脚伸进海水中。海浪能够打到我的膝盖处。不过,偶然的大浪还是打湿了我的牛仔短裤。我静静地坐了半个多小时,努力去感受海水和淡水的不同。海水给人一种温润的,有厚度和稠度的感觉,像是以相当的力度握住我的双脚。脚下的大石块,随着海浪涌来,上下颠动。这是印度洋的脉搏啊。长长的海岸线上几乎看不到人影。这种独自亲近和触摸海洋的感觉真好。

我沿着海岸走了很久,看到河口,便沿河向城里方向走去。

桥头有几个摊贩,其中一个老太太的西瓜摊上插着“20泰铢”的标记(约65美分)。饥渴中的我马上走过去买了一个西瓜,比划着告诉老太太,我现在就要吃。老太太犯难了:怎么让我吃瓜哩?她和旁边的其他几个小贩商量起来。一个卖面条,米饭便当的妇女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呱呱地发表意见。我看老太太手里拿着刀不往下切,急了,示意她快一点切瓜。她也看得出我着急,便把瓜切成两半。另外一边的老头递给我一个塑料勺子。我刚挖了几下,塑料勺便裂开了。唉,勉强用开裂的勺子凑合吃吧。这时,卖面的妇女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过来。她带来一个便当盒,将另外一半西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去掉瓜皮,放入盒中。又递给我一双筷子。我非常感动。在这远离商品社会的海边,久违了的传统社会的美德放射出动人心魄的光彩。

这个西瓜有排球那么大。吃完我才感到肚子太撑,几乎站不起身来。我诚恳地双手合十,千恩万谢,离开这几位善良淳朴的泰国老百姓。




当然希望老百姓很快不再生活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

往城里走,路上很空旷,没有行人,车辆也极少。走着走着,一辆摩托从后面驶来,到我跟前时放慢了速度,停了下来。骑车的汉子用我勉强能够听懂的英文问我到哪儿去。而我的回答他却听不懂。他拍了拍摩托后座,示意我坐上,载我一程。这个举动再一次感动了我。我合掌致谢,比划着说我愿意走。看着骑摩托的汉子离去,我十分感慨:人性本善,可是难挡商业社会金钱的腐蚀啊。曼谷骗人的出租车司机和善良的罗勇老百姓之间,其实并没有隔着多么远的距离。一方面,我们希望市场经济能够给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带来实惠和好处,帮助他们摆脱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我们又多么希望人们能够永远保持传统社会朴素,正直和良善等美德。但这两者可以兼顾吗?




当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偏僻的乡镇时,这些孩子还能保持他们祖辈纯朴的美德吗?

泰南之行,从纯粹观光的角度看,除了那些建筑格调相同的庙宇大殿,造型雷同的佛像,谈不上有更多吸引人的特殊景致。但我觉得此行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很值。烈日,海水,沙滩,拥挤而陈旧的街市,简陋到赤贫的民居,那些形态和表现各异的人们,将同艳丽的大殿,恢宏的庙宇,醒目的佛塔一起,久久地留存在我的记忆之中。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背包走泰南(上)

    背包走泰南(上)

    2018-02-23 21:3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