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600多年前,蒙古人的铁蹄踏平了欧亚大陆,中西文化交流增多,许多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一种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这便是“景泰蓝”的前称。
但是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极为复杂,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元代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
到了明朝景泰年间 ,有一位皇子,不爱江山美人,一生都在追求这种美,甚至不惜把作坊搬进皇宫,因此这种工艺取得极大发展,很多藏品带有“大明景泰年制”的款识,故而有了“景泰蓝”的称谓。
清三代时期,景泰蓝的制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工艺亦比明朝有极大提高。
清中期后,景泰蓝艺术制作工艺流入民间,景泰蓝开始成为官宦人家彰显富贵的重器,市面上也逐步有老天利、德兴成、洋天利等民间作坊研制珐琅器。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皇宫里的造办处随之消失,宫中能工巧匠四处散落至民间,老天利等民间作坊如虎添翼,一些军阀大鳄也兴办起作坊,使民间的景泰蓝艺术得到喷发式发展,其价值在近年来的收藏中亦被重新认证,这一时期的景泰蓝不仅承继了宫廷艺术的华丽雍贵,保持了造办处严谨的工序,在题材上又与民间文化有了深邃的结合。
这时的景泰蓝无论是樽、瓶、觚、斛,还是盒、碗、盆、冼都精品迭出,可称为“成精”阶段。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华美斋谈 景泰蓝的制作步骤和收藏行情
2019-05-31 20:03
-
华美斋谈 圆明园文物虎?,是做什么用的? (下)
2019-05-05 12:12
-
华美斋谈 圆明园文物虎~~,是做什么用的?
2019-04-12 15:20
-
华美斋谈 精美绝伦的咸阳馆藏玉器
2019-04-07 13:33
网友点评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