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租房已经渐成北美人,特别是北美青年人住房的选择。北美租房而居的人越来越多,租房人口收入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大。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在过去10年里,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租房家庭数量增长了160万个。目前,超过2240万个家庭的租房者年龄超过40岁,大部分新建公寓迎合了这些富裕家庭所希望的餐馆、公园、体育场馆和办公室就近的生活模式。
在北美,商品房市让市场去调节,而租房市场由政府控制,政府向拥有土地和房子的主人征收房地产税,将这笔钱投入租房市场补贴给房客,“劫富济贫”。拥有房子者,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拥有的快感,而房客们居有定所,可谓皆大欢喜吧。

众所周知,纽约是全美住房消费负担最重的城市,曼哈顿更是寸土寸金,房价高得没法想象,看得见景色的公寓动辄几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美元一套。不过,纽约的租房市场,却因为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而长期维持着稳定的状态。
其实,欧美的多数国家多少年来租房者和拥有住房的比例各占一半,大城市的租房比例则更高,并且还不是暂时租住而是一种居住常态。由于欧美的高房地产税,政府征收了房地产税之后便大量提供各种类型的廉租房,使大多数民众并不需要非得购房而居。
在罗斯福岛上,还另有两类公寓可以居住。一类是政府提供给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只要家庭年收入低于规定的金额就可以申请入住,租金比普通市面上的公寓低30%~40%。另一类公寓的租赁方式又别具一格,搬进去时承租人只需交纳当年的薪金(按年薪计),以后无论租住多久都无须交纳房租,只需按月交付几百美元的管理费。如果住腻了想搬出去,那笔预付的薪金便会退还,但是不偿付利息。试想,这样的买卖简直太划算了,一旦入住这一类公寓,几乎无人搬出去,除非老死。不过,因为房产不是你的,房价涨得再高也跟你无关。这种居住方式在欧洲就更属常态了。
在北美,多少年来对于租房还是买房,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不过是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事实上,远观北美一百多年来的房价走势,基本上仅仅和通胀率持平。

在北美,通常来说单身者基本选择租房,丁克家庭也多半租房而居,一般只有结婚后有了孩子才会考虑搬到郊外或者小城镇选择买房子,过上另一种大家庭的生活。比如股神巴菲特年轻时就一直租住一居室的公寓,直到结婚生下第一个女儿后才购房而居,可那时他早已是百万富翁了。顺便提一下,巴菲特至今依然住在那栋老房子里。
在北美大城市,超过35%的大众选择租房居住,这与健全的“商业租赁法”是分不开的。法律规定,房东不能随意涨房租,不能轻易毁约,更不能随性赶走房客;在更换新房客之前,必须将房屋修缮一新,由房东负责日常维修服务。如此一来,法律最大限度保障了租户的利益,使房客享有充分的安全感。当然,如果是租户使用不善造成的损坏,一切经济后果由租户自己承担。
很显然,完善的法律和政府的系列廉租措施,使类似纽约这样国际大都市甚至“世界之都”吸引并留住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年轻人,令纽约长期以来维持着“铁打的营盘(固定的房子),流水的兵(房客)”,人口一直维持在800万,而人口的不断流动使纽约保持着新兴城市一般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