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放连假前,决心好好整顿一下乱糟糟的房间,或是把落后的工作进度赶上,但到了收假前的晚上,还是有一堆衣服没洗、用过的杯子和碗盘叠在洗手台上,放假前从公司打包回家的文件,更是完全没打开过。
很多人或许会想,如果能够很有组织、条理的做好每件事,那该有多好。
但英国经济学家、《金融时报》主笔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也不同的理论:有时候混乱比精准和有秩序好太多了。 在提姆.哈福特的定义里,混乱有很多种形式,包含实际上的不整洁,但也包含扰乱、分心、未先告知的合作关系等。
但其实,每一种混乱都可以带来丰硕的收获。 提姆.哈福特在新书中举出许多例子,证明在很多领域中和情况下,开放心胸拥抱混论,会比一昧的追求秩序,更有帮助。 提姆.哈福特解释,以厨房来说,食材和器皿很好分类,因此把它们放在固定位置是有道理的。但把这套逻辑放在电脑桌面就怪怪的。电子信箱捷径、档案、社群媒体内容很难分类,建立一套管理所有物件的档案很费时,而且很可能你还没建立好,新的讯息和工作又堆到你身上了。
此前,也有研究指出,花愈少时间管理资讯,以及不刻意分类和组织工作事务的人,往往可以更好的处理资讯。提姆.哈福特说,有组织的人经常在「文件归档」这一关就困住了,花了大半时间设计一个根本没比较好用的资料管理方式。 比方说,与其花时间电子邮件中建立一个又一个资料夹,将不同的信件分门别类,还不如在真的要找某一封信时,用搜寻的比较快。 另一个例子是伦敦的地铁罢工活动。研究人员发现,罢工期间,通勤的人疲于寻求替代路线上学、上班,当时当然惹了许多民怨,也造成大延误。但即使罢工结束了,依然有1/20的人没有回去搭地铁,而是继续靠新开发的路线或方式通勤。
提姆.哈福特强调,很多情况下,需要标准化流程,像是供电网、经营戏剧院等。但人们讨厌的突发事件和混乱还是有好处的,因为混乱可以激发人们去找出其他解决之道,就像罢工打乱通勤步调后,反而可以让某些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通勤方式。 在社交上,愿意尝试「混乱」有很大的好处,但人们往往还是希望找到跟自己很合的人当朋友或当同事,这样就可以不必忍受许多的意见不合,或是种种混乱。
提姆.哈福特说,研究证实,与陌生人互动,或是与自己平常生活圈以外的人交朋友,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有助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但这似乎是一般人最难采用的意见。 就像纽约两位心理学家做的一个研究,他们请高知名度的生意人和创业家,举办了一场社交活动。心理学家在活动上询问参与者,为什么想来参加,大多数人回答,「想认识新朋友」。但实际观察下来,他们的行为完全不是如此,而是只跟熟识的人聊天,然后几乎一整晚都跟认识的人一起行动。
拥抱混乱
提姆.哈福特说,自己本身是个井井有条的人,但是自己完成新研究、写成新著作后,「我甚至不再要求我的3个孩子,要照我的意思把房间弄的整整齐齐」。 他解释:「或许在我看来,房间很乱,但或许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有自己的逻辑。」 他也理解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乱」法,而每个人,包含他的孩子们,都必须自己探索、自己下决定要如何应对。 (资料来源:Quartz、Messy: How to be creative and resilient in a tidy-minded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