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尼克松访华的大历史与小故事<<尼克松和毛泽东>>读后

来源:未知 阅读: 2016-07-12 20:21 我要评论

 每次出差,我都会带上一本开面不大的书作为旅途上的消遣,淮确地说, 是为了消磨时光。今年四月的一次出行也不例外,只是后来发现所带之书对我来说不太提劲,在路途中翻着翻着便心生悔意,暗暗责怪自己没有做好"功课"。所幸工作之余,我在当地的一家书店找到一本<<尼克松和毛泽东>>的书,读了几页便觉得兴味盎然、精神为之一振,心中暗喜:难不成是"行到山前必有书?" 一路上有<<尼克松和毛泽东>>"相伴",便觉旅途劳顿消减了不少。旅行结束时从美国西海岸返回华盛顿五小时的行程距离,在我心中竟只有书中的数个章节之隔而已。

对于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对中国展开的历史性访问,四十四年来中美两国出版界早已有很多专著面世,包括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的回忆录和其他著述中,对此都不吝笔墨。一九九九年,美国公布了当时中美领导人的机密谈判记录,包括尼克松、基辛格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会谈记录全文,取名为"The Kissinger Transcript"。同年,老资格媒体人傅建中先生据此翻译的<<基辛吉秘录>> 一书也在华人世界广为流传。时隔多年,当我再次读到关于这本尼克松访华的著作时,仍禁不住为之着迷。原因想来有二: 一是当年尼克松访华在国人心中引起的震撼,依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二是,我觉得<<尼克松和毛泽东>>一书的确有不少引人入胜之处, 让读者欲罢不能。

<<尼克松和毛泽东>>的英文书名是 "Nixon and Mao -The Week thatChanged the World"。 作者 Margaret MacMillan 女士是一位历史学家,任牛津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历史系教授。她的著作获得不少奖项,其中,再现"巴黎和会"和其对后世影响的"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一书还曾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优秀历史学家的著述,自有他们独到的敏锐、深邃和宽阔的视野。<<尼克松和毛泽东>>全书,除了附录外,共计338页。但是在这相当有限的篇幅里,作者为大家展现了尼克松和毛泽东,一个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和一个无产阶级武装革命的信奉者,是如何跨过个人、国际、历史以及太平洋的巨大阻隔,于1972年二月二十一日这一天,走到一起握手言和的全景式画面。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一过程,作者还大略对照了毛泽东和尼克松在相同时期南辕北辙的人生大事纪。但是,如果读者循着MacMillan 女士的笔尖读下去, 你会在作者为你搭建起来的历史大框架和国际大舞台上,感叹道: It all makes sense now。

<<尼克松和毛泽东>>较为详尽地叙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为了寻求突破,各自在国内外所处困境的大背景,沿着中美走向和解的这条主线,渐次呈现给读者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美关系历史、印度支那局势和越南战争、美国六十年代的严重社会动荡、台湾问题、美苏冷战、国际共运、中苏交恶、水门事件和尼克松下台、中共党内斗争和毛泽东去世等历史和现实政治画面,以及中美和解后对中越、中阿(阿尔巴尼亚) 关系形成的强烈冲击,与美国传统盟友面对突发之变局所采取的因应措施。当时, 周恩来曾对来华执行秘密外交的基辛格表示: 中美双方宣布有关秘密访问的消息,将“震撼世界”。四十年多后再读<<尼克松和毛泽东>>一书,我仿彿仍然感受到它在国内和国际间形成的强烈冲击波。

 虽然此书以历史视野宽阔见长, 然而书中却也记载了不少中美外交谈判中发生的趣闻、轶事,读来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如周恩来对乒乓外交中来访的一位美国乒乓球队员(或许是 Forrest Gump 的本尊) 就嬉皮士运动的一番对谈,让这位美国球员的母亲大为感动,还特地托人给周恩来送花,感谢他教育了她的儿子。一次周恩来陪同尼克松进行参访活动,期间周介绍刻有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诗句的象牙工艺品时,顺着毛的诗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对尼克松说: 虽然你着手开启了中美关系迈向和解之门, 但很可能当中美关系全面正常化(开花结果)之时,你已经不在位了。护主心切的基辛格在一旁听到后,急忙插话说:不太会是这样的。不料,周的这番颇具"生而不有"之意境的解说,在两年后美国政坛翻江倒海的演变中竟一语成谶。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黯然下台。二十年后,1994年尼克松逝世时,运送他遗体至加州与夫人合葬的飞机,正是他当年破冰访华时乘坐的总统专机。

相较于过去读过的有关中文书籍, 我认为<<尼克松和毛泽东>>一书比较多地描述了尼克松政府对打开中美关系的急切愿望,和尼克松在运筹过程中所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制约与牵扯。书中对美国六十年代如火如荼的抗争运动和中国"文革"十年内乱的影响所及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就人事关系而言,读者如我会注意毛泽东对周恩来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的推动与压制,而<<尼克松和毛泽东>>对尼克松与基辛格之间微妙的人事关系和个人恩怨也有不少着墨,书中还对中美两国当时各自的"第一夫人"都有篇幅相当的介绍。出于对文字翻译的关注,我也留意到作者对当时双方翻译人员和工作的有趣描述。水门事件后,毛泽东在会见来访的基辛格时表示,他完全不能理解尼克松为何要下台,因为水门事件只是一个"屁"。当时中方的翻译人员将毛的表述"淡化"翻译为:"Why you always obsessed with that nonsensical Watergate issue?"。当大批记者随尼克松来到北京后,中方也派出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年轻人协助他们的工作。好学的年轻人十分留意美国记者和通讯技术人员的对话和词义,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过一位年轻人在与美方人员工作了一阵后,语带困惑地问美国记者:你刚才说的词我都能听懂,只是你反复提到的那个 "F**king video" 到底是何 video?

<<尼克松和毛泽东>>的作者在著述过程中显然是做了很多功课的,文笔也能抓住读者的兴趣,立论比较公允、客观,但书中难免有些细节上的疏漏和错误之处,特别是在有关亚洲的部分。比如,把Spring Festival 当作清明节 , 而南越总理阮文绍的姓则变成了绍...。无论如何, MacMillan 女士出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敏锐观察,对尼克松访华的过程以及前因后果,作了颇为细致、周密的梳理和引人入胜的描述。尼克松在访华期间爱引用对毛泽东诗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英译: Seize the moment。我想, 读者在看完<<尼克松和毛泽东>>一书后,大概会和我一样,感叹作为历史学家的 MacMillan 女士做到了- "一万事太多,Seize the topic" 。

一九七二年年初,我那时还是上学不久的孩子。学校的广播站传达中央文件精神:我们原来的头号敌人、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要访问中国,而中方在接待工作中要做到“不冷不热、不卑不亢”等等。当时,我对这“不冷不热、不卑不亢”等的词汇表达感到很好奇,所以一直印记在脑子里难以忘记。(顺便提一句,MacMillan女士在书中将中方当时的这一接待原则翻译为:Not an arrogant attitude, nor a servile one; not too warm treatment, nor too cold。) 那时,林彪事件刚过,文化大革命的狂热已在老百姓的心中逐渐冷却,而尼克松来访这一事件则在百姓中形成了一种全然不同的政治热情。当时伴随美国总统而来的种种街谈巷议,为尼克松访华添上了不少高深莫测的神秘色彩。因此,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关注有关尼克松访华的分析文章和著述,这次在旅途中阅读<<尼克松和毛泽东>>一书,也可算是我试图"解密"和重温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又一次努力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中国上古音乐谈(上)

    中国上古音乐谈(上)

    2021-05-30 08:38

  • 海参崴的历史记忆

    海参崴的历史记忆

    2020-08-09 01:24

  • 一个被枪决的高考状元,还有谁记得?

    一个被枪决的高考状元,还有谁记得?

    2020-08-06 06:13

  • 历史的桎梏

    历史的桎梏

    2020-07-04 00:38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