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收藏千枚印章成大家

来源:未知 阅读: 2017-02-22 18:53 我要评论




他从2000元买来的一筐印石中找出一枚黄牧甫的印章,一块大家都认为是赝品的鸡血石印章,他却独具慧眼认准是傅抱石的真品……经过十几年的收藏,身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的南京篆刻家侯勇收藏了近1000枚印章,成为这一冷门收藏的大家。

花2千元从一筐印章中寻宝

走进侯勇的工作室,看到书架上陈列了数十枚大大小小的印章。侯勇说,这只是他收藏的近1000枚印章的一小部分。侯勇多年来对传统的篆刻艺术进行了很多研究,在国内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章。研究篆刻少不了需要观摩印章实物,于是不知不觉间就开始了印章的收藏。

在多年的收藏经历中,有一些故事很让侯勇难忘。1993年,侯勇在黄山市的老街花了2000元买了一筐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印章石,当时有人认为他买得“亏”了,没想到回到家一看,竟然从这堆石头中发现了宝贝:一块黄牧甫的印章。侯勇说,“黄牧甫可是与齐白石、吴昌硕齐名的晚清四大家之一,是黟山派篆刻艺术的创始人,黄牧甫的篆刻作品现在的市场价格可不得了,少说也有几十万。 在侯勇工作室有一枚“勇猛精进”印,边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年七月,傅抱石刊”。侯勇向记者说起这枚印的来历:这枚鸡血石印章是他在南昌一家古玩店发现的,当时店主认为傅抱石是著名画家,篆刻方面不是太擅长,因此认为是仿品。“我当时就认定这是傅先生的一件珍品,毫不犹豫地花了4千多元买下来。”侯勇说,“其实,傅抱石最早是因篆刻而成名的,其篆刻水平达到相当高的境界,而傅抱石早年挂单酬印的地点就是在南昌的天宝斋。”后来经行家认定,这块印章确是真品。

收藏印章不要迷信石材

侯勇说,篆刻艺术近年来在国内艺术领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印章收藏也同样成为冷门。因此像他这样规模的印章收藏者,在南京是屈指可数的。对于印章收藏,侯勇很有自己的心得。他说,很多人判断印章的价值,往往首先根据印章材料的价值来判断,而侯勇认为,印章价值应该主要根据篆刻的艺术水平来判断,不能过于迷信石材,石头只是艺术的载体,一些用鸡血石、田黄制成的印章,虽然石材本身价值很高,但未必就是好印章。

此外,同样是艺术品,印章相对于书画作品来说,作伪的十分稀少,因为石材具有爽脆性,篆刻下刀时会自然剥落,比如采用单刀冲刻方法时,会出现刀背面光洁、迎面毛刺的现象,这种特殊的痕迹是模仿不出来的。

文人印章发源地是南京

侯勇说,南京篆刻家的水平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准,同时南京还是文人印章的发源地。他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明代中期,文徵明之子文彭在南京任国子监博士时,有一天在街头看见一老人肩挑两筐石头,与一人争执不休。文彭询问其故,老人说:“他说要买我这两筐石,我挑着这些石头从江上来,路远又费力,而他故意压价。”文彭走近仔细一瞧,原来是作妇女装饰用的原块石料,心想这大概也可作印章吧,就说:“不用争了,都卖给我,我给你加倍的钱。”文彭得到了这两筐石,叫人解锯开来,成了一方方晶莹夺目的图章,其中质优者,就是半透明的“灯光冻石”。文彭于是自己动刀刻石,后来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文人篆刻艺术流派“吴门印派”。

侯勇说,“正是因为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依然保持着数千年前的美学特征,加上目前篆刻艺术出现的濒危性,因此有必要将篆刻艺术通过申报非遗的方法加以保护和传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立冬补冬

    立冬补冬

    2023-11-05 06:40

  • 立冬时节

    立冬时节

    2023-11-05 05:09

  • “陶宝”与“收藏”

    “陶宝”与“收藏”

    2020-10-31 04:56

  • 连环画收藏 应唯“名”是从

    连环画收藏 应唯“名”是从

    2019-08-01 18:24

网友点评